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力
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初中语文必读名著篇目,该小说记叙了汤姆历险的经历,情节跌宕起伏,极具语言魅力,适合初中生阅读。教师在阅读指导上,需要重视学生思辨性思维指导,培养学生思辨思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强思考,能够更深入理解名著的主题和情感,提高阅读收获。
一、细读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通读文章是名著阅读第一步,还需要对主要情节细读分析,了解主人公人物形象,感受名著的魅力。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主人公汤姆是一个活泼顽皮,鬼点子多,喜欢恶作剧的孩子,这一点也成为汤姆形象的争议,很多教师在阅读指导上,主动规避汤姆的缺点,害怕学生模仿跟风,因此只一味强调汤姆的优点。但是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教师在阅读指导中要通过品读故事情节,思辨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正确看待汤姆的优缺点,感受到人物形象的魅力。如以历险情节为文本,教师设计问题作为导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汤姆历险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自己喜欢惊险刺激,还是受到某些原因的推动呢?
2.汤姆和哈克最后打算做强盗,你认为故事情节会怎样发展。
利用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得出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走入历险情节,分析汤姆的性格和行为动机,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教师要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通过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了解不同思考角度。如对第二个问题,学生们互相发表自己的观点,辩论问题。学生W认为:“汤姆不会成为海盗,他虽然喜欢恶作剧,顽皮活泼,但他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不愿意让家人担心,会照顾朋友,在本质上是个善良的孩子,不会成为真正的强盗。”学生Z认为:“汤姆会成为海盗,汤姆虽然顽皮,但他是个有正义感的人,像《海贼王》路飞一样,在他眼里海盗并不是欺压弱小,而是劫富济贫,是实现正义的一种方式,他会和哈克一同成为海盗,帮助弱小。”学生L认为:“汤姆不会成为海盗,经过了几次历险,汤姆已经有所成长,他会逐渐成熟,可能会劝说哈克,做更有意义的事。”经过小组讨论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让课堂建立辩论氛围,提高课堂活跃度。最后教师点题,对课堂讨论总结,并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告诉学生不管汤姆做不做海盗,他都是一个善良、有正义感、追求美好、不甘于屈服的人。
二、分析民主思辨性,学习其写作手法
阅读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名著经过了长期的流传,其写作技巧纯熟,有助于学生学习写作,如刻画人物的技巧、修辞手法、写作结构等,而思辨思维也是学生学习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作者使用了大量语言铺垫汤姆的形象,使用很多幽默的语言让文本更加生动。如书中对汤姆换票上台领奖的动作描写、和蓓姬密谈变成好朋友的语言和神态描写、对汤姆摔碎糖罐的动作描写等,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脑海中呈现出汤姆的动作和神态。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体现出汤姆的哪些性格特点。学生逐步感受到作者宣传和铺垫的手法,作者描写语言均在动作基础上增加了适当夸张,让文本更加生动有趣。作者使用幽默的语言,大量的渲染和铺垫,让汤姆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而非直白地告知读者汤姆是怎样的性格。这些人物塑造手法更能让读者参与其中,给读者留下思辨和想象的空间。教师还可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如通过描写自己的动作展示人物形象。学生L描写了自己上学时追赶公交车的紧张和庆幸:“我看到公交车向我驶来,立马加快了脚步,书包被我远远甩在了后面,奔跑的同时我朝着后视镜招手,生怕司机关上车门。终于跑到车门,憋着一口气跳上了公交车。我缓缓舒了口气,仿佛听到心脏为我演奏了《运动员进行曲》,好像冲过赛跑终点线。”通过学生的仿写,对写作技巧进行训练,让学生掌握由点及面的写作方法,培养其写作能力。
此外作者擅长氛围描写,如墓地凶杀案情节的描写:“万籁俱寂,阴森可怕。后来在那一片寂静中,有一点小小的,几乎听不出来的动静渐渐地大了起来。只听到钟摆滴嗒滴嗒在响。那些老屋的屋梁也神秘地发出裂开似的声响。蟋蟀开始发出一阵令人心烦的“唧唧”的叫声,而人们却根本弄不清楚它在什么地方。远处有一只狗嗥叫起来,这叫声在夜晚的上空震蕩,与远处的隐隐约约传来的狗叫声相呼应着。”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笔墨用于描写墓地恐怖的氛围,也通过氛围烘托出汤姆和哈克紧张压抑的情绪。通过对两人语言、神态等的描写,让读者产生代入感。同时将恶棍狡猾狠毒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教师通过逐句分析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并鼓励学生快速仿写。对于学生而言,氛围描写相对困难,通过氛围衬托任务的性格特点更加困难,借助于仿写训练,让学生逐渐学习写作思路和技巧,可逐渐提高其写作能力。
三、反思名著概括篇章主题,深化内容的理解
经过粗读和细读后,学生已经完整阅读了整本书,教师可利用反思总结环节,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主题,这一过程能够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书籍的内容,同时能够梳理文章结构,从宏观角度思考辨析。教师先组织学生以小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梳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结构。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先是和姨妈智斗,瞒过姨妈去游泳,但是被席德发现并拆穿。然后汤姆对班里新来的男孩发起挑衅,将对方痛打一顿,却也受到了对方的报复。对此情节,引导学生使用一句话对情节进行概括,让学生对故事情节记忆得更加深刻。如学生把上述情节概括为:“汤姆逃学游泳被拆穿,挑衅新同学反遭暗击。”通过自拟主题让学生再次梳理书籍内容,加深书籍的理解。此外教师可积极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在学生阅读后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先通过概括《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要情节,汤姆父母双亡,生活在疼爱他但十分严厉的姨妈家,夜晚和好朋友哈克玩耍目睹了凶杀案,和好友约定对此事保密。后来和蓓姬吵架又害怕凶杀案,离家出走。镇上的人都以为汤姆和哈克被淹死了。在汤姆葬礼那天他们回来指认凶手。在野餐活动中,和蓓姬迷路,经过三天三夜的游走,差点死掉,最终成功脱险。哈克找到了凶手藏起来的宝藏。以故事情节为脉络绘制思维导图,能够将学生手、脑、眼多器官结合,更深入理解书籍内容。使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难点,阅读的收获并不能立刻反馈出来,对学生思维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教师要更加重视阅读指导,主动建构动态化阅读过程,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勤加思考,培养其思辨性思维,阅读过程中结合写作训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将思辨性思维应用于写作中,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