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余传鹏
层级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旨在通过有序分层实现管理目标的细化,从而达到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的目的,在现代化医院中得到广泛应用,受到管理人员的欢迎。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工作的推进,促进住院患者满意度提升成了当前医院的工作重点,必须以患者需求为核心,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况,有助于病情的康复。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各项医务工作中的运用,为医院的转型升级发展创造了可靠条件,有利于内部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真正增强医护人员对满意度指标的重视。然而,由于层级管理模式在实践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医院资源优化配置效果不佳,无法切实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为此,应该结合医院工作内容和患者需求,对层级管理模式加以逐步改进。
层级管理是组织管理的重要形式,以规定的组织程序为依托达到分层管理的目的,需要对各个部门及岗位的职责进行划分,同时确定清晰的权力和利益,使岗位人员能够各司其职,促进组织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1]。科学管理理论是层级管理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为目标,采用更加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方法解决传统经验管理中的弊端,真正实现各个层级的共同进步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得到全面激发,通过外在管理方法和工作氛围的刺激,使得业务管理更加井然有序。权变领导理论也是该管理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需要领导者根据各要素的变化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有效调整,从而增强管理工作的适应性。此外,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也为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在该理论体系下,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以此为依据构建层级管理模式,真正考虑到员工的不同需求特点,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以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确保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职,是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基础与前提,只有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做好本职工作,才能解决患者的困难,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医院部门及科室较多,在不同环节也涉及不同的工作内容,只有通过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才能实现工作内容的全面梳理,帮助医护人员对自身的岗位职责加以熟悉,提高岗位和才能的匹配度,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真正将患者的满意度放在首位[2]。在医院岗位设置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资历、协调能力和技能水平等等,使其个人潜能得到发挥,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展现自身价值,满足住院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此外各个层级的人员可以实现密切配合,增强团队整体协作能力,强化上一级对下一级的监督,督促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升。
责任制的构建是实施层级管理的关键,只有在责任制的约束下,才能使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与患者的友好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对自身工作的看法和意见,从而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逐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使其在医院享受更加优质的服务[3]。层级管理模式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内在源动力,使其在工作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了解他们在住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且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发展,获得患者的认可和支持。在层级管理模式下,医护人员能够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现实意义,深刻认知自身的价值,提高对岗位工作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医疗事业的建设及发展当中,为患者打造更加优质的住院环境[4]。
医患关系紧张问题是当前医疗体制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不畅,遇到问题时难以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与分析,导致医患矛盾加剧,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而层级管理管理在医院中的运用,则有助于医患关系的优化,这也是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有效途径[5]。在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之间形成一种固定关系,在长期交流和沟通中增进彼此的了解,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开展诊疗,使患者能够吐露自己的心扉,更好的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医护人员也可以通过患者的反馈获得更多的诊疗信息,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和计划,增强实际治疗效果,患者的病情得到逐步恢复,因此大大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6]。彼此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可以消除工作中的误解,使双方都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避免产生较大的矛盾问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医院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逐步提高,只有实现创新发展,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水平,为住院患者提供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相较于传统管理模式而言,层级管理模式更具科学性,是促进医院长远健康发展的关键,提高了医院的人文化水平,帮助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这也有助于住院患者满意度的提高[7]。层级管理使得各个部门和科室的运转更加高效,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效果更好,降低了医院的整体成本。因此,可以在设备购置、科研和人才培养、环境优化等方面加大投入,满足住院患者的个性化及多元化需求。
