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的策略

2021-04-01 09:49宋娅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1年3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

宋娅

【摘   要】与过去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班级中的“边缘化”情况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存在着潜在的心理危机。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心理危机具体表现为先赋角色意识、自致角色意识、领悟角色意识、实践角色意识等的缺乏。对此,学校开展了“区域联盟活动”,深度挖掘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合力的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自主、互动、多元化的活动中不断改善自身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危机;区域联盟;角色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飞速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随之而来,该问题亟须得到关注和重视。对此,党和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予以应对。与过去相比,外来务工子女在班级中的“边缘化”情况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然而,通过观察和记录,笔者发现,外来务工子女在学习中仍存在着课外阅读少,知识面狭窄,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质量差,对同学、老师不关心,对家庭讳莫如深等情况。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群体的儿童当下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对本地两所外来务工学校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系统梳理调查结果,查找问题的根源,进一步解决相关问题。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潜在心理危机现状分析

该调研下发问卷115张,收回115张,调研结果梳理如下。

(一)先赋角色意识淡薄,家长关爱与教师鼓励缺失

1.缺乏亲子沟通。先赋角色,指个人与生俱来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角色,如亲子角色。[1]调查数据显示,45.4%的学生反映父母有了二宝后不再关心自己;98.5%的学生反映家长在外打工,没时间与他们进行沟通;85.4%的学生被家长送到学校附近的私人家教班上课,有的甚至上全托班,这些学生普遍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疼爱;99.4%的學生反映他们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多是单一的电话交流,交流内容大多与学习和成绩有关,或与生活费之类的话题有关。亲子间缺乏深层次的情感交流,以致双方在情感上产生隔阂。以上数据显示,大多数外来务工者的子女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感觉自己被父母忽视,在家庭生活中缺乏存在感、安全感。

2.缺少教师的关注。数据显示,90.2%的学生反映班主任、任课老师没有进行过家访;64.6%的学生表示老师没有与他们进行过谈心式的交流;56.9%的学生反映课堂上鲜有赞赏的目光与鼓励的声音。以上数据说明该群体缺乏教师的肯定与赞赏,在课堂上没有自信,在班级里没有归属感,学校、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导致其心理健康出现危机。

(二)自致角色意识匮乏,亲子活动与活动体验存在短板

自致角色,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活动而获得的角色。自致角色体现了个人的自主选择性。[2]调查数据显示,99.3%的学生希望与家长一起参加郊游活动和亲子运动会;96.5%的学生希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等;100%的学生希望能够自主选择和参与社团活动。由此可见,学生渴望与父母一起参加亲子活动,体验亲子活动中的幸福感与满足感;渴望参加学校、班级开展的体育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渴望有机会自主选择参与社团活动,从活动中获得快乐。然而,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阻碍致使学生无法得到自致角色。

(三)实践角色意识模糊,社会关注与区域活动不够到位

实践角色,是指个体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而在执行角色规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行为。[3]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在社会中的实践角色意识更加模糊。其中,78.6%的学生反映没有机会参加校外活动,81.7%的学生反映没参加过校外综合实践。由于学生外出活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课外活动覆盖面较小,参与率较低。加上休息时间父母缺乏陪伴,该群体的学生鲜有参加校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体验,致使其实践角色意识模糊。

(四)领悟角色意识不足,个体理解与群体教育不够完善

领悟角色,是指个体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的理解。理想角色是领悟角色的基础。[4]由于学生个体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水平、个人经历等不同,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角色的规范、行为模式的理解是不同的。此外,平时的心理健康课上,教师对角色概念缺乏教育与引导,使学生缺乏角色意识,存在个体观念不明,群体观念不强的现象。

在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游戏逐步发展,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通成为可能。学校将moba游戏团战的竞技优势与心理活动进行整合,开展了基于moba游戏视域下的“区域联盟”活动,以此立体构建外来务工子女的角色意识,促进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基于moba游戏视域下的“区域联盟”指的是在团战理论指导下,学校、家长、外校、社会等合力开展联动系列活动,实现“活动共享”和“资源共享”,进而帮助区域间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一步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提升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等能力,逐步建构起角色意识和价值。由此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区域联盟”活动框架示意图如图1。

二、合力增强角色意识,化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危机的有效策略

在moba游戏中,“抱团”就意味着团战,当一方经济被压制后,其他路的队友就会来支援他,合力击杀敌方来提高经济,取得经济优势。同样地,学校要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也需要抱团作战,取得异校、社会、家庭等队友的支援,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其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立体建构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素质和品质在互联、多元、三维的活动趋势中不断完善。

(一)家长关爱与教师鼓励并进,培养先赋角色意识

要想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家庭和学校中的先赋角色意识不再淡薄,首先要改变家长不管不问的态度和教师偏倚失衡的状态,家校联通,双管齐下,利用策略还原学生的先赋角色意识。

