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共融共治视角下社区微改造项目研究
——以周家桥街道范东铁路小区为例

2021-04-03 09:38兰晖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生活圈居民社区

兰晖

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41

周家桥街道范东铁路小区位于长宁路与凯旋路交叉口,社区狭长,与中山公园轻轨站仅有一墙之隔。微改造对社区格局硬性不大,但对于社区空间优化、环境整治等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受社区居民群体年龄段的差异,不同社区居民对社区改造的意见各不相同,对此工作人员需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社区改造方案进行选择,以最大化保障社区改造价值。

1 老旧社区发展现状

社区功能退化。老旧社区建成时间较早,小区现代化程度不够,缺乏电梯与无障碍等设施,且伴随社会现代化发展,社区汽车数量不断增长,但社区停车面积不足,此类社区功能问题影响着社区群众生活质量。同时受市政电力工程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管道在社区外部盘根错节,这也严重影响着社区公共空间的利用有效性。社区功能退化严重影响着社区居民正常生活的开展,这也是当下老旧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进行社区微改造的主要目的。

室外活动空间不足。受社区治理工作质量的影响,社区室外空间治理效果较差,居民自身治理意识缺乏,因此居民难以利用社区空间进行娱乐活动。甚至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部分室外场地被用于公共绿地,儿童活动场地、老人锻炼场地十分匮乏。室外活动作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其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具有一定重要性,在缺少室外活动空间的情况下,居民日常交流活动难以开展,因此影响着老旧社区的发展与规范,导致部分居民开始搬离老旧社区。

公共设施不全。公共设施在此处以公共健身器材、公共厕所等为例,此类公共设施的缺失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开展极为不便。在缺乏照明设备的情况下,居民夜晚出行难以保障安全性,在缺少公共健身器材的情况下,老年群体强身健体的生活理念无法得到满足。诸如此类,公共设施是居民开展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社区公共设施严重影响着社区居民生活。

2 微改造理念

2.1 探索社区历史文化价值

在对社区进行微改造的过程中,项目改造设计人员首先需要对社区历史等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收集,从而更好的对社区文化价值进行凸显,以提升社区微改造的价值性。历史文化探索与社区微改造方向具有相关性,社区微改造可根据历史文化内容拟定主题,以在改造过程中对历史文化特色进行宣扬,进而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使社区环境的构建具有精神力量。以此为理念社区微改造工作的开展价值较高,对优化社区文化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2.2 以生活圈激发社区活力

社区生活圈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娱乐场地,因此社区改造需要对社区公共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以构建社区生活圈,为居民生活模式的多样化提供选择。一般来讲社区生活圈集聊天、节目观赏、阅读、运动等为一体,生活圈能够促进社区居民运动的积极性,对激发社区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服务性场所,在应用生活圈理念的过程中,社区改造人员需要对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进行调查,以保障生活圈构建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2.3 强调社区空间实用性

当下受社区治理工作的影响,部分社区空间利用不全面,因此在社区微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强调社区空间的实用性。老旧社区一般来讲空间较小,对此空间改造要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价值,使用复合型较强的设计结构强化社区组织结构的多样化利用,以此在减少空间利用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对社区组织装置进行利用。社区以老人与儿童居多,因此在进行社区空间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人群结构特点对社区空间利用进行考量,以此实现人性化社区空间设计的实用性。

2.4 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为强化社区改造之后的社区环境保持质量,社区应当构建治理共同体,使社区居民有效的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以推动社区生活与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主要是针对社区公共环境等公共场所所提出的,在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中,社区环境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持、社区功能区价值得以体现。在此种生活模式下社区居民能够更加主动维护社区建设与发展,对社区居民良好生活环境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3 共情共融共治视角下社区微改造项目实例研究

