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的中职机电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2021-04-02 11:26王莉辉
装备制造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机电实训中职

王莉辉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 机电工程部,河南 济源 459000)

0 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一种促使中职学校和有关企业在针对人才展开培养时,进行深度、高质量合作,让中职院校内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联合为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关注受教育学生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以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和目标的现代化专业人才培养形式,也是现阶段中职学校为满足时代以及企业发展要求开展的一种教育方式。依据这一方式可确保人才能够与机电行业工作内容相适应,保证现代化、科技化、自动化产业能够拥有充足、综合能力优异的人才。

1 现代学徒制简述

现代学徒制就是培养与企业发展相适应人才,凸显对象主要是企业、教师以及学生三者间的合作与交流,利用这种学徒制的教学方式,可保证学生在毕业时与企业展开无缝衔接,实现“毕业即就业”的中职机电教学目标。从新时代教育环境来看,生产能力正在全面提高,大型生产企业的工作方式得到有效改善,生产环境以及制造业发展环境出现极大转变,难免会影响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就业[1]。这也使得传统中职机电各种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要求,而利用学徒制就可充分对职业教育方式进行更新,让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情况得到缓解[2]。

2 中职机电教学中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重要意义

从改革开放至今,工学、校企结合教学一直都是我国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出大量、涉及各个行业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我国经济以及各个行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2.1 让理论与实践结合,满足多元化教学要求

传统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开展更加倾向于“教师教、学生听”,教学中存在理论课程过于碎片化,实训课程与理论知识脱节等现象,并且传统实训课程落实中,大多都属于验证性实践教学,与创新有关实践教学较少,实训内容与真正生产和制造现场无法贴合。借助阐教融合,构建一个实践与理论一体化教学流程,制定核心专业教学课程,邀请专业工程师与学校骨干教师合作构建一个优异教学团队,共同承担学校内专业知识教学任务。学生专业技能学习以及实训课程,大部分都是在与企业一线生产环境相似的实训室内落实,有着较为明显效果。第一,将模块化任务当做重点和导向,推动理论以及实训教学有机融合,可真正改善中职机电教育现状和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做到“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第二,来自一线工程师能够把同步、实时的专业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引入到中职实训课程中,保证技能训练可以与各个就业岗位有机融合[3]。第三,利用实训环境可让中职学生将自身角色从学徒转变成为职业人员,让学生在实习以及企业工作中可以快速适应、进入到岗位当中,与企业招人、用人要求相符合。

2.2 综合素养、技能培养共同开展

在当前市场发展中对于人才要求更加严格,不仅需要人才拥有较强技术技能,还需要人才具备优异的素养,国家对于人才素养培养也提出更多指导思想,如“职业精神、立德树人”等,对职业教学定位以及核心任务要求更加精准,必须要中职学校重视和关注学生自身具备的职业素养。而机电在一体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索现代学徒制在“产教”全面融合下使用模式,可以形成一种将职业素养培养当做重点和人才培养观念,将培养和教育实用、管用的人才全面落实到机电教学当中,重点突出学生具备的能力以及培养质量,积极开展“以赛促学”等各种人才教学手段,可充分实现“德育技能双修”教学目标,让学生可以在高效技能学习当中拥有更加优异职业、道德素养[4]。

2.3 让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精准

中职学校设立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目标是影响办学效果根本性问题,其对于中职学校教学规划、选取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流程等有着决定性影响。学徒制“产教”融合教学核心和根本目的就在于让中职学校教学与经济发展要求能够充分契合,表现在学生毕业后自身能力可以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符合[5]。利用这种教学培养模式,中职院校可以充分探索培养机制、理念等各个因素,明确机电专业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将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共同发展当做基础,面向制造业、使用业以及机电一体化产品销售的单位和平台展开培养,把推动学生掌握适应现代企业的机械技术、检测技术、创新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当做培养目标和定位。通过明确机电定位和培养目标,可让人才培养有着具体化和精准化特征,让人才与专业教学目标高度结合,这种目标也更加符合家长、社会以及学校对于人才期望,能够让人才培养更加全面和广泛。

3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机电专业教学开展策略

3.1 将企业元素融入到新生入学教学中

传统中职学校入学教育方式,大部分都是向学生介绍专业内容、知识、学校内部各项制度以及学习要求等。可尝试将学徒制融入到这一环节当中,并将入学教学划分为企业调研参观、制度讲解以及校情传达等几个部分,首先,企业调研参观,将中职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与企业有机结合,针对企业的用工方面、生产方面的各种要求进行介绍,以此来让学生形成“我应该干什么”的认识。其次,制度介绍,针对学校以及企业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了解保证自己发展目标顺利落实的基础和重点[6]。最后,校情教育,主要就是讲解学校机电课程教学情况和内容,让学生明白自身在学校可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3.2 结合企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以及学生培养方案是保证机电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实施、维护机电教学质量让教学目标稳定落实点的重要文件,科学针对教学和培养计划进行设计,决定着教学过程以及最终落实质量。这也就需要机电专业充分与有关企业合作,结合学徒制模式和理论,开发和制定一个优异的教学、人才培养计划。机电专业主要包含专业技能、基础知识传达两个方面,无论是专业技能制定还是课程计划都需要从这两个层面进行,机电专业教师可以当结合这两个层面针对企业进行调查和研究,明确数控技术、维修技术、PLC 技术、电子设备调试和安装等内容和课程发展方向,重新构建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例如:数控加工企业需要从业人员对于企业管理知识有一定程度了解,熟练的操作和掌握数控车床,独立完成控制产品质量要求,加工各种零部件,学校或者教师就可结合专业要求在过往机电课程基础上增加专业知识、核心技能培训课程,专业模块可以由学校、企业两者合作来制定专业计划,由学校进行教学,企业结合岗位要求和生产要求挑选中职学校内容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内容,学校教师来将企业挑选的基础知识、技能纳入到机电教学当中。

