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查

2021-04-01 08:41郭京裕武成龙郭凯明
当代农村财经 2021年2期
关键词:成功经验精准脱贫对策建议

郭京裕 武成龙 郭凯明

摘要:作为山东省重点脱贫县,沂水县扎实做好精准识别、产业扶贫、资金分配、整改问题等四项工作,突出四权分置、健康脱贫、差异分配等三大经验,赢得群众认可,得到上级肯定。本文在总结沂水县脱贫攻坚成功经验的同时,针对沂水县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资金整合、收益不稳、内力不足、形式主义等问题,提出了做好合理筹资、长效管理、激活内力、开拓进取等工作建议。

关键词:精准脱贫 成功经验 对策建议

山东省沂水县是革命老区县、山区县,辖18个乡镇、1040个村,重点脱贫村92个,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4.4万户、7.1万人。按照中央、省市部署要求,沂水县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于2018年基本完成、2020年全面完成,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全省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试点县、全国脱贫攻坚典型县、全国扶贫经验交流示范基地县。

一、沂水县脱贫攻坚的基本做法

(一)精准识别脱贫对象,确保基础数据可靠

本着实事求是、精准识别的原则,沂水县2016年初出台相关方案,严格标准、严守规范、严密手续,对以前上报的贫困户重新识别。一是逐户走访核实,准确把握每户的致贫原因、收支和财产、增收创收能力、家庭成员和抚养赡养关系等完整、真实情况。二是明确依据,规范标准,统一口径,结合实际,逐项核定家庭收入,用实算数(家庭人均收入)比对脱贫线,拟定脱贫对象。三是扶贫办与民政等部门开展信息比对26次,查证群众来信来访和反映问题2256起,组织稽核、抽查和回头看,查漏补缺,勘正信息和数据。四是履行审议、民主集中、公示和审批等程序,防止程序不当,避免工作失误。

通过重新识别、调整,沂水县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核定为4.1万户、7.1万人;全县贫困发生率(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重)从以前上报的12%核至7%。同时,注重动态调整,正常情况半年调整一次,遭遇灾害等情况即时核实、次月调整,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纳的不少1人、不该纳的不多1人。

(二)稳妥选择产业项目,提高资产经营收益

沂水县本着资金安全、注重收益的原则,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体,谨慎选择产业脱贫项目,优先考虑政府、行业定价项目、资产租赁项目、分利分红式项目、订单式项目。2016年以来,政府无偿投入产业脱贫资金5.2亿元,建设项目 429个,年净收益4911万元,年收益率9.4%。一是光伏发电项目。采取“贫困户提供空间、政府承贷和财政补贴、贫困户受益”与“贫困村投资山地荒地、政府承贷和财政补贴、村委将收益按比例再分配给贫困户”两种方式。以后者为主,政府承贷和补贴5.9亿元,建设光伏发电项目76兆瓦,年净收益7194万元,其中分配给贫困户1500元/年,覆盖54%的贫困户。二是龙头项目带动。以贫困村或者乡镇为单位,将脱贫资金投向善经营、效益高、讲诚信的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户,发展规模种植、规模养殖,或者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等,按脱贫投资数额和协议费率分成,再将分成收入的一定份额补贴给所辖贫困户,协议年收益率原则不低于政府投资额的8%。三是脱贫资产租赁。利用脱贫资金改造村级闲余房地产,建设脱贫车间、经营大棚等,用于租赁,将租金的一定比例分配给相关的贫困户,同时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务工,获得劳务收入。

