洪灏
(厦门长庚医院儿科,福建 厦门 361000)
患儿,男,胎龄29周,出生体质量1 190g,于2019年7月18 日因“胎儿窘迫,绒毛膜羊膜炎,臀位”经剖宫产娩出,出生后即转移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出生后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虽均未发现感染迹象,仍给予5 d的预防性抗生素治疗(氨苄西林,每天300 mg/kg;头孢噻肟,每天100 mg/kg)。在NICU 入院当天和住院期间,予重症监护支持治疗,包括气管插管,脐静脉置管(出生第1~9 天),PICC置管(放置于右下肢腘窝处,出生第9~20 天)。出生第16天,患儿出现病情变化,表现为喂养不耐受,胃管引流出大量咖啡色胃内容物并出现发热症状,肛温37.9 ℃,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4.6%,血小板计数81×109/L,超敏-C 反应蛋白96.9 mg/L。考虑院内感染导致脓毒血症,立即进行血液和尿液培养检查,并予万古霉素(每天45 mg/kg),美罗培南(每天120 mg/kg)联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出生第17 天,头颅彩超提示脑实质分散在高回声区(倾向为感染灶伴脑实质出血),考虑脓毒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出生第20 天,血培养回报阳性,提示蜡样芽孢杆菌生长,尽管使用万古霉素、美罗培南进行抗菌治疗,但患儿在出生第20天死亡,死亡原因为脓毒血症。死亡后拔除PICC,导管末端做培养未见细菌生长。
以“Bacillus cereus”“newborn”为检索词在 PubMed 中检索,以“蜡样芽孢杆菌”“新生儿”为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检索,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 年4 月23 日。共检索到7 篇病例报告,患者10 例。阅读文献,记录患儿的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出现感染症状的年龄、感染部位、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抗生素的使用、转归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查阅到11 例患儿[1-7](包括本研究1 例)中,男7 例(63.6%),女2例(18.2%),性别未描述2例;胎龄<28周7例,28~32 周 3 例,32~34 周 1 例;超低出生体质量儿 6 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2 例,低出生体质量儿2 例,体质量未描述1例;出现感染症状的年龄:出生<24 h 2 例,出生1~3 d 1例,出生3~7 d 4 例,出生>7 d 4 例;感染部位:肺部感染5例,血液感染7 例,颅内感染5 例,其中至少合并2 个部位感染患儿有5例;导致感染危险因素:早产儿11例,机械通气10例,脐静脉或脐动脉3例,中心静脉导管2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3例(27.3%),死亡8例(72.7%)。
蜡样芽孢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广泛分布于空气、灰尘和水中,其孢子形成能力使细菌能抵抗食品工业和医院中使用的常规清洁手段[8]。出生体质量较低的早产儿和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的不成熟以及如机械通气、脐动/静脉置管、PICC 置管等侵入性操作,导致其在NICU 中极易感染。早产儿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感染极为罕见,一旦发生,死亡率较高[9]。
11例患儿均系早产儿,免疫功能不完善,具有较高的感染风险。蜡样芽孢杆菌在进入血液后可能产生外毒素,溶血素和溶细胞毒素,可能是造成严重感染的原因[10]。患儿的感染途径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侵入性操作有关[11-12]。一项研究表明,蜡样芽孢杆菌污染存在于医院环境中。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呼吸支持设备,脐动/静脉导管,胃管,干配方奶粉,亚麻布,加热、通风的空调系统均已被证明为感染源[13]。临床医生应警惕免疫功能低下的早产儿在NICU 蜡样芽孢杆菌感染的潜在风险。临床工作中,实验室报告检测到蜡样芽孢杆菌不能简单地考虑为污染细菌,应注意近期有无对患儿进行侵入性的操作,注意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如喂养消化情况、体温变化和炎性指标的变化。由于蜡样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周围环境中,面对免疫功能尚不完善的早产儿,在NICU 环境中的临床工作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则,保持手、工作服、胃管、亚麻床单和医疗器械的清洁。蜡样芽孢杆菌感染病例中,经验性药物使用与死亡率密切相关。由于蜡样芽孢杆菌通常对美罗培南和万古霉素敏感,即使无及时的培养和药物敏感性结果,仍建议使用美罗培南和万古霉素作为治疗药物,而万古霉素是经验性治疗蜡样芽孢杆菌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