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烨彤 刘 燊 汪 琛 沈 洁 曹斐臻 王秀娟 徐 强 张 林***
(1.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宁波 31521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合肥 230022)
面孔吸引力(facial attractiveness)是目标面孔所诱发的一种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以及驱使个体产生接近意愿的程度(Rhodes,2006),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影响政治选举(Stockemer & Praino,2017)、金钱决策获利(Ma,Hu,Jiang,& Meng,2015)等。因此面孔吸引力长期备受关注。
在研究早期,学者们主要关注面孔的构型特征(如平均化、对称性、性别二态性等)对面孔吸引力评价的影响(马华维,俞琴燕,陈浩,2007)。随着技术的发展,学界开始采用事件相关电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手段研究面孔吸引力加工所涉及的认知神经机制。例如,相比于低吸引力面孔,高吸引力面孔诱发了更大的早期负成分EPN(early posterior negativity)和晚期正成分LPC(late positive component;Rellecke,Bakirtas,Sommer,& Schacht,2011);相比于低吸引力面孔,高吸引力面孔诱发了更活跃的眶额皮质(orbitofrontal cortex,OFC)活动(Bray & O’Doherty,2007)。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者们发现面孔吸引力评价不仅受面孔构型特征的影响,还受社会信息的影响(张林,李玥,刘燊,谭群,徐强,杨亚平,2016;Zhang,Kong,Zhong,& Kou,2014)。例如,当赋予面孔积极社会评价时,观察者对面孔吸引力的评价会提升(Zhang,Kong,Zhong,& Kou,2014);热情信息可以显著提高女性化的女性面孔吸引力评分,能力信息可以显著提高男性化的面孔吸引力评分,并由此推测面孔吸引力评价中存在基于构型线索的自下而上加工和基于社会评价线索的自上而下加工的双路径(Wang,Liu,Han,Gan,Li,Xu,& Zhang,2020)。随后,学者们开始关注社会信息对面孔吸引力评价的影响及其机制。例如,熟悉面孔的特质通过两条路径影响相似面孔吸引力评价:其一,熟悉面孔的积极特质使熟悉面孔更有吸引力,进而导致相似面孔也更有吸引力;其二,熟悉面孔的积极特质使相似面孔的特质更加积极,进而导致相似面孔吸引力评价提升(韩尚锋,李玥,刘燊,徐强,谭群,张林,2018);积极的社会信息与高吸引力面孔相匹配会诱发更大的EPN,表明社会信息调节了早期的神经活动(Thiruchselvam,Harper,& Homer,2016)。但以上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陌生面孔吸引力,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往往涉及长期的社会互动。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当面孔重复呈现时,高吸引力面孔的评价会提升并诱发更小的N170和更大的LPP,中等吸引力面孔的评价也会提升并诱发更大的EPN(Han,Liu,Gan,Xu,Xu,Luo,& Zhang,2020)。
随着可视化技术的日益成熟,科学知识图谱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展现知识结构、探索研究热点、挖掘研究主题以及构建演化规则,已经成为学者研究领域动态和发展趋势的主要知识发现工具。然而,在面孔吸引力领域还尚未发现研究热点和主题演化的相关文献。因此,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结合知识图谱方法对面孔吸引力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深入挖掘面孔吸引力研究领域的热点,梳理面孔吸引力研究的发展脉络,明确面孔吸引力研究领域的主题演化路径,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SSCI和SCI引文检索文献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获取文献数据信息,时间为2020年3月5日。分别以“面孔吸引力”、“面孔审美”、“面孔偏好”、“面孔美”和“facial attractiveness”、“facial preference”、“facial beauty”作为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检索的主题词;发表时间限定为1900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中文文献类型限定为已出版的期刊论文,英文文献类型限定为“Article”、“Proceedings Paper”和“Review”,分别获得82篇和2186篇中英文文献数据。