周家桥街道范东铁路小区与轨交3、4号线中山公园地铁站仅一墙之隔。由于小区内空间十分有限,居民们一直没有活动场所、缺乏交流空间。对社区居民群体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得知大部分原住民主要是原铁路系统的员工家属,1300多人的社区群体中,有41%的退休留守老人、42%的租客群,极度缺失的公共空间,不同的身份背景和生活作息让这两大群体相互之间都少有交集,难以融入。

3.1 共情视角下社区微改造

在对社区改造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我们解到早已拆除的长宁火车站就在现轻轨站附近,进一步挖掘发现场地几乎经见证了上海轨交系统的发展,从1912年最早的梵皇渡车站到现在的中山公园地铁站,铁路文化的变迁烙印在场地的文脉中。

对于范东铁路小区来说,日久弥新的是铁路文化不断前行的精神,也是社区居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铁路文化正是我们寻找的重新激活社区活力的“老家裳”。基于此对现有建筑的改造融合了绿皮火车的形象,是对旧时光的记忆。融合和更多时尚元素的火车造型,让新的年轻住客和小朋友容易接受。车厢成为了温馨的社区之家,室外场地变成成车站偶遇、邻里交流的公共广场。这种转译提供给社区改造一个全新的可能性。老的铁路员工和“沪漂族”彼此间找到了情感的纽带。这也就落实了挖掘场地文脉、寻找情感纽带创造新家园的“共情”理念。

3.2 共融视角下社区微改造

共融是指社区居民生活的有效融合,在火车造型的基础上完善绿皮火车广场建设,并设置社区之家、社区舞台、儿童活动、健身步道、晾晒等多种功能区域,以在有效的社区空间内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社区生活需求,以实现社区居民生活的融合。

社区之家能够满足居民的阅读、办公、聊天等需求,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且内部桌椅具有灵活组合性特点,能够满足不同人数的交流需求。同时广场设有无障碍通道、健身步道等设置,有效的实现了多年龄段的社区生活需求。儿童与老人作为白天社区活动的主要群体,社区舞台、儿童活动为其提供了多样性的活动场所,且作为社区内部空间,活动安全性较高。晾晒区域功能性较多,其可作为健身器材供青年群体锻炼,同时可作为支架发挥晾晒价值,甚至作为取景框可美化摄影结构。基于此,多适应场地的应用满足了不同居民群体的生活需求,实现了社区各群体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构建良好社区环境具有重要价值。

3.3 共治视角下社区微改造

社区治理是对社区美好环境的构建,以社区绿化来讲,绿化优选安全低维护且兼具观赏科普价值的品种,结合场地不同功能和空间条件分为野趣花境、食物花园等种植主题区。

“野趣花境”以营造火车铁轨的生境意向,选择充满野趣同时开花色特别的粉黛乱子草和花型细小的多年生宿根花卉,营造四季客观的花境。“食物花园”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点,在春季开花的食材中选择秋播的花色明快的豌豆和油菜,同时配植在春天播种同时生长周期较短的薄荷,将野外的春天搬进社区,同时为春天里自然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在春播秋收的作物中选择花色明艳同时果实明显的朝天椒,凤仙花和向日葵,为夏日里游园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同时向居民传达劳动和丰收的意义。在条件严苛的冬天,则选择一些在晚秋播种,在春节前后采收的芹菜,菠菜,羽衣甘蓝等一些蔬菜,为冬日的小区增添绿意。

4 结束语

微改造在近年来社区应用广泛,与传统改造模式不同,微改造项目能够在不影响社区群众生活的前提下,对社区功能进行优化,以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微改造能够通过设计激发偶遇和弹性空间,让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真正发生在场地内,成为维系社区邻里的感情纽带。而每位居民的参与,保持社区持续的活力才能帮助社区最终完成自我更新。周家桥街道范东铁路小区微改造项目在社区改造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社区微改造设计人员进行参考。

猜你喜欢
生活圈居民社区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生活圈划分研究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基于GIS的生活圈居住区规划与优化研究
——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为例
城市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探索
——以南京为例
广州周边:价格洼地!“一小时”生活圈 7字头置业广州后花园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高台居民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