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冬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目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仍是临床中多见的危急症状,其主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的严重血栓-出血综合征。DIC的病理特点为机体纤溶与高凝状态的相互交叉发展。常规血清指标往往会受到机体代偿能力、病情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使检查结果发生误差。因此寻找灵敏度好、准确度高的血清因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1]。D-D属于纤维蛋白降解物,其可评估机体继发性纤溶状态;D-D含量与继发性纤溶功能呈现正相关性,一旦升高提示机体存在出血的风险。FDP属于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其可评估机体机体纤溶状态,上述两个指标体现了体内凝血与纤溶功能的共同激活,它们用于诊断 DIC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本研究选择53例DIC病例,探讨D-D、FDP诊断DIC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53例DIC病例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选择53例同期非DIC病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1.52±3.96岁。对照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1.94±3.82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所有检验对象均于清晨空腹采集5ml静脉血,离心后吸取上层血清进行检验,选择免疫比浊法检测D-D、FDP,并选择酶联免疫法检验抗血凝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g)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上述操作过程均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1.3观察指标 (1)D-D;(2)AT-Ⅲ;(3)Fg;(4)PT;(5)FDP。
1.4统计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1两组D-D、FDP对比分析 观察组D-D、FDP分别为(9.46±1.27)μg/mL、(22.89±2.58)mg/L;对照组分别为(1.24±0.32)μg/mL、(3.75±0.53)mg/L;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其它指标分析 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抗凝血酶 III 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分别为(16.45±2.88)s,(76.13±5.81)s,(2.20±0.35)g/L;对照组分别为(17.74±3.96)s,(78.92±7.28)s,(2.24±0.27)g/L;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目前,DIC是临床中多见的严重并发症,其病因较为复杂,大部分学者认为该病主要是因机体凝血与抗凝功能失衡所致,其会造成微血栓产生与继发性纤溶亢进,从而造成广泛出血以及休克等重度症状,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2]。早期DIC往往缺乏明显的表现,因此极易受到患者的忽视,若疾病进一步发展,则不仅会提高临床治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致死率,极大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3]。
D-D属于特异性纤维蛋白降解物,其是评估机体继发性纤溶的重要敏感指标。一旦出现DIC,则表明体内处于继发性纤溶亢进状态,进而使纤维蛋白迅速降解,因此血清中D-D也随之快速增加。大量临床数据发现:在DIC病例中,D-D阳性检出率至少为98%。由于DIC 病例中D-D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所以D-D可作为评估血栓产生的重要辅助指标。FDP是处于纤溶亢进状态时,机体内纤维蛋白原降解物等物质的总称,该指标体现了体内纤溶活性的总体状态,所以该指标可作为判断血栓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DIC出现的特点为凝血功能与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双重启动,进而造成血小板集聚以及释放效应,当凝血因子被反应后会迅速降低,从而导致弥散性纤维蛋白的聚集,最终造成微循环功能障碍,引起出血风险,并导致机体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由于DIC具有起病迅速、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诊断准确率低以及预后质量差等特点,若治疗不当,则会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现代资料报道:D-D检测DIC具有良好的特异度,然而其敏感度较差;FDP检测DIC具有良好的敏感度,然而其特异性较差,所以D-二聚体联合FDP诊断DIC的效果优于单一指标,它们能够有效避免各自的不足,有利于为临床及时发现、干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凝血因子主要包括血浆纤维蛋白(Fg)以及抗血凝酶-Ⅲ(AT-Ⅲ)等指标,动态观察凝血因子的改变,对于发现、评估急性脑梗死具有重要的意义。Fg属于内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共同因子,若其水平上升表明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抗凝血酶 III 和PT则可反映内源性凝血情况。Fg水平上升、PT变小表明血液处于高凝情况,AT-Ⅲ 降低表明抗凝能力减弱,综合判断三个指标有利于评估患者的内外源性凝血功能,但却较难评估早期DIC,具有特异性低、准确度差等不足,因此在临床中检测DIC存在一定的限制。若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则可有效诊断DIC,有利于反映病情进展,并可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总之,D-D、FDP能够有效诊断DIC,有利于为临床及时干预DIC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从而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