(三)统筹各项脱贫资金,全面帮扶贫困群众

沂水县本着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动员社会力量广泛筹措资金,多方位补贴贫困户改善生活和生活条件,其中社会直接捐资1.2亿元。一是易地搬迁。投入3.3亿元易地脱贫搬迁9个村,其中贫困户288户、458人。二是危房改造。投入1.4亿元,对1.8万户贫困户危房进行修缮、改造和翻建。三是安全饮水。政府无偿投入和承贷6.9亿元实施安全饮水攻坚行动,解决1281个自然村、53.6万人饮水安全。四是户户通硬化路。政府给予25元/㎡标准的补贴,激励村委村民硬化村内、户户道路。贫困户补贴比例提高到35元/㎡,部分由政府和村委全负担。五是资助贫困学生。工青妇、企业等社会力量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5315人次,发放资金456万元。六是购买保险。财政投入6628万元为贫困户购买扶贫特惠保险,已赔付7万多人次、6850万元。七是电费补贴。每年给予贫困户生活用电补贴3960万元,年户均近百元。八是医疗救助。贫困户免交医保费,报销起付点减半、分档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通过大病医保、补充医保、大病救助和特困再报销,努力减轻贫困户治病负担。九是护理费用。为427名“三无”失能贫困者每人每月发放300元护理补贴。十是免费殡葬。全部免除1.02万名贫困人口火化费、墓地费等费用,户均减负2万元。十一是对口协作。济南市历下区援赠协作资金5610万元,改善村级公共设施和直接救助贫困户。十二是低保兜底。将符合贫困户条件的低保户和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户互相纳入,低保贫困人口占总贫困人口的58%。

(四)勇于查找问题不足,保障工作有效开展

沂水县本着正视问题、立行立改的原则,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一是整治形式主义。进行宗旨教育,要求换位思考,树立底线思维,建立自查互查、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机制,将问题整改贯穿始终。先后组织乡村自查互查、作风问题专项整治、集中整改回头看、脱贫攻坚综合评估等活动,对发现和查出的问题分类整理,举一反三,明确责任,限期整改,补短板促提升。二是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的政治责任,履行好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行业部门专项责任,县委常委会22次、县府常务会15次专题研究脱贫工作,省市向92个重点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县乡向其余村派駐第一书记,结对包扶贫困户的干部达7096人,每个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包扶。出台《脱贫攻坚责任制细则》,量化县乡村各级责任主体、帮扶干部、行业部门责任,月考核、季通报。县委成立督查组,对问题整改被动应付、弄虚作假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沂水县脱贫攻坚的主要经验

(一)实行脱贫资产四权分置

为避免以往脱贫分钱分物、分光吃净、一分了之等问题,沂水县首创产业脱贫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监督权“四权”分置机制,做到脱贫资产前期有人建、建成有人接、事后有人管、责任有人担,明确职责,分解到相关职能单位(人),年度检查评价。对光伏发电、大棚种植、规模养殖、扶贫车间等429个脱贫产业项目,全部落实“四权”分置,维护脱贫资产安全和收益长效稳定。

(二)突出健康脱贫惠民举措

大病和残疾是致贫的重要根源,沂水县除执行省市统一基本医保和大病医保、补充医保、大病救助,以及向贫困户倾斜的政策外,创新“大病再救助制度”。一是设立1000万元/年的大病再救助基金,基金由财政安排、企业和个人捐助。二是大病再救助,救助环节纳入现有“一站式”结算平台,对贫困户家庭负担仍超过规定数额的部分再救助50%。

(三)建立收益差异分配机制

沂水县贫困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员占75%,有78%的贫困户无自主创收能力。综合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收支财产、人力情况和增收潜力等因素,沂水县建立乡村脱贫资产收益差异化分配机制,努力做到脱贫补助更精准、脱贫收入更稳定。一是分类管理,不搞一刀切。通过因素分析法建立分类标准,对贫困户进行分类,一般分为ABC(重中轻)三档,按档分配资金,重度多救助、中度中救助、轻度少救助。二是民主集中,不搞一言堂。按照分类标准核定后,公开征求意见,按程序审议,调整完善,最后由村委会集体决定。三是激励自救。帮扶有创收潜力的贫困户就业、务工,或者给予小额信贷,或者发放生产、经营、创业补贴,或者解决场所、审批手续,开展自救。

