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锋,罗显克
(1.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100038,北京;2.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530105,南宁)
“水利” 一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用的词汇,在古代汉语有关典籍中也时常可以发现。 那么,“水利”一词最早是如何起源的? 数千年来其核心涵义与延伸涵义都有些什么变化? 这些变化体现出了哪些价值? 作者试图就这些问题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做一些初步探讨。
我国古代汉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可以单字为词,这可能与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直接相关。 “水”与“利”这两个字在甲骨文中均可发现,早期也都是可以独立使用的单字词。“水”字在甲骨文中的形状既像河流、又像水滴, 其涵义既可以指液态的水,也可以指河流,因此古代很多河流都以“水”字命名,如古代黄河曾称“河水”,汉江曾称“汉水”,渭河曾称“渭水”等等。 “利”字在甲骨文中的形状左侧是棵禾谷、右侧是把刀,用刀收割禾谷,可以表示获利、锋利、迅速等意思。
将“水”和“利”放在一起作为一个复合词用,则至少是我国春秋时期以后。 春秋时期,思想家管子、老子、孔子、孟子等人,对水及与水有关的事都曾发表过一些议论或阐述,但在春秋时期的文献里,至今尚未发现这些思想家使用过“水利”一词。 尽管春秋时期尚未出现“水利”一词,但相关思想及论述却可见于相关文献资料,《管子》一书就是典型代表。 《管子·度地》篇认为“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还论述了经水、枝水、谷水、川水和渊水等五种不同形态的水,并认为“此五水者,因其利而往之可也” 。 如果不是出于古代汉语单字为词的缘故,《管子·度地》篇中表达的核心思想和观点其实就是“治水害、兴水利”。
“水利” 作为一个复合词在目前可查证到的古代文献资料中最早见于《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篇提到“舜之耕渔,其贤不肖与为天子同。 其未遇时也,以其徒属堀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于冻馁之患” 。 这里虽然首次见到“水利”二字放到了一起,但可以看出,取“水利”是指从水里获得东西,主要是指捕鱼,而不是指与治“水害”相对而言的取“水利”活动。 这种“水利”活动,与后来人们广泛所说的“水利”不是同一个概念。
与后代“水利”涵义基本吻合的“水利”一词的起源,人们普遍认为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 《史记·河渠书》。 在《史记·河渠书》中,司马迁详细记载了汉武帝时期黄河发生的一次重大决口及后来的堵口修复经过,即瓠子堵口。 瓠子决口后,黄河泛滥于梁楚之地,曾一度进行堵口但未能成功。 20 多年后,汉武帝封禅途中亲眼看到水灾深重、生民维艰,于是决定再次对黄河进行堵口修复。 发卒数万人,沉白马玉璧于河中,将军以下均到现场背薪堵口,最后终于取得成功。 司马迁记载此事说“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并感叹:“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 从此,“水利”作为一个复合词且主要涵义与后代基本一致的用法开始了它的使用历史。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别是在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水利”一词伴随着其内容、 对象及方式的发展与演变,涵义既有一定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变化性,尤其是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特点更加显著。
司马迁《史记》中最早使用了与现代涵义基本吻合的“水利”一词。 司马迁约生于公元前145 年或前135年,卒年不详,其编撰《史记》的时间应该处于汉武帝时期。 如果从司马迁开始使用“水利”一词算起,“水利”一词的使用历史至今已有2100 多年。战国时期的吕不韦生年不详,卒年为公元前235 年,《吕氏春秋》中所使用的“水利”一词虽然与后代普遍使用的“水利”含义有所不同,但也应属于广泛意义上的“水利”涵义,至今则有2200 多年历史。春秋时期的管子生活于约公元前 725—前 645 年,《管子》一书虽未出现“水利”一词,但其内容表述中所体现的“水利”思想则是明显的,说明有文字记载的“水利”思想要比“水利”一词的首次出现早500~600 年,也即距今约 2600~2700 年前。至于没有文字记录的“水利”思想,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出现可能更加久远。
司马迁所使用的“水利”一词,其语义分析可以《史记·河渠书》的相关内容为可靠佐证资料。 “河渠书”中记载的“水利”相关事类,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一是防洪治河;二是农田灌溉;三是内河(包括运河)航运。 这三类事应该是传统农业社会里非常重要的大事、要事,既关系到农业社会的生存与安危,也关系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与保障, 还关系到大批人员、大宗物资的调运和流动。 “水利”一词诞生于农业社会,“水利”的工作内容和对象也是服务和保障农业社会的存续和发展壮大。
农业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是持续时间比较漫长的一个时期,在中国更是如此。 从西汉早期到清代中晚期,防洪、灌溉和水运这三件“水利”要事贯穿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及其水利事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也体现出传统农业社会中“水利”一词的主要内涵。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 一般以18世纪中叶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为标志,蒸汽机等机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物资生产和运输方式。 中国进入工业社会的起点则可以追溯至近代时期的洋务运动。 从晚清至民国,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艰难而又缓慢,直至新中国建立初期,很多地区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阶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迅速加快,从制定实施“一五”计划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才建立起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这一阶段持续时间大约在120 年左右。
“水利” 一词的涵义随着这个时代大背景也在发生着一些扩充和变化, 如基于仪器测量的雨量记录、水力用于纺织机械或发电、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库大坝工程等,均陆续从西方引进到国内。 从李仪祉先生1921年所著《五十年来中国之水利》一文,可以看出中国水利由古代农业社会转入到近代工业社会的一些发展和变化。 1933 年中国水利工程学会(即中国水利学会前身)在第三届年会决议中指出:“水利范围应包括防洪、排水、灌溉、水力、水道、给水、污渠、港工八种工程在内。 ” 其中“污渠”指城镇排水,“港工”指港口工程,这两种类型的工程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分别转由城建和交通部门管理。 虽然这一解释对“水利”一词的工程覆盖面比较宽,但其对“水利”的界定还是以不同类型的工程为核心定位。
在工业社会,“水利”一词通常成为“水利工程”代名词。 水利工程在发挥“水利”的同时也带来程度不同、形式不一的“水害”或“无水之害”。 在工业社会, 大规模的筑坝修堤工程、大功率的取水输水设备以及大面积的农田引水灌溉等,其强度、规模与深度均非传统农业社会时期所能比拟。人们以利用水资源为目的, 对地表水、地下水乃至深层地下水,通过各种工程手段进行了高强度开发。 这些高强度的开发行为,对水生态、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也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 我国很多流域和地区不断出现多种多样的水危机,如由过去偶发到现在经常存在的严重水污染、水短缺、河流断流等。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信息社会的发展特征不断凸显,中国在这一全球大背景下全面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阶段。 “水利”一词的内涵在延续工程涵义的同时更加注重水的资源属性和信息手段的运用。 这一阶段已持续约有30 年。
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 《现代汉语词典》对“水利”一词的解释是:(1)利用水力资源和防止水的灾害。 (2)水利工程的简称。 该词典还对第2 种解释给出了“兴修水利”示例,意“兴修水利”就是“兴修水利工程”的简称,这一解释和示例强调的是“水利”作为工程的特点和属性。 可以看出该定义基本上还是将“水利”内涵停留在工业社会阶段。