参照Vošner等人(2016)以及颜志强等人(2019)的做法,借助Python(Version 3.6.6)编写文本处理程序提取文献中作者、年份、关键词、杂志等信息,以便后续的文献计量分析。为保证文献信息的匹配,本研究剔除了缺失关键词、扩展关键词或者重复出现的文献,最终获得1532篇有效英文文献。此外,本研究还使用VOSviewer(Version 1.6.13)对中英文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
中英文文献年度发文量、引文量以及发文量趋势的拟合方程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中英文文献的发文量总体均呈指数型增长,表明面孔吸引力研究一直受到学界持续的密切关注。对于年度引文量,82篇中文文献在2006至2019年间被引294次,篇均被引8.59次;1532篇英文文献在1990至2019年间被引54841次,篇均被引36.48次。在本研究检索的结果中,最早的中文文献发表于2006年(陈桄,朱皕,2006),迄今被下载905次,被引7次(中国知网);最早的英文文献发表于1990年(Lovius,Jones,Pospisil,Reid,Slade,& Wynne,1990),迄今被引27次(Web of Science)和48次(Google Scholar)。
图1 中文文献年度发文量、被引量和发文量趋势
图2 英文文献年度被引量、发文量和发文量趋势
经检索,中英文文献分别涉及222和3472个关键词。本文分析了中英文文献中高频关键词随年份的词频变化(见图3和图4)。相较于中文高频关键词,英文高频关键词在年份上的分布更加均衡。总体而言,面孔吸引力研究近年来仍主要关注“面孔吸引力(facial attractiveness)”和“面孔(face)”本身。此外,“吸引力面孔的三大特征(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attractiveness faces)”和“性别差异(sex difference)”也是面孔吸引力研究持续关注的主题。
注:“*”表示合并关键词,下同。图3 中文文献高频关键词表
图4 英文文献高频关键词表
图5 中文文献关键词的共现网络
图6 英文文献关键词的共现网络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VOSviewer绘制中英文文献关键词的共现网络(见图5和图6)。其中,中文文献关键词的共现网络有九种颜色代表的不同聚类,但这些聚类都不太明显。其中,由“性别差异”所代表的红色聚类和由“面孔偏好”所代表的深黄色聚类联系紧密,两者表征着基于面孔的择偶偏好及其差异研究;由“眼动”所代表的灰色聚类联系了包括由“注意偏向”所代表的淡紫色聚类、由“面孔”所代表的橙色聚类、由“性别二态性线索”所代表的绿色聚类、由“卡通面孔”所代表的深蓝色聚类、由“吸引力”所代表的紫色聚类和由“性别二态性”所代表的淡蓝色聚类,表明眼动技术是这六种聚类中都会使用到的技术,这些聚类共同表征着基于眼动技术的面孔偏好研究。其他颜色的聚类由于较为分散、所涉及的主题关联度不高,故不作过多分析。
英文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中主要有九种聚类,具有代表性的聚类信息如下:红色的聚类由“face”代表,该聚类考察面孔吸引力及其神经机制;绿色的聚类由“beauty”代表,该聚类将面孔吸引力与审美进行结合;深蓝色的聚类由“physical attractiveness”代表,该聚类是从面孔本身的构型特征的角度去研究面孔吸引力;黄色的聚类由“masculinity”代表,该聚类将面孔吸引力与人类生存繁衍进行结合;紫色的聚类由“health”代表,该聚类从进化视角考察面孔吸引力研究;淡蓝色的聚类由“face perception”代表,该聚类将面孔吸引力放置于面孔知觉的框架下进行研究;橙色的聚类由“menstrual cycle”代表,该聚类关注生理因素对面孔吸引力判断的影响;褐色的聚类由“gender”代表,该聚类关注面孔吸引力判断的性别差异;紫粉色由“sexual selection”代表,该聚类将面孔吸引力放置于性选择的框架下进行研究。相比于中文文献,英文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中的聚类较为明显且联系紧密,表明面孔吸引力的英文研究较为成熟且主题清晰。