三、沂水县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整合方面

脱贫攻坚,资金是关键。尽管倡导“财政为主、多方籌措”,但是财政投资占比过高、多方筹资太少。有的帮扶部门出人不出钱,千方百计争取财政资金、拿财政资金办好事,不同程度存在争资金、争项目的问题,既影响了把脱贫资金蛋糕做大,也影响了县级因地制宜、合理统筹的水平。例如修路改水、文体环卫等村级公共设施投资,有的村争取的项目单一、补助资金占比小,需要村委筹资和村民负担;有的村争取的项目多、补助资金占比高,村委和村民不用负担甚至还有余钱。

(二)产业收益方面

除了光伏发电属于政府定价、垄断经营性质,有稳定的预期和收益以外,特色养殖、规模种植、脱贫车间、资产租赁等产业脱贫项目都是完全市场化、竞争性的,技术不复杂、投入门槛低,无需审批、许可,人人都可进入,一旦发现有钱赚必然有更多人进入,进而带来收益率下降,甚至出现滞销、亏损,经营者倒闭、跑路的情况,原来协议不低于8%的脱贫收益率难以兑现,协议随之变成一纸空文,产业收益难平稳、难持续。

(三)贫困家庭方面

一方面,有些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觉得靠自己赚钱不如政府给钱来得快,不愿意从事劳动和投钱投物,甘愿躺在政府身上等靠要;另一方面,有的贫困户觉得中央有脱贫规划,他们获得帮助是中央给的,还想得到更多,对应尽的义务不愿承担。

(四)工作措施方面

精准脱贫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标准高、考核严,而个别部门、干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好人思想。要么忙于报表,留痕整档,惯于逢迎附和、做表面文章,在应付检查考评上下功夫;要么不顾实际,搞一刀切,工作生搬硬套,资金平均分配,操心花钱费力村民却不领情。有的村干部不敢于当面反映问题和揭示矛盾,不善于发动村民、激发村民投资投劳积极性,不敢对无原则索取的人说不,唯恐被戴上加重村民负担的帽子。

四、沂水县脱贫攻坚后续工作的建议

(一)整合资金,统筹安排

一是做大资金蛋糕,除了财政继续投资外,要注重社会力量扶贫,对口协作、包扶企业、银行和机关事业单位等要自己出钱出物出力,用自有资金巩固脱贫成果,不能靠争取财政资金完任务。二是县级要整合所有脱贫资金,进行综合平衡,注重绩效,科学决策,防止资金部门化、权力化,避免旱涝不均、畸形分配。

(二)长效管理,稳定收入

要跟踪产业脱贫,及时把握市场动态、收益信息,加强四权分置的脱贫资产管理。如果经营萎缩、收益下降,要及早采取措施,保全脱贫资产,保证脱贫资产安全或者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也便于理清责任,保护诚心扶贫的干部。同时,向通过财政补贴、小额信贷等脱贫的家庭及时提供市场信息,促使其把握市场变化,改善经营、改进品种,维护持续增收,避免集中脱贫时一片大好、脱贫结束后一切照旧。

(三)激发活力,促进创收

扶贫单位、干部既要出钱出力,搞好服务,也要善于发动村委村民积极投资投劳,激发内生动力,共同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毕竟村委、村民才是脱贫的主体、内因。脱贫资金要有,但不是越多越好,要把资金用到刀刃上,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脱贫工作要讲贡献、更要讲原则,该花的钱要足额到位、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

(四)勇于开拓,扎实工作

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因户制宜,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精准脱贫后续工作。要努力提高脱贫资金使用绩效和脱贫工作效率,巩固脱贫成果,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纠正片面留印留痕、大搞数字游戏、报喜不报忧、过度检查考评等做法。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水县人大预算工委)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成功经验精准脱贫对策建议
湖北省各地市县未成年人优秀阅读案例成功经验分析与启示
凝心聚力,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浅谈香港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精准脱贫”要注重“三个结合”
湖南当代戏剧编创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