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农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开始融入生态元素。农村生态旅游不仅能够带动农村地区的产业升级转型,也能够保护农村地区原始的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以苏州市通安镇树山村为例,对树山村开发农村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SWOT分析,给出其发展农村生态旅游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苏南地区农村生态旅游的合理规划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生态旅游;树山村;SWOT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4-0127-03
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决策,并且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发展农村旅游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及,各地在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开始注重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维护。农村建设规划中生态元素的日益凸显,不仅提高了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也使得农村所蕴藏的丰富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得以保存发展。
一、苏州通安镇树山村概况
树山村是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下的一个村落,位于大阳山北麓,整个村庄坐落在大阳山、鸡笼山和树山的环抱之内,占地总面积5.2平方公里,现有农户470余户共1 600余人,分散在15个自然村中。树山村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风貌,同时也蕴藏了较多的文化古迹,是一个历史悠久、乡风淳厚的典型江南水乡。近年来树山村以建设特色田园乡村为发展目标,以“树山三宝”和“最美田园乡村”为特色和品牌,不断优化自身生态农业布局,进一步开拓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和养生乐活三位一体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优美的新农村和谐发展之路。
二、树山村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一)树山村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Strength)分析
1.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树山村位于苏州高新区通安镇,地处苏州市的东北方向,大阳山北麓,东接姑苏古城,西邻浩瀚太湖,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树山村村内多条公路贯穿而过,村外也有3条公路环绕包围,交通非常便捷。另外,树山交通枢纽工程的投入运行嫁接起了树山村通往通安老镇的快速通道,增强了树山村景区的对外辐射服务能力。树山村的15个自然村都坐落在连绵的山丘之间,山林植被覆盖率极高,村内山林景观规划均参照植物成熟时期进行,极佳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树山丰富的物产。
2.文化底蘊深厚,人文内涵独特。树山的文化古迹遍布山林,大石山的秀美森郁和云泉寺的晨钟暮鼓吸引了大批游人。树山村整合了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在提升村庄旅游内涵上进行积极创新,将文化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设立了介石书院,重现了文人学者评鉴交流的场景,为树山村打造了一个独树一帜的文化艺术创作聚集地。介石书院的设立不仅集中展现了树山村特色的地域文化,让游客体会到另一番江南风韵,还有效带动了树山村的文化旅游消费,提高了村内经济收入。
3.政策优势明显,政府扶持帮助。江苏省发改委、旅游局等14个部门共同制定颁布的《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指引(2018—2020年)》突出强调要以“水韵江苏秀美乡村”为发展主题,整合现有的乡村资源,推动新形势下江苏省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通安镇政府就树山村的规划建设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部署,成立了树山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政府各部门细化分工,明确职责,同时通安镇政府也邀请了苏州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制定了《树山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规划》,共同建设生态美丽宜居新乡村。
(二)树山村发展生态旅游的劣势(Weakness)分析
1.旅游项目建设重复,层次深度不够。树山村农村生态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观光、餐饮、住宿和采摘这四个休闲娱乐阶段,仍然逃不掉春天赏花、秋天摘果的僵硬路子。另外,树山村内出现了盲目跟风模仿城市商业模式的现象,现代化店面的入驻在极大程度上破坏了乡村的传统风貌。与此同时,江南水乡特色展示也只停留在了建筑景观开发上,介石书院只不过是当地村民的图书馆,在对外展示苏州文化方面,树山村没有真正挖掘出具有文化底蕴的旅游项目。
2.优秀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薄弱。树山生态旅游区即使处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带,长期以来还是难以吸引广大具有专业技术的高校人才前往农村旅游区就业,农村旅游的建设缺乏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在树山村内农家乐主要还是依托于个体经营,村民们没有受过专门的经营管理培训,所开办的休闲农业只停留在对原始农业资源的利用上,导致树山村乡村旅游的市场覆盖率难以取得突破。另外,村民的服务意识淡薄,一些农家乐内部的环境卫生也无法得到保证,难以为游客带来舒适健康的消费体验。
3.旅游产业链条狭窄,资源浪费严重。树山村旅游产业链条短,依托于传统种养产业且主要以村内农民的自办为主,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差异不明显,杨梅等水果产业以及乡村民宿产业在无锡、常州的其他休闲农业园区也都有发展。树山村在生态旅游园区内开展的旅游项目围绕“体验乡村生活”为主的农村旅游活动,旅游旺季时游客大量涌入,村内的旅游设施和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但是淡季到来时游客并不经常前来游玩,生态旅游区的项目和设施的闲置,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三)树山村发展生态旅游的机遇(Opportunity)分析
1.政企联合经营,开创城乡协同发展新路。树山村所在的通安镇原本是一个以开山采石为主的偏远乡镇。为了改变城乡一体化发展缓慢的局面,通安镇政府从2006年开始正式与苏州高新区经济发展集团开展合作,由企业来负责城乡一体化项目建设以及招商引资工作,大力改善树山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政企合作共同扶持当地的农业发展及乡村建设,既能够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活力,又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有助于树山村走出一条能够实现农民增收的城乡协同发展新路。
2.苏南经济发达,农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如今已经成为江苏乃至全国经济的领跑者。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苏州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两聚一高”的建设目标,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居民开始对休闲农业消费产生需求。在城市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影响之下,人们对淳朴休闲的乡村生活以及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产生了向往,从而激发出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