本研究采用VOSviewer从文献的标题和摘要中提取主题词(共现次数大于20),考察面孔吸引力研究主题的变迁情况(见图7)。其中,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研究主题所出现的平均年份,反映了特定主题在该领域出现的时间特征,便于突出研究主题的持续性(Vošner,Kokol,Bobek,Železnik,& Završnik,2016;李杰,李生才,冯长根,2019;曾利,李自力,李洋,2020)。进一步将不同的主题进行归类并划分为不同的时间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面孔吸引力研究的主题变迁(见图8)。由图8可知,面孔吸引力的研究大致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阶段一以研究面孔构型本身的因素对面孔吸引力评价的影响为主(Baudouin & Tiberghien,2004;Gangestad,Thornhill,& Yeo,1994;Hume & Montgomerie,2001),包括面孔不对称性(facial asymmetry)、平均面孔(average face)等,表明早期的研究主要从构型特征上找寻美的规律;阶段二以研究个体的生理因素对面孔吸引力评价的影响为主(Little & Jones,2012;Pipitone & Gallup,2008;Roney,Simmons,& Gray,2011),包括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睾丸酮(testosterone)、黄体素(luteal)等,研究热点从审美的稳定性过渡到审美的差异性,无论是观察者还是面孔所有者的生理状态都可能导致面孔吸引力评价的波动变化;阶段三以研究在择偶情境中基于高吸引力面孔所进行的决策为主(Morgan & Kisley,2014;Perilloux,Cloud,& Buss,2013;Quist,DeBruine,Little,& Jones,2012),包括短期关系(short-term relationship)、择偶(choice)等,研究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进化心理学的作用,并逐渐关注面孔吸引力在特定情境以及社会决策中的价值;阶段四以研究面孔吸引力所涉及的认知神经机制为主,如考察男性在观看有吸引力的面孔时所激活的脑区和诱发的脑电成分(Ma,Hu,Jiang,& Meng,2015;Ueno,Ito,Kawasaki,Kawachi,Murakami,Sakai,Iijima,Matsue,& Fujii,2014;Yu,Zhou,& Zhou,2013),包括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等,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为深入挖掘面孔吸引力加工的神经基础提供了可能;阶段五考察在社会互动情境中面孔吸引力所发挥的作用、关注面孔社会知觉的构成要素(如信任度、支配度等)和研究面孔审美的过程(从审丑到审美;刘燊,韩尚锋,王秀娟,李婉悦,甘烨彤,徐强,张林,2020;王秀娟,王娜,韩尚锋,刘燊,张林,2018;Calvo,Gutiérrez-García,& Beltrán,2018;Stróžak & Zielińska,2019;Wang,Liu,Han,Gan,Li,Xu,& Zhang,2020),包括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审美(aesthetic)、可信度(trustworthiness)等,随着心理学越来越重视人与社会的交互(贾海波,梁君英,杨持光,沈模卫,2019),面孔吸引力研究也从特定的择偶情境转化为更为广泛的社会情境。
图7 面孔吸引力研究主题分布
图8 面孔吸引力研究主题变迁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全面分析了面孔吸引力研究的进展并展望,获得如下主要结论:第一,近期更加注重将吸引力面孔作为线索放置于社会互动情境之中并探索相应的神经机制以及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特质;第二,近三十年该领域的主题从以研究面孔构型本身的因素(如浮动不对称性、平均化等)对面孔吸引力评价的影响为主变迁到以考察在社会互动情境中面孔吸引力所发挥的作用、关注面孔社会知觉的构成要素(如信任度、支配度等)和研究面孔审美的过程(从审丑到审美)为主。
综合关键词以及主题变迁的分析,本文对未来方向提出了几点展望:第一,在社会互动情境中考察面孔所有者在评价自身面孔吸引力时的脑活动与观察者评价该面孔吸引力时的脑活动是否同步/一致。近年来,脑际认知同步是一个热门话题(Shamay-Tsoory & Mendelsohn,2019),有助于推动社会互动下面孔吸引力加工的研究,然而还尚未有研究在脑际认知同步框架下对其进行探索;第二,探索“面孔审美”和“面孔审丑”是否是某一“连续体”的两端。有研究发现,通过将低/无吸引力面孔旋转一定的角度可提升个体对其的吸引力评分(Stróžak & Zielińska,2019),面孔的美和丑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值得深入探索;第三,构建基于面孔社会知觉的面孔吸引力理论模型。目前面孔吸引力研究的理论主要有进化心理学背景下的配偶品质假设(Rhodes,Simmons,& Peters,2005)、认知心理学背景下的认知加工假设(Rhodes,2006)、社会心理学背景下的社会化与社会期望理论(Langlois,Bigbee,& Jensen,1986)等,然而这些理论是否能统合到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论中尚未可知,且面孔吸引力领域目前还没有公认的理论模型,这些都需要未来的研究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