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2021-04-02 21:19李付晓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核心素养问题

李付晓

[摘 要]教数学就是教思维,学数学就是学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用“填鸭式”教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引领、培养。通过问题引领,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经历思和想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积累思维活动的经验,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维能力;问题;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1-0082-02

现在的学生缺少什么呢?缺少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似乎能够跟着教师的节奏动手操作、做题,但他们其实并没有深入学习、真正思考。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概念、公式,更重要的是要以知识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数学就是教思维,学数学就是学思维。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曾指出:“学数学最关键的是培养数学思维,这种思维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是需要教师培养的。那么应该怎么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问题引领,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处发展

问题驱动是重要的教学原理,因此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问题引领就是重要的手段。要注意的是,引领的问题不能太小,不能没有价值,要通过大问题来引领学生思考,大问题才有思考的空间。

例如,在推导圆柱体积公式时,学生动手剪拼后,两位教师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提问方式。

第一种:教师给出4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后回答——(1)圆柱通过剪拼后,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2)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哪部分有关系?有什么关系?(3)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的哪部分有关系?有什么关系?(4)你认为圆柱的体积怎么算?

第二种:教师提出的是一个大问题:“通过刚才的剪拼,你有什么发现?独立思考,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比较两种问题的设计方式,不难发现第一种方式问题设计得比较“碎”,教师直接为学生搭好了思考的“梯子”,学生已经有圆面积公式推导的经验,所以不怎么费力思考就可找到答案。而第二种提问的方式,学生思考的空间更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再比如,“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的教学,也有两种提问方式。

第一种:(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2)什么是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是什么?常用的单位有哪些?(3)什么是体积?长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第二种: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你都知道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梳理,并写在纸上。

比较两种问题的设计方式,第一种方式让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学生提不起兴趣。

除了设计大问题外,教师还要设置“问题链”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链”的问题最好是有层次、由浅入深的,这样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吴正宪老师曾指出:“我们应当让思维在‘问题链中浅入深出,通过适当的‘问题链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处。”“问题链”的运用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实现高阶思维的深度教学,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由理性思维逐步走向理性精神。

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促进学生思考

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学会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但会思考的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浸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引领学生探究数学的本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经历思和想的过程,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不能停留在低阶思维的层面,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追根问底、追寻数学本质的良好习惯。在追寻数学本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提高,良好的思维习惯会逐步养成,思维越来越“数学化”。

例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节课就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一个性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主要渗透的是归纳思想方法。如何引领学生探究“为什么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我们来欣赏著名特级教師华应龙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让学生用手中的三根纸条围成一个三角形。此环节是让学生明白,纸条代表的是有长度的线段,在围成三角形时,要点点相接。通过活动,让学生先学会用三根纸条规范围三角形,积累围三角形的经验,为后边的探究打基础。

第二步,给学生两根纸条,允许剪断其中一根,然后用它们来围三角形。在给定的时间内,有的学生围成了,有的没有围成。这一环节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发现三角形三条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然后思考: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华老师给学生准备的纸条有两种:两根一样长的和一长一短的。于是就出现了有的围成了、有的围不成的情况。

第三步,分类讨论,达成共识。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为什么有的纸条可以围成?而有的围不成呢?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通过讨论这一连串的问题,学生发现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验证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到此并未结束,华老师又设置了第四个环节突破难点。他提出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两根一样长的纸条,将其中一根剪成两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两根纸条一长一短,剪断长的那根,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剪断短的那根呢?

通过探讨,学生明白:两根纸条一样长,无论怎样剪,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一长一短纸条,剪短的不可以,剪长的,剪一点点也不可以,剪多一点才可以围成的。接着,华老师出示了如下图所示三条线段,问学生:“这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吗?如何改变它们就可以围成?”通过这样的“问题串”让学生再一次感悟三角形三边的关系。[5 cm][3 cm][8 cm][ ][ ][ ]

华老师的设计非常巧妙,用一连串“为什么”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积累活动的经验,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对这样的学习过程是难忘的,学到的知识是记忆深刻的,这样的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了,这才是“真课堂”,上出了“数学味”。

再比如,“百分数的认识”是一节概念课,概念是构筑数学大厦的基石,因此要让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正像王永春主任所说:“80%的错误是因为概念不清。”概念不清,判断不明,推理不灵。如果这节课我们只举几个例子,就让学生总结百分数的定义,这样的教学是浅显的,用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就会忘掉。但如果让学生经历百分数产生的过程,那么效果、价值就会大不同。我们可以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然后再让学生试着说出生活中的百分数,如一部手机电量剩下45%、一件衣服羊毛含量75.5%、去年我校用水量是前年的120%……接着去掉情境,让学生说出纯粹的百分数的意义,如80%、2.5%表示的意思。在说分数含义的同时,学生就会慢慢对百分数的内涵有所感悟,百分数的意义的获得就水到渠成。

教学是教学生学,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而不应该只去琢磨怎样顺利地教完整节课。数学课堂不能仅仅为结果而教,而应该要有探究的过程,过程也是教学目标。这里过程指什么?就是学生自己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只有经常让学生经历知識形成的过程,经历思和想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越来越强。

三、把握教学节奏,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

数学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中指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发现。”时代的快速发展,使“教”与“学”重新定位,也让我们更加清楚“自悟”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学生的数学能力是靠悟出来的。在实践中,我们要慢下来,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顿悟的时间,让学生在悟中学会思考。

例如,关于复合单位的教学。

第一种教学方式:出示题目:“常明10分钟跑完3000米,卫杰9分钟跑了1800米,谁跑得快?”环节(1)学生尝试解决;环节(2)学生汇报结果;环节(3)教师讲解。就这样结束了教学。至于为什么速度单位是复合单位,学生并不理解。

第二种教学方式:环节(1)出示一组信息“每秒2米”“每小时80千米”“每分钟120个字”“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小时4千米”。速度这个概念不太好理解,举出这些表示速度的现实例子可以帮助学生感悟速度的含义。环节(2)练习:神舟飞船4秒飞行32千米,平均每秒能飞行多少千米?(8千米)小明的爸爸骑自行车,3小时骑了24千米,平均每小时骑行多少千米?(8千米)教师提问:“结果都是8千米,难道神舟飞船的速度和小明爸爸骑车的速度一样吗?学生会心一笑,在笑声中明白了复合单位的重要性。

第二种教学方式中,教师有意设置了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使用复合单位的必要性,学生的记忆更深刻。唯有慢下来,才能思考。在该慢的地方慢下来,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才能更好地快起来。在课堂上,我们要有策略地慢下来,在解读难点、强化重点、辨析关键点处慢下来。我们要学会等待,等待学生顿悟。

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人养成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我国著名数学家姜伯驹曾说:“数学使我学会思考,而不是匆忙地去解答。”培养学生的思考力,需要我们把握课堂节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没有长期的思考训练,学生是不会深刻地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就难以提高。

数学是让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学越智慧的学科,让学生会思、会想才是真正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立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累思维活动经验和动手实践的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责编 黄 露)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核心素养问题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