3.多元活动引流,激发树山农村发展活力。随着旅游公司的强势加盟,树山村的项目资源得以优化整合,旅游项目开发进程加快,旅游公司围绕梨花和温泉这两大亮点,为树山村特别设计了“梨花旅游文化节”和“温泉养生季”这两大特色活动。在此基础上树山村还举办了“艺术温暖乡村”活动,将艺术和文化主题融入其中,推出了艺术论坛、摄影作品展览等主题活动。多种多样的活动和特色节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树山村的知名度,不仅激发了树山村的活力,还有助于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
(四)树山村发展生态旅游的挑战(Threat)分析
1.游客过量涌入,景区承载量趋于饱和。随着我国农村休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旅游消费潜力急剧释放,为了满足越来越多游客的旅行需求,农村生态景区在进行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一味追求规模和数量,容易出现一些超出景区承载能力的建设项目。2019年全年树山村的游客数量超过了百万,游客数量的过度饱导致景区内停车位不够、交通拥堵等现象频繁发生,不仅不利于农村生态景区的管理和秩序维护,对农村内部的生态环境也容易造成负面影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2.替代产品威胁,农业产品特点不明显。树山村的旅游项目以农家乐和农庄休闲为主,村民们直接利用当地的房屋资源进行布置,对农产品进行粗加工来满足城市游客的需要。然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实施,新兴民宿开始逐渐在农村旅游市场上流行起来,逐渐替代了农家乐原有的地位。另外,苏南地区的东山和西山岛、三山岛等也都是发展果蔬茶叶采摘、捕鱼垂钓的休闲农业景区,树山村的河鲜与瓜果的独特性不高,面临着被周边其他景区替代的风险。
3.农村旅游城镇化,弱化农村传统风貌。乡村旅游市场的热潮给树山村带去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威胁着树山村原汁原味的传统风貌。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树山村大刀阔斧地对村内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大量招商引资、修建公路、仿古建筑,田园风光逐渐被繁荣的商业文化吞噬。过度的商业化开发不断地消费着脆弱的乡野文化,城市文化的入侵威胁着原本朴素的传统村庄,对质朴安宁的农村生活造成冲击。
三、树山村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人才培育引进,大力开展双创活动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创建特色农村生态旅游的根本支撑。一方面,树山村要积极与高等院校和职业学院展开合作,在乡村设置培训基地,通过理论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乡村旅游业人才,同时邀请旅游规划设计的专家及旅游公司的专业人员前往景区开展培训,针对乡村运营和管理进行专业化辅导。另一方面,树山村可以将乡创和文创相结合,面向全国招募创客,吸引各类人才为乡村带去更多的创意理念,从而激发乡村的活力。
(二)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塑造乡村特色风貌
为了避免成为千篇一律的粗放旅游景区,树山村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亮点,建设高质量“树山三宝”特色产业体系,突出树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带动。通过网络、自媒体等平台进行宣传,同时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以拓宽特色产品的销路。建设美丽新乡村需要对村庄的外立面进行改造,但需要注意维持树山村原始的村庄肌理和特色田园风光,避免为了吸金而将村内田园房屋大修大改。
(三)保护当地历史文化,形成特色文化品牌
树山村是一个有着千百年历史记忆的传统村庄,蕴藏着大量的文化遗迹,村庄在进行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守好树山当地的传统文脉。在深入研究和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存时,对于大石文化、书院文化、云泉文化等当地的特色文化,通安镇和旅游局应当给予保护和重构,可以在村内开展各项非遗培训班,扩大树山文化传承人群的规模。只有打造树山村特色的文化品牌,促进乡村文化繁荣,才能为树山乡村振兴送去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四)增强政府责任意识,推进景区精细化管理
在农村用地方面,政府需要支持农村闲置房屋和土地资源的流转盘活,用于建设发展树山农村生态旅游。在财政支持方面,政府要整合财政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一方面帮助树山村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另一方面鼓励通过众筹模式、发行私募债券等方式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入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在对景区的管理方面,地方政府应当制定能够体现景区服务职能的规章制度,规范农村生态旅游服务,引导农村旅游朝着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参考文献:
[1] 韩鹏云.乡村治理转型的实践逻辑与反思[J].人文杂志,2020,(8):114.
[2] 赵美琛.文化审美视域下的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研究[J].汉字文化,2020,(3):192-194.
[3] 周磊.乡村振兴视角下浅析传统乡村文化建设[J].汉字文化,2019,(15):189-190.
[4] 韩鹏云.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检视与理论反思[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02-110.
[5] 孙彬.近年来农业发展对农村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J].神州,2018,(28):12.
[6] 赵美琛,苏雷.农村电商直播助力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20,(5):13-14.
[7] 张嘉炜.AGIL分析范式下乡土文化振兴路径优化研究[J].汉字文化,2020,(3):195.
[8] 韩鹏云.农业现代化治理的实践逻辑及其反思[J].宁夏社会科学,2020,(4):67-76.
[9] 张菊芳.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规范化经营管理措施——评《现代乡村旅游》[J].热带作物学报,2020,(6):1309.
[10] 韩鹏云.乡村文化的历史转型与振兴路径[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
[11] 陆红红.浅析乡村文化发展之路──石头寨村调研有感[J].青年文学家,2018,(30):192.
[12] 张嘉炜.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90.
[13] 韓鹏云.农业规模经营的实践逻辑及其反思[J].农村经济,2020,(4):17.
[14] 苏鎏一.由《平原上的夏洛克》谈乡土社会的延续与嬗变[J].汉字文化,2020,(16):114-115.
[15] 金媛媛,王淑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20,(1):138-143.
[责任编辑 马 学]
收稿日期:2021-01-06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乡村民俗文化的活化研究”(19SHB009)
作者简介:周佳妮(1998-),女,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农村社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