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探究

2021-04-01 21:42黄招荣司慧芳罗文娟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招标采购办公室广东珠海519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23期
关键词:医疗信息化信息技术

黄招荣 司慧芳 罗文娟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招标采购办公室 (广东 珠海 519000)

内容提要: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医疗设备被不断引进,因此,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技术是强化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主要从目前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出发,结合当前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运用的现实意义,分析了现阶段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实现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医疗设备为开展各种医学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保障,近些年,由于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的购置,对日常的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1,2]。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日益革新,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号文),要求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而基于信息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不仅强化了医疗设备日常管理工作,还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可见,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是建设智慧医院的重要部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医疗设备管理概况

1.1 管理模式的发展

对于医疗设备管理模式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前期,多数医院主要采用人工化管理的方式,通过利用纸质台账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存在着信息存储难,易丢失的隐患,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效率低且漏洞较多。

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大部分医院开始采用电子表格应用程序记录设备台账,有一部分医院开始采用单机版数据库软件管理系统,数据以电子文档和纸质记录本形式共同保存,虽然与以往的纸质台账方式相比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单纯使用数据库进行医疗设备管理的方式在设备的安装、检修和运行情况等动态信息方面不能得到及时反馈,造成了管理工作的脱节。

第三阶段: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医疗设备管理中被逐步应用起来,国内有部分医院开始采用网络化数据库管理软件系统,包括设备台账、入出库、统计查询等功能,设备的维修记录以电子表格或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为主。

第四阶段:本世纪初,基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条形码技术、移动数据终端和设备管理等多项新技术的共同推动下,医疗设备开始逐步向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上,传统的管理模式正逐渐被时代所淘汰,其管理模式无法完全满足现阶段日益发展的实际需求。科学的设备管理模式不仅对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充分利用设备的价值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还大大提升了医院的经济效益[3]。

1.2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必然性

现阶段,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重采购,轻管理;重台账,轻实物;重维修,轻维护等。医疗设备的管理理念主要是质量控制和全生命周期管理。①质量控制:医学工程保障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计量检测、巡检、预防性维护、维修、性能检测、不良事件报告等。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包含了资产和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从投入期、产出期、衰退期一系列过程,在依据一定的原则下,对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维护和监管。可见,由于医疗设备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通过软件技术对医疗设备进行统一高效的管理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4]。

2.相关技术概况

2.1 RFID技术

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科学、高效管理方面体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文献报道了通过设计开发医疗设备识别管理系统的应用软件与射频卡读写器相结合,可将数据库信息写入射频卡中,系统通过设定不同的操作权限,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实现了对医疗设备的高效识别以及动态信息的及时掌握[5]。有相关专利报道了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以完成医疗器械仓库医疗器械出入库的自动化和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保证医疗器械仓库资产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

2.2 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具有信息存储容量大,编码范围广,容错能力强以及保密性高的特点,此外,还兼具成本低、易于制作等诸多优点。对于医疗设备的管理方面,二维码技术已融入到固定资产、运行监控和设备维护管理等方面。曾毅等[10]将传统设备管理方案与二维码技术管理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比较两组报修率、抽检合格率、维修经费占比及返厂自我修复率,结果表明二维码技术对医疗设备高效管理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3.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3.1 设备维修

医疗设备的质量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性对患者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可实现对同台设备的应用情况清晰、完整的了解,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淘汰和更新。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医疗设备维修的流程中,可保证医疗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进而提高了对患者医疗诊断的准确率。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医疗设备维修中的方式是医疗设备管理中亟需普及的一种管理模式。

3.2 档案管理

档案库是存放资料最多的部门,利用信息技术能将资料进行简单、快速的分类和整理,与此同时,还可以识别档案当中存在的危险状况,达到对档案进行分类监控的目的。因此,加快该技术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中的推广及应用,可实现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化和信息化管控。

3.3 采购管理

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开展医疗设备的采购工作上,可大大节约审批流程,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在日常采购工作当中,需要采购的设备需按照层级上报、审核、批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医疗设备的采购工作,保证了传递信息的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3.4 设备运行监测

由于医疗设备的特殊使命,医院各个环节对于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设备运行监测的管理中格外重要。此外,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医疗设备运转流程中,还有利于工程师检验设备运转的根本状况,分析、解决医疗设备现存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故障处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3.5 仓储管理

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仓储的日常管理工作也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依托。基于信息技术的仓储管理模式下,可对医院库房每个流程的信息都进行准确的登记记录,工作流程更清晰化,并且还保证整体医疗系统的顺畅、有效地运行。因此,在仓储管理方面,实现信息化管理不仅能都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够降低医院的库存以及积压,进而节省了一些没必要的资金开销。

4.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些三级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技术上大多采用B/S架构,功能上基本满足业务要求,然而对于一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还是采用了HIS系统中关于设备管理的模块化功能,难以实现医疗设备整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在故障检测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其主要还是由通过设备自带系统进行故障诊断,故障状态也是由管理员根据发生的故障情况手动维护。可见,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主要是满足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保障医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5.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信息技术日益完善,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医疗设备的管理中,可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实现对医疗设备的高效管理,进而将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加快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为医疗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医疗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