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由科学出版社1998 年12 月出版的 《水利科技名词》01.004条提供的“水利”一词汉语语义解释是“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防治水旱灾害,并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各项事业和活动” 。 这一解释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年出版的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 2 版)》对“水利”一词的解释基本一致。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2版)》对“水利”的解释是:“采取各种人工措施对地球表层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减轻和免除水旱灾害,并利用水资源,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活动” 。 这两个解释除了强调以兴利除害为目的的控制、调节、治导、开发以外,还提出了对水的管理、保护和对水资源的利用,也即对“水利”一词的传统内涵作了新扩展。
1999 年 10 月, 时任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提出“水利”要“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资源水利就是把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开发,科学管理。 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 从当前和今后发展来看,后三个方面尤为重要, 特别是要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意识”。 “资源水利”特别重视水的资源属性, 并将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水利”应有之义。
2011 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即当年中央 1 号文件),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这一重要文件可以说是对“水利”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水利”的内涵概括为建设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发展经济社会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和改善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这与该文件开头的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既互相呼应、逻辑一致,又进一步阐明了“水利”在现代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中的特别重要作用,并进而用“两个事关”、关系到 “六个安全”, 凸显做好现代“水利”工作的特别重要意义。
在这一时期,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如三峡、 小浪底、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等先后开工、逐步建成并陆续发挥效益。 这些工程在建设期间及建成后均采用了许多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和措施。
2012 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水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先后就新老水问题及有关流域和区域水问题进行座谈和调研,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 与此相适应,水利工作及“水利”一词的内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 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成为新时代水利工作的关键词,也为“水利”一词增加了新的内涵。
2020 年1 月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水利工作“总体目标就是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一个都不能少”。 这一表述虽然文字并不繁杂,但其内涵在突出防洪保安的同时,更加强调资源、生态、环境和制度、文化的系统作用和综合作用,可以说是水利行业的“五位一体”与国家的“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进行同频共振、相互加强的具体体现。 特别是对于水文化建设, 首次将其列为与防洪、资源、生态、环境这四个方面相提并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出对水文化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21 年3 月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水的问题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及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树牢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科学谋划和扎实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发展和安全, 着力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推进智慧水利系统建设、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 坚持科技引领和数字赋能,充分运用数字映射、数字孪生、仿真模拟等信息技术,建立覆盖全域的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系统, 推进水资源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
可见,新时代水利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更加注重保障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质量,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注重水利工程措施与水利管理制度的协同作用,更加注重工程文化、数字文化、江河文化以及人文文化等的持续传承与创新。 这些不同于以往水利工作的新内容,无疑也成为“水利”一词涵义在新时代的全新扩展。
在长达2000 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水利” 一词涵义的发展变化,体现出了多方面的价值, 笔者观察,主要可分为四个方面。
水利工作面对的首先是大自然,气候、气象、地理、地貌、水文等自然要素的特征与特点,直接决定着水利工作的强度、措施及方法。 “水利”一词的涵义中必然包括对自然价值的判断、追寻与重建。
无论是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还是目前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新阶段,水利工作的核心要义是为全社会及社会各行各业提供资源、安全、环境等方面的保障及服务,因而“水利” 涵义的社会价值体现得十分突出而鲜明。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及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利”保障与服务社会的技术手段与实现路径不尽相同。因而“水利”涵义中也包含着技术价值的区别。无论是工程措施还是非工程措施,均存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与具体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应用事宜。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身的主观世界,期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对于水利行业也是如此。 数千年波澜壮阔的中国水利事业形成、积淀并传承着许多方面的水文化。 这些文化,有的已写入历史,有的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的可能还要走向未来。 所以“水利”涵义的文化价值也体现得十分突出并将历久而弥新。
中国水利正走在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 正确认识和把握“水利”涵义的发展演变及多方面价值,有助于我们在日常水利具体工作中,搞准定位,认清重点,把握要点,突破难点,更有效率、更高质量地完成好时代赋予我们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