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勤 李芳芳
[摘 要]表达能力作为一种基本素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而且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未来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想表达、敢表达、会表达,并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力,是教育工作者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力;表達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1-0076-02
儿童时期是培养一个人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如果能在这一时期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的表达有内容、有逻辑、有顺序、有感染力和说服力,那么学生未来的表达能力必定会非常高。
在课堂上,学生在表达时经常会出现无话、无条理以及无说服力的情况,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一、让学生从言之无物到言之有物
1.前置问题,改变学习顺序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提出问题后,没有学生举手回答的现象,是因为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还是学生根本就不会?反观课下,学生总是滔滔不绝说个不停。我想,课堂上学生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说什么,更不知道怎样去表达。如果我们能把问题放在课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等到了课堂上,学生的表达必定是深刻的,也必定会言之有物。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前,我发给学生一张“预习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通过课前发“预习单”的方式,使得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学生用三种方法计算出14×12的结果。第一种是用点子图先算14×10=140,再算14×2=28,最后把两个乘积相加140+28=168。第二种是画长方形,学生通过图形看出要求14×12的结果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然后把这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小长方形,分别求出小长方形的面积再相加,算出14×12=168。第三种是把12变成3×4,也就是把算式14×12变成14×3×4,先算14×3=42,再算42×4=168。课前预习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当学生思考出多种算法并能很好地理解算法时,在课堂上的表现必然是积极的,表达必然是言之有物的。
2.开放问题,优化学习支架
常规的提问方式一般是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并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的回答也是言之无物的。如果教师换一种方式提问,使问题更具开放性,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我相信学生的表达能力必然会有所提升。
例如,在教学“认识小数”时,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先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再说一说什么是小数,比较小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这并没有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但如果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达0.3这个小数,学生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表达方法。
方法1: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上其中的3份就是0.3。
方法2: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就可以用0.3表示。
方法3:把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就是1平方厘米,其中的30份可以表示0.3。
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表达也必然是言之有物的。
二、让学生从言之无理到言之有理
数学既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又是一门有逻辑的学科,数学中的所有结论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通过推理、抽象、概括等方式推导来的,那么,学生表达时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理呢?
1.理解算法,说清算理
有些学生计算能力很强,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因为这些学生对算法掌握得很熟练,却不理解算理,这就使得他们在讲述计算过程时只能说出计算的方法,却说不出算理。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加强算理相关的训练,多问一些“为什么”,学生的表达定能从言之无理变成言之有理。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说说14×12的算理,让学生知道28表示2个一乘14是28个一,140表示14乘1个十是14个十,14的4应该写在十位上,1应该写在百位上。
学生通过说一说、练一练加深了对算理的理解,做到不光“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在表达时更能言之有理。
2.结合数学现象说清原理
在解释“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课本中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推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长度(如图1所示)。但是学生对此并不能信服。为了让学生更清楚背后的原理,我画出一个三角形ABC(如图2所示),并透过图示的数学现象帮助学生说清算理。
三、让学生从言之无序到言之有序
有条理的语言可以让人更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别人更容易理解。学生在刚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可能有很多话要说,但是并不知道该如何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别人听后仍然会感觉很困惑,这样的表达是言之无序的。
如果教师能够教给学生一些表达结构,学生就可以清楚、有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告诉学生可以按照结构顺序,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词连接,或者按照时间顺序,用“先……再……然后……”等词连接,还可以按照程度顺序,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词连接,等等。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有这样一道题:
刘奶奶打算用篱笆围出一块长方形菜地,菜地长14米、宽12米,一侧靠墙,最少需要多长的篱笆?
一开始学生的表达是这样的:由题可知菜地的形状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4米,宽是12米,所以这个长方形可能是12米的那条边靠墙,这样篱笆的长就是其他三条边的长加起来,篱笆的长是14+12+14=40(米),因为长方形的长是14米,宽是12米,有一边靠墙,所以篱笆的长不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也就不能用(14+12)×2来算,要减掉一条边,我们上面用的是12米的边靠墙,还可以用14米的边靠墙,如果是14米的边靠墙,篱笆的长就是14+12+12=38(米)。又因为题目中让我们求的是篱笆最少是多长,所以通过上面的计算得篱笆最少是38米。
随后我让其他学生分析这位学生的表述,大部分学生表示没有听明白。于是我又让该学生使用“第一……第二……第三……”这样的词,并重新组织语言进行讲解,下面是该学生整理后的回答。
我认为这道题目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解决:第一,这块长方形菜地有两种围法,分别是长方形菜地的一条长边靠墙或一条宽边靠墙;第二,如果是一条长边靠墙,那么篱笆的长就是14+12+12=38(米),如果是一条宽边靠墙,那么篱笆的长就是14+14+12=40(米);第三,题目中要求的是“篱笆最少多长”,那么答案应该是14+12+12=38(米)。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把想说的话分成一、二、三点,会使表达更有序,别人就会更容易理解。
四、让学生从言之无力到言之有力
没有行动的语言是苍白的,只有借助一定的工具才会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使用举例、画图等方式来增加说服力,并让学生进行模仿。
如前文这道题,当用画图的方式进行讲解时,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如图3所示)。
通过图示可以清楚地看到:想要一侧靠墙围出一块长14米、宽12米的长方形菜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长方形的一条长靠墙,一种是长方形的一条宽靠墙,显然当长方形的长靠墙时所需的篱笆最少,因此最少需要篱笆14+12+12=38(米)。
举例也是经常使用到的教学方式,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可以让学生用举例子的方法来验证(a+b)×c = a×c+b×c的正确性。判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是否正确时,可以举例10×11的积是一个三位数,从而判断出此题是错误的,再让学生举其他例子。通过举例可以使定理更具有说服力,从而使个人的表达从言之无力到言之有力。
数学课中的表达是一种思维的外在表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项细致的工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摸索探究,并实施更多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带动学生表达,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依。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契机,让学生每天改变一点点,长久的坚持定会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责编 黄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