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莺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 (天津 300270)
内容提要: 人工智能的进步对社会的许多方面(包括医学)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目前在医学影像方面显现出一种改变当前临床诊断流程的潜力。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图像分析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医生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影像科医师的重复简单工作并降低人为错误,减轻大型医院医生的负担;另一方面,这些技术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偏远地区,提高当地的图像诊断水平。
人工智能是研究、并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科技飞速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成果,人工智能的进步对社会的许多方面,包括医学,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影响着行业原本存在方式[1-3]。人工智能目前在健康领域不断渗透,对放射影像学的影响尤其巨大,大多数放射影像数据存储在电脑上,有超过90%的数据来自于医学影像。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影像数据量大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如X射线、CT、MRI、超声、病理等[3-5]。随着人工神经网络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辅助诊断(CAD)软件的开放应用,人工智能开始逐渐整合到放射科日常工作流程中,目前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对于肿瘤影像运用比较成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医学影像转化为可挖掘的数据,挖掘海量的定量肿瘤影像特征,实现临床辅助决策[6,7]。
在肺癌的治疗中,早期发现和诊断一直是关键,随着肺癌发病率的增加,一种灵敏、准确的诊断方法不仅是临床医生使用的重要工具,也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大数据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导致了肺部亚实性结节人工智能系统的普及,肺结节检测是人工智能在心胸放射学中最普遍的应用,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检测肺结节的特征来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8]。有研究认为,肺结节影像人工智能技术检测出的结节多为直径<5mm及5mm~10mm的结节、实性及磨玻璃密度结节,对于发现5mm以上磨玻璃结节、钙化结节及0~3mm的微小结节筛查方面,以及对于亚实性结节和不同位置的结节,人工智能的检出率均高于影像医师[9,10]。影像组学作为人工智能中机器学习的一种方法,在肺癌中的研究是开始最早、进行最广泛,且成果较多的研究应用,可用于肿瘤分期、病理分型、肺癌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等多个方面[11]。
乳腺癌影像学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多样化,为放射科医生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多种多样的诊断工具,人工智能结合图像特异性发现疾病的基因组、病理和临床特征,在乳腺癌中正变得越来越有价值[12]。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人工智能系统主要集中于乳腺钼靶X射线影像的分析和研究,目前广泛应用于X射线摄影对乳腺癌的筛查,对MRI、超声和数字乳腺断层摄影的研究相对较少,X射线摄影对微钙化灶的检出率较高,对肿块的检出率会受腺体密度的影响,尚不能取代视觉成像评估[13,14]。李欣等[15]研究显示,人工智能检测系统对肿块、乳腺内淋巴结、环形钙化、圆形钙化、粗糙钙化的检测敏感度分别达到76.4%,71.2%,75.0%83.1%,和64.9%,其中乳腺内淋巴结的检测效果最好。
人工智能通过对正常及异常的前列腺图像进行深度学习,更快的对前列腺肿瘤进行诊断。在前列腺癌的影像中,人工智能在执行3个主要临床任务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包括前列腺癌的检测、表征(肿瘤和器官的分割、诊断和分期、预后和结果预测等)和监视[16]。
人工智能目前多应用于头颅MRI,多用监督深度学习法,计算机经反复多次试错、择优,形成对图像的预测模型,然后再经多次验证优化,形成初步可预测医学图像的模型,周良辅[17]院士团队研究认为人工智能为脑胶质瘤医师精确诊疗的好助手。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的头号杀手,近年来心血管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影像数据,合理地应用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大大缩短检查时间,减少心脏影像图像重建时间,准确快速地进行图像分割与计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还能够在疾病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8]。机器学习模式已用于心血管影像的特征提取和标注。例如,机器学习可以自动识别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病灶。应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病灶自动定位进行了改进,结合多个定量几何指标和形状特征(包括狭窄程度、最小管腔直径、偏心指数等)得到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95%、94%[19]。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图像分析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帮助放射科医生通过快速分析图像和数据登记,提高医生的效率和准确性,增强质量控制和保证,一方面可以帮助培训放射科医生,帮助住院医生和顾问医生完成临床工作[20]。另一方面,这些技术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偏远地区,提高当地的图像诊断水平。总之,尽管在临床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影像技术还面临各种困难,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研究仍然顺应了智能医学的发展方向[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