3.3 深化校企合作方式

要想保证学徒制优势得到发挥,就必须要展开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共建模式。

(1)校企轮换培养方式

主要就是合理划分专业知识,划分成为专业技能、岗位技能两个层面,专业技能通过学校实训教学来开展,岗位技能教学需要由学校内部企业导师进行,让学生可以提高对岗位的认知与了解,学生跟岗时期需要由学校导师、企业师傅传递相关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岗位当做获取更加充沛技能。同时,在实际开展中,可以进行“校企替换”教学,即学生在学校学习1年基础知识后,针对学校实训场所、企业岗位展开轮换教学,岗位培训和基地教学个半年。

(2)“校办工厂”产教有机融合模式

主要就是依据区域机电人才要求,适当开放学校部分研究场地、设备,鼓励学校和教师将企业订单零件和产品方式引进到课程当中进行教学,开启学校内部学生勤工俭学,以此来保证学生的眼界可以得到开拓。

(3)引入教学名师

即在机电教学中积极邀请教学名师、企业专家在学校开展“名师教学”活动,将企业一线的加工、生产知识和技能带入到学校内容,把社会生产技能植入到专业机电技能学习当中,以此来让学生做到将理论、实践相融合。

(4)开展情景化教学,创设实践教学场景

在学徒制的背景下中职机电教学不再是过往“闭门造车”的形式,其要求学校必须与企业展开密切的沟通、深层次合作。所以,为积极将现代学徒制教学方式融入到机电专业当中,可以在机电教学中全方位实施“引进来”的教学策略,创设一个与生产任务相符合的教学场景,引进区域内与机电专业有关的企业,与企业一起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中心”,并在这一教学中心建设逼真-仿真-全真的机电专业教学体系,以此来摆脱过往验证性、被动性实践、实验教学流程,形成一个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和重点的教学机制。

具体开展中,学校可结合实践教学中心来构建一个与企业生产有关教学环境,利用集成架构将中职机电专业涉及到的各种控制对象全面整合,例如:结合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转控制、反转控制以及三相异步电动机制动、机床电路控制等各个与工业制造有关的内容,依据这些内容再现企业场景,让学生掌握过程控制、运动控制、顺序控制等核心能力与技术。同时,要结合合作企业内部工业结构、以太网结构,让学生学习和掌握PLC 等自动化组网知识,针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教学时让学生获取设计、选用、配置以及调试等工业生产必要能力。在创设与机电专业知识有关实践情境时,需要密切结合前期所制定的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将课堂与工业场景相结合,保证专业实践技能、知识可以无缝衔接与结合。

(5)实行科学管理

实行多元化管理,针对学校内部学生和学徒分别进行管理。一是学校学生管理,大部分学生在校的每一次进步、收获或者付出在短时间内并不会获取相对应回报,这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坚持有负面影响。需要学校充分结合现代学徒制,来对学校管控模式进行改革[7]。在机电理论知识考核、技能比赛以及其他活动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个人,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并让学生自主合作、管理班组,让学生逐渐形成纪律、责任、大局等各项意识。二是学徒管理,由于机电岗位有着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在前往企业进行实习、成为学徒时需要进行一段时间岗前强化训练。例如:要求学生按照企业生产时间调整个人作息时间,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制度,每周结束后上交实习总结、心得,实习结束后依据标准总结学徒时期经验和收获。同时,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期结合自身就业目标,考取第三方职业证书,对于不按照管理标准开展的学生,与其家长沟通多角度进行教育。

(6)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

考核机制建设,需要教师结合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建设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扩展考核渠道,利用操作、实践来评断学徒专业知识获取情况。例如:教师可与企业合作形成跟踪考核方式,如在学习数字时钟电路仿真、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学校完成自己设计方案,利用拍照方式将方案上传到“学习通、教学群”当中,由企业导师和管理人员、学校教师针对学生设计情况进行考核、打分,最终由教师根据双方打分情况为学生提供过程评价,并整合不同学生获得的打分数据,以此来让学生明确自身实践专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机电专业学生后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成绩十分优异的毕业生可以获取企业更加广泛的关注,拥有优先的录用机会。在学期结束考核结果认定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每个学期得分和考核得分进行复核、认定,由教师、企业导师以及学生领导来利用微信、qq、电话等方式对学生得分进行核实,以此来确保得分有着较为优异的可信度、稳定性。

4 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给企业、学校带来巨大的合作以及发展空间,需要学校从机电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情况出发,重点掌握学徒制教学在机电专业中实施的必要性和价值,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和互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落实“引进来”教学措施,结合企业生产情况构建一个情景化教学场景,形成校企合作共赢、互相协调帮助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机电实训中职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