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河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近年来我国的地质灾害频发,造成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流离失所,失去家园。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包含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种。自然因素是自然环境变化造成的危害,比如地震等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危害一般破坏程度比较大,控制难度高。而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引起的,比如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等等。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水文地质问题成为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所以为了降低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相关的部门必须加强水文地质勘查研究[1]。
水文地质勘查又被人们称为水文地质勘测,它的主要工作是分析某一地区的地下水文特征以及地表水的成因、分布以及运动规律等等,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满足了人们住房的需要。但是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忽视了水文地质的保护,导致城市的排水系统不畅,对地下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水文地质一旦遭到破坏,很容易诱发地质灾害,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2]。
水文地质和地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也主要与水文地质环境遭到破坏有关,所以环境地质的勘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重视水文地质勘查,将水文地质勘查应用到环境地质勘查中,降低各类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不受侵害。通常情况下水文地质勘查的方法主要有水文地质测绘、钻探、物探、野外调查和实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任务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勘查方法。比如在使用测绘方法时,勘查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机械和设备,比如遥感影像,提高测绘的质量和水平。另外水文地质测绘工作最好安排在旱季进行,便于溪沟测流。
水文地质勘查包含的工作内容,比如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钻探、地下水动态监测等等,每一个方面的工作内容都会对地质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地质勘查人员在勘查之前应该清楚地了解地水文勘查的内容,并对每个内容的工作环节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保证勘查工作的有序推进。另外,勘查人员还应该明确勘查方向,比如在对地下水动态监测中,布置钻探和水文地质实验时勘查人员应该保留一部分钻孔用来长期监测。再比如在水文地质钻探中,勘查人员应该控制孔径的大小,水文地质钻探与一般的水文地质钻探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水文地质钻探的口径要大,这样可以保证利用钻孔求得的水文地质参数更加准确。
水文地质参数勘查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环境地质勘查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勘查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应该调整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尽量保障参数的准确性,为后期的环境地质勘查打好基础。为此,勘查人员在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测定时应该综合考虑该地区不同状态下的水文特征,在不同的状态下多次测试,得出正确的水文地质参数。比如勘查人员在静水状态、阴雨天不同的环境下对水文地质进行测试,就会产生不同的参数,所以在对水文地质进行勘查时,勘查人员应该调整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确保水文参数不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勘查参数更加科学合理[3]。
水文地质勘查评价是环境勘查的主要内容,水文地质勘查评价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我国环境地质勘查工作的效果。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既有广袤的平原,也有巍峨的崇山峻岭,不同地形地貌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内陆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常年气候干旱,降水不足,再加上人们对绿色植被的破坏,水资源严重缺乏,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所以相关部门应该保障水文地质勘查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重视水文地质勘查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选择行之有效的勘查方法,减少地质灾害给人们造成的损失。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人类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水。虽然我国的水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少,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所以不管是工业企业还是人民群众,都应该树立节水意识,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并且掌握我国水资源的信息,同时这也是水文地质勘查的目的之一。水文地质勘查人员在勘查过程中,也应该在不破坏水资源的状态下开展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减少水资源破坏对水文地质造成的影响。
水文地质勘查中要全面认清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找出产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根据问题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但是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忽视了排水系统的重要性,经常会发生内涝现象,这些雨水因为来不及处理渗入地下,导致雨水和污水混为一体,破坏了地下水的纯净度。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做好雨污分流改造,设立专门的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提高地下水的质量[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现象越来越严重,地下水污染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比如生活垃圾、废水、废渣不合理的放置,遇到降雨天气这些物质很容易随着雨水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相关人员通过分析地下水污染成因制定的水文地质勘查方法主要涉及水文地质调查和水质化验检测。调查的内容是主要含水层的分布和包气带特征、调查区主要生活垃圾的堆放情况等等。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分析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并据此提出解决的策略,但是地下水污染治理是一项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的工程,所以需要协调各方的力量才能真正将各项措施落实。
沿海地区城市依靠临海的优势,一般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企业众多,人口密集,有限的水资源很难满足企业和人们生产用水的需要,所以经常出现过度开发地下水的现象,这就导致海水与淡水失衡,浅水线向内陆发展的趋势。如果人们毫无节制地开采地下水,就会打破海水与淡水的平衡,使浅水的压力降低,海水一旦进入地质结构,很容易引起地质灾害。所以,在对沿海城市的水文地质进行勘查中,首先应该全面了解城市地下水的分布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淡水开发方案,在保障地下水结构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开采地下水,避免打破海水与淡水平衡,导致海水倒灌,给人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我国受地形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南方地区水资源充沛,而西北和内陆地区降水量小且蒸发量大,所以在水资源奇缺的状态下,土壤很容易因为缺水产生固结现象,从而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沉降,诱发各种地质灾害。为了防止干旱地区因为水资源匮乏引起地质灾害,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干旱地区的水文地质勘查,有效的预测干旱区域地下水的构成和导致的环境地质灾害,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预防可能发生的灾害。
地下作业是我国矿产开采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矿产资源经常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在地下水的侵蚀下形成类似于空隙的传递,随着时间的积累空隙慢慢渗透到地表。为了解决矿产资源受地下水侵蚀的问题,相关的部门应该建立专门的勘查小组,综合研究矿区环境的水文特点和地下水构成,选择相对合适的勘查办法,研究地下水侵蚀的变化规律,从而准确阻断地下水对矿产资源造成的影响。在对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坑进水边的复杂程度。第二,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以及补给条件。第三,矿区含水层与区域强含水层或者地表水、地下水集中径流带的关系等等。只有做好水文地质勘查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解决矿区矿产资源长期受到地下水侵蚀的问题,进而提高矿区的产量,提升矿产资源的品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建设工程随处可见。部分建筑工程为了解决城市建筑过饱和的状态,设计人员开始向地下发展,比如大型的停车库、地下室、地铁交通等等,基础工程的建设满足了城市人们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对地下水文勘查力度不够,不能全面地了解地下水文特征,不仅给工程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而且破坏了水文地质环境,极容易诱发地质灾害。所以,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高效开展以及地下水资源不被破坏,相关的人员应该重视地基评价、做好工程的降水处理。对于重大的工程建设,应该建立专项水文勘查小组,充分了解该地区的水文地质环境,掌握地下水的成因,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进行。
地下水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用水,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且在农业灌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为世界提供了优质的粮食作物,养活了众多国家的人民。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地下水的浇灌。另外,地下水的状况反映着一个地质运动情况,所以加强地下水的勘查,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地质灾害信息,指导人们开展生产、生活工作。
水文地质勘查对环境地质勘查工作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相关单位和部门应该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通过对水文特征和结构的分析,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