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固位种植修复技术在牙列缺损中应用

2021-04-02 03:55曾亚男凤城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凤城1181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20期
关键词:基台菌斑指数固位

曾亚男 凤城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辽宁 凤城 1181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总结本科室采用螺丝固位种植修复技术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口腔科收治并应用螺丝固位种植修复技术治疗牙列缺损患者210例,共计缺损240颗,其中后牙缺损共计188颗,前牙缺损52颗,所有患者均为单冠修复。治疗后电话随访1年,记录并整理所有患者种植术后种植体留存、边缘骨吸收总量、改良菌斑指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所有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经患者复诊及电话跟踪随访记录,210例患者共计240颗种植体,均为留存状态,留存率达100%,且种植后12个月内患者能够正常咀嚼咬合,外形良好,患者对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半年、1年时近中远侧骨吸收量为(0.56±0.18)mm、(1.16±0.33)mm,总体不高于2mm。改良菌斑指数半年时(0.85±0.71),1年时为(0.83±0.70),相对于基线期(0.82±0.58)尽管种植术后有所增加,但在有效的健康宣教及日常口腔护理干预下患者逐渐趋于稳定,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所选患者中术后出现2例患者崩瓷,经后期修复后恢复功能。未见CAD/CAM个性化基台机械性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3%。结论:螺丝固位种植修复技术纠正牙列缺损,疗效确切,术后边缘骨吸收量及改良菌斑指数良好,且崩瓷及CAD/CAM个性化基台机械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且出现崩瓷现象后随时方便取下修复。

牙列缺损是口腔科常见疾病之一,以中老年患者为主,但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逐步出现年轻化趋势发展。传统治疗多以义齿修复为主,但存在固定不良,咬合咀嚼功能不佳的弊端,种植修复技术目前趋于完善,被广泛应用于牙列缺损治疗中,其优势在于应用时更为舒适,美观,且较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咀嚼能力及美观度,种植技术过去多采用粘结固位[1]。但随着技术进步数字化及个性化精准植入螺丝固位修复技术受到更多的认可。本文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口腔科收治并应用螺丝固位种植修复技术治疗牙列缺损患者,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牙列缺损患者210例,共计缺损240颗,其中后牙缺损共计188颗,前牙缺损52颗,所有患者均为单冠修复。入选210例患者中男性120例,女性90例,年龄19~64岁,平均(38.42±10.64)岁。纳入标准[2]:①无牙周疾病或经治疗后牙周情况良好;②牙周软组织形态良好,具备种植牙条件;③依从性良好,能够配合治疗及后期随访;④无严重的其他组织器官疾病;⑤具有一定经济基础。排除标准[3]:①合并甲亢等能够引起钙磷吸引异常的疾病;②存在糖尿病等影响愈合的疾病,存在其他重要心脑血管疾病不能耐受种植治疗者。

1.2 方法

术前完善CT检查了解缺损部位牙槽骨含量及骨密度,知晓缺失牙近远中距离,评估牙槽组织基本情况,制备模型研究与对颌牙相对位置关系、牙槽嵴倾斜度等,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种植时调整治疗椅,清洁患者口腔,常规铺设消毒巾,阿替卡因局麻后牙槽嵴顶做T形切口,翻瓣充分暴露术野。修整牙槽嵴,定位标示杆进行定位及导向。根据骨密度确定扩孔直径,一般不超过种植体直径。潜入式植入Straumann系统纯钛种植体,调整骨量,术后常规覆盖螺帽,缝合,抗炎,阵痛治疗,7~10d后拆线。术后3~6个月评估种植体位置及骨边缘高度等,满意后应用CAD/CAM技术修复。

1.3 观察指标

通过复诊及电话随访记录并整理患者种植体留存、边缘骨吸收总量、改良菌斑指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经患者复诊及电话跟踪随访记录,210例患者共计240颗种植体,均为留存状态,留存率达100%,且种植后12个月内患者能够正常咀嚼咬合,外形良好,患者对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半年、1年时近中远侧骨吸收量为(0.56±0.18)mm、(1.16±0.33)mm,总体不高于2mm。改良菌斑指数半年时(0.85±0.71),1年时为(0.83±0.70),相对于基线期(0.82±0.58)尽管种植术后有所增加,但在有效的健康宣教及日常口腔护理干预下患者逐渐趋于稳定,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所选患者中术后出现2例患者崩瓷,经后期修复后恢复功能。未见CAD/CAM个性化基台机械性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3%。

3.讨论

种植牙修复体中固位方式主要为螺丝固位及粘接固位两种,二者在种植成功率、留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具体选择尚无统一定论。研究指出[4]粘接固位具有价格低廉,制作简单,修复体固位力高及咬合负载应力均衡等多方面优点,但存在牙周及牙龈周围炎疾病发病率高,摘取不方便等缺点。而螺丝固位种植修复技术较好地弥补了上述缺点,不过同样存在价高、连接处可能出现松动或断裂等,且各组件中因为松动或断裂容易形成空隙,给细菌提供了生存空间,这也是部分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

分析指出,感染、螺丝加固力度等是牙槽骨吸收并引起种植体断裂的重要因素之一。作者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发现,精准制作印模可以保证基台位置固定,针对患者口腔情况不同,分别选择对应的螺丝并加固,可以明显改善机械故障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指出,合适的冠根比例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具有较大影响,当冠根比值较高时更容易出现周围骨吸收的情况,只有当冠根比值小于1或者起码控制在1~2之间时,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周围骨吸收的发生率[3]。作者在临床诊治牙列缺失患者时,将冠根比值控制在1~1.5之内,在CAD/CAM技术前提下制作个性化基台,结果种植体各组件应力分布良好,疗效颇佳。因此CAD/CAM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牙列缺损区域具备制作个性化基台的条件,有助于保障牙龈周围组织的健康,同时能较大程度的保持美观。

骨结合是评价种植体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而种植体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引起骨吸收是影响种植体的远期预后和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口腔内固有微生物通过唾沫流到牙周袋及种植体各组件中的缝隙,进而形成菌斑并最终形成牙周炎,而因为螺丝固位体多用于修复较深的龈沟,因此更容易引起专性厌氧的具核梭杆菌生长。报道指出,相对于基线期、术后mPLI尽管伴随时间缓慢增长,但如果给予良好的口腔清洁1年内可逐渐趋于稳定状态[4]。因此,螺丝固位修复体所引起的牙周炎总体是可控能控的。

本文回顾分析本科室收治并应用螺丝固位种植修复技术治疗牙列缺损患者210例,共计缺损240颗,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螺丝固位种植修复技术纠正牙列缺损,疗效确切,术后边缘骨吸收量及改良菌斑指数良好,且崩瓷及CAD/CAM个性化基台机械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且出现崩瓷现象后随时方便取下修复。

猜你喜欢
基台菌斑指数固位
不同修复基台经循环加载后的扭矩丧失和基台沉降
45例种植体基台螺丝失能情况回顾分析*
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与螺丝固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种植固定修复中基台机械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益肾坚骨汤配合米诺环素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延续性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刷牙情况的影响
种植修复基台的选择
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边缘设计对内冠适合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