1.尽心安排生活,让学生获得家庭归属感

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和微信群呼吁家长合理安排家庭“闲暇活动”[5],给学生亲情与温暖。家长可以教孩子做家务,让他们感受生活的辛苦与劳累;教孩子干活换取零用钱,体验挣钱的辛酸与不易;学爸妈带弟弟妹妹一天,感受父母带孩子时需要付出的耐心和爱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先赋角色意识。与孩子交流时,家长可以避开学习和成绩,和孩子聊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他们一起玩游戏、阅读、看电影或动漫、做一顿可口的晚餐等,让孩子感受到原生家庭中的爱与被爱,享受在家庭中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2.悉心开展人人参与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存在感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说,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一言一行可以给他们创造一个静谧美好、安全舒心的环境。在这样充满信任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尽情施展才华,培养自信。因此,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开展“一个不少”活动,实现学生的学习生活人人关注,组织活动人人参与,身心健康人人达标,让学生真正在班级中感受到平等和尊重,產生强烈的班级存在感。

(二)学校活动与亲子活动并行,丰盈自致角色意识

要想使学生的自致角色意识更加强烈,家长、学校和教师还需进行进一步配合,常态化地开展一系列健康向上、积极有意义的亲子活动。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自主选择社团和活动,获得特定的角色定位,不断开阔视野。回归自然,让学生在亲子活动中提升责任感和角色意识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当下学生的童年生活少了绿色、山野和趣味,多了习题、试卷、电脑游戏。大自然是一种极好的心理调适器,如果让学生回归大自然,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他们能够感受到“山光物态弄春晖”的神秘多变,体会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博大宽宏。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开展回归自然的亲子系列活动,提升学生自主发展和选择角色的能力,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磨炼其坚持不懈的意志,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三)游戏活动与动手实践并用,明晰实践角色意识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说幼儿阶段的“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游戏活动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陶冶其情操,培养其情感。角色游戏能将成人的各种社会性行为进行再现,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呈现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对于外来务工子女而言,其身心发展层次略低于同龄的城市学生。因此,学校可以开展合适的角色游戏,进一步促进外来务工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

1.通过体育运动,陶冶情操,锻炼意志

体育运动是角色游戏中的一个广阔领域。体育运动不仅能激发人的活力,强健人的体魄,还能开发智力、怡情养性、锻炼意志。另外,体育运动与游戏还有益于人际交往,增强人们的社会交际能力。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体育游戏,帮助学生在啦啦操、轮滑、打弹子、跳绳、拔河、套环等活动中更好地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尊重他人、遵守集体规则、团结拼搏等良好的品性和习惯。

2.通过动手实践,提升成就感和自信心

角色游戏离不开实践。教师充分挖掘并运用本学科的教育资源,引领学生动手实践,体验社会生活角色。例如,美术课上,学生制作蜡染,学习布艺,体验手工作坊的制作手艺;手工劳动课上,学生学习修理班级桌凳,体验木匠的工作;综合实践课上,学生到学校的“学生成长中心”体验生活:在银行存款取钱,在医院挂号就医,到邮局寄信汇款……学生提前学习生存技能,体验日常生活角色,他们在活动中提升了自信心和责任感,强化了适应生活和社会的能力。

(四)社会关注与区域联盟合力,强化领悟角色意识

目前,单靠学校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组织开展活动,其力度和效果都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联盟活动,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建设,还要争取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加强与其他学校、社区、各类社会机构和部门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发动社会力量,争取更大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广区域联盟活动。

1.打破区域界限,与兄弟学校合作,开展“学习互助联盟”活动

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和推广区域联盟活动,就要加强与传媒机构的合作。如以宣传栏、报纸、电视频道、电台、微信公众号、QQ群等载体宣传区域联盟的重要性,使区域联盟活动的理念深入人心。学校可与合作学校开展“学习互助联盟活动”,在活动中由外来务工子女自主建议、自主规划活动内容和形式,自主编写活动手册与规划指南,最后总结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和成效,及时对成功的联盟活动经验和有效的策略方法进行宣传推广。由此让更多的社会人关注、支持并主动参与到“学习联盟”活动中来。

2.冲破区域束缚,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角色体验联盟”活动

学校与当地市图书馆、市历史博物馆、市消防支队、市地震局、市法院等社会机构合作,全面提升开展角色联盟活动的服务能力。这些部门或机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在筹备物力人力资源、专业培训、组织活动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历史博物馆、消防支队等社会机构体验角色,加强学校与社会机构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社会的深入了解,让角色价值定位更准确。

3.突破区域防线,与社会团体合作,开展“爱心帮扶联盟”活动

学校在媒体的帮助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的“爱心帮扶联盟”活动,倡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爱心人士捐物捐款,寻求多渠道的合作资源和经费的支持,为区域联盟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聘请素质较高且乐于奉献的退休公职人员、在校大学生等加入到关爱外来务工学生的行动中来;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学校以“代理老师”的模式开展“一对一”的结对子爱心帮扶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情感上的困惑。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源于孔子,“各适其性,各逐其生”出自庄子。教师的责任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在他们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资源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适性而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2][3][4]乐国安.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李红.丰富闲暇生活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12).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宁小学   222000)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
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调查
构建普通高中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探究
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学生的问题分析研究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浅析中小学教师心理危机的形成机制
高校辅导员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时出现的心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