长期受到传统粗放式发展理念的影响,医院对于层级管理模式的重视程度不高,对住院患者的诊疗工作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不满情绪[8]。未能意识到层级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形式化的问题,无法根据不同部门、科室和岗位工作特点进行合理划分,工作效率和协同性不高。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也是层级管理模式推进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导致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制度性不足,不利于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影响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原因[9]。部分管理制度存在滞后性的问题,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医院工作特点,导致制度执行效果受到影响,不利于各部门的高效运转。层级管理不代表各个层级之间的孤立性,由于部门及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会对工作协同度造成严重影响,无法以患者的反馈信息为依据优化管理流程。
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不高,也是影响层级管理模式高效运行的主要因素,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层级管理模式的认知程度不高,未能从其基本概念、内涵和价值等方面入手实施全面管控,在划分层级时缺乏明确的依据,对于医护人员资质、技能、经验等信息的了解程度不足,因此层级划分不合理,限制了日常工作的实施[10]。
应该逐渐转变传统思想观念,认识到层级管理在医院转型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升主管患者满意度的工作目标,从而对实践工作形成科学引导。增进管理层和领导层之间的交流沟通,针对住院患者的反馈意见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从而在层级划分中更具实效性,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11]。在医院内部加大层级管理模式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风气,使各个部门及科室人员能够了解自身岗位职责,真正做到权责统一,防止在工作中出现人浮于事的情况。主动增进与住院患者之间的交流,在各个层级中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规划,并在实践中对总体目标加以细化,从而达到层级管理的要求,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在合理划分层次的基础上,还应该增进彼此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同,这也是增强层级管理成效的关键途径。增进医院各个管理层级之间的交流,使其能够在相互配合当中共同做好医护工作和管理工作,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不断改善部门工作方法,以达到人性化管理的目的[12]。部门负责人应该做出良好的表率作用,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层级管理相关规定和制度,为管理模式的推行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在业务管理中要明确领导层的职责,使其能够促进各个管理部门的优势互补,从多角度出发解决患者的困难。在层级管理中应该做到全员参与,调动各个部门及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在信息共享当中获得可靠而真实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服务模式。
制度体系是实践工作推进的基本保障,只有建立完善的层级管理制度,才能起到有效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增强层级管理的整体成效。在构建管理制度时,应该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为依托,确保各项制度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医护工作和医院发展目标的有效衔接,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患者的真实感受,从而保障制度的良好执行效果,解决传统工作模式下的形式化问题[13]。医院规章制度应该与当前层级管理模式相适应,真正提高部门工作的执行力,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制度要求,防止造成较大的冲突和矛盾。
为了促进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还应该对当前考核模式进行全面优化,并且要明确患者满意度在考核体系中的价值,从而督促医护人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获得良好的考核结果[14]。对于当前考核标准进行不断细化,根据不同部门和科室的工作内容、性质和特点等进行差异性划分,以充分反映部门及人员工作情况。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积极增进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对医生和护士的真实看法,从而在考核当中真正体现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性。对于考核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在对其进行考核时考虑到不同层级的管理需求,结合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的方式,保障考核结果的可靠性及全面性。
良好的工作风气和氛围,是提高管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实施层级管理时也要以内部氛围的优化为重点,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构建良好的关系。确保工作氛围的宽松性与和谐性,有利于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时充满热情,提高对自身职业的认可度[15]。注重医院文化的宣传,可以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医护工作人员形成正面影响,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在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中更加贴心,有利于医患矛盾的解决。同时,良好的内部工作氛围可以舒缓患者的心情,使其享受到医院的人性化服务,赢得患者的认可和信赖。
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有利于病情的诊治,使患者的病情得到逐步恢复。为此,应该建立完善的专业培训机制,使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全面提升,适应新时期层级管理的要求,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住院服务。不同层级下工作人员的发展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工作当中应该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尤其是在培训中需要创新培训内容和方法,使医护人员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掌握现代化工作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要积极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通过网络的途径解决患者的困难,避免在双方交流沟通中受到时间和空间因素的限制[16]。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在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医德,加强对患者的关怀和帮助,这也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途径,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医护工作队伍。
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住院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层级管理模式在明确岗位职责、激发主观能动性、优化医患关系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医院改革发展的关键力量。然而,由于重视程度不高、管理体系不完善和人员素养不高等问题的存在,也会导致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遇到较大阻力。为此,应该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协同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考核模式、营造良好氛围和提高人员素养等方式,逐步提高层级管理模式的适用性,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