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档案中的建筑文化

2021-04-01 03:27万冬桂
中华建设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城建建筑文化

万冬桂

建筑永远都不可能凭空产生,无论是建筑工程还是市政工程其存在都是富有意义的,都在反映着那个时代的发展和进程,点点滴滴都受到社会好的或是不好的一面的影响。这些在城建档案中能真切地看到。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上下五千年,城建档案中记录的既有古代建筑也有现代建筑,对于后人来说,这些都是永恒的经典和促人觉醒的召唤。

一、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和民生

展现我国丰富多元的乡土建筑,体现了传统文化与当时人们的营造智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点。近十年来在全国精准扶贫工作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危房改造,成绩斐然。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改革,城建档案馆对危房改造档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保存,这些特色建筑既完整地保存了乡村气息,又践行了国家领导人忧国忧民和勇于改革、脱贫致富、执政为民的理念,完美实现了杜甫诗中所期盼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崇高理想。消除贫困、减少贫困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城建档案中展示的历史与现代的映射,充分说明中国梦正在一个个实现。

二、建筑文化与城建档案的传承价值

如果世界上的建筑艺术文化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为痛心的。山区聚落,多位于山脚或山腰,背靠山坡;平原盆地聚落建筑以天井式或天井院式为主。现在全国还有很多保留了这种传统的建筑,像熊畈湾民居、洪家湾民居(惜阴书屋)、夏安全民居、王家寨湾民居,都是天井式古建筑。徐源泉公馆、风娃古寨、问津书院、中共岗西特别支部旧址及魏文伯故居、石骨山人民公社办公楼旧址等,大部分秉承了原有的特色,蕴藏着能工巧匠的智慧,以及一代代名人的传奇故事。这些在城建档案馆都有档可查。又如:近几年推动以街镇特色村落为基础的农村建房导则,引领着乡村选址建房。注重景观优美,到处呈现出“山川秀发,绿林阴翳”。《农村建房导则》就会开创一个个美丽乡村的画卷。全国有名的三店街的宋寨村、风凰镇三峦路村的细李湾、旧街的大悟山村、潘塘的罗杨村,以及花朝源小镇、靠山小镇、江浙一带的特色小镇等,作为时代特色藏于城建档案馆。城建档案服务于全社会,不仅保存各类新型建筑,更是一个民族古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三、城建档案是打开建筑艺术之门的钥匙

建筑是人类永无休止的行动,它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时代的节奏。城建档案真实体现了形形色色的建筑现象,其中既有对过往历史的阐释与思考,也有尖端前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美观、宜居、绿色、智慧的人居环境的建设,有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亦不乏“奇奇怪怪”的“大、洋、怪”建筑,形成一些刻板的钢筋水泥城市。城建档案工作者,也可以称之为城市建筑猎人,城建档案中的声像档案抓拍了形形色色的建筑,抓拍的欧洲建筑,编写着它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抓拍的群相与古典主义、田园小清新、玻璃与钢铁的华尔兹、现代的轻柔和自在等。建筑是最深沉的艺术,在今天的中国,建筑文化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是一件挺“陌生”的事。可能你买了房子,却从来没想过你的小区为什么是欧式的;可能你旅行走过很多地方,但除了购物美食自拍发朋友圈,很少去关注这些地方的建筑;可能你去过巴黎圣母院,看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教堂,却除了一句“哇”然后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城建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并非只是伏于几案收集、整理、保存档案。我们需要大胆地走出去“打猎”捕捉。无论是古代建筑还是现代建筑,走遍山山水水去寻找我们痴迷的建筑,去留下它的形,留下它的故事,去编研。我们都知道建筑属于八大艺术门类之一,那么城建档案就是打开建筑艺术之门的一把钥匙。

四、城建档案与建筑文化相融合的教育价值

近现代的“商品房”的档案中,可以看到建筑师们在对住宅的处理上过于商业化,缺乏建筑的层次感、良好的质感,让人更为期待的高性能的住宅较少。

我们每一个档案工作者,通过编辑城建档案资料进行传播,可以让朋友们从中欣赏到每一位优秀建筑师的精髓。我相信我们的城建档案一定能揭示出一些重要的东西。城建档案中的市政公用档案与商业利益无关,而是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但还是希望这些公共建筑档案看起来更好一些,更完善一些,更丰富一些,公用建筑档案越完善,与其相对应的公共设施建设就越完善,来此休息、娱乐的人们可以欣赏它、享受它,快乐的因素就无与伦比。独立生活所有人都可买得到,但在公共空间(广场、公园等)无障碍地进行运动、行走、唱歌、跳舞更是大多数人的追求。这也是我们城建档案要重点关注的一项工作,保存历史和现在,让城市中新思想与新发展获得所必要的呼吸空间,在这些城市发展变迁中真正体现建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

五、城建档案是建筑学中跨学科新视觉建立的依据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集大成产物,它集中体现了人类发展更迭的兴衰成败,中国城镇化率也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21年的60.34%,一方面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高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但另一方面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引发城市功能不完善的弊端,2013年全国对水系进行了调研,发现城市开发建设严重破坏了山、水、林、田、湖等原有的自然“海绵体”和水文特征,同时还引发了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水安全缺乏保障、水文化消失等一系列问题。近几年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在全国蓬勃开展,2016年夏季,全国出现大范围的洪涝灾害。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城建档案馆相继收取了一些“海绵城市建设的资料”,从这些资料中看出:海绵城市仍然主要聚焦于城市内部排水系统和对雨水的利用、管理,依旧未能摆脱对现有治水途径中“工程性措施”的依赖。显然,当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中广泛采用的市政“硬”工程措施不仅造价昂贵,而且不符合中国的气候特点。因此“海绵城市”建设不应该仅仅是透水铺装,也不应该局限于透水沥青或者透水混凝土,而是应该把城市放在生态里。这种建设也只会让城市面临“城里看海”的尴尬局面。城建档案的原始记录的资料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建筑文化的发展情况,它为社会进步、建筑文化发展和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从城建档案中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的完善的生态价值观。

城建档案作为建筑文化的一种无形的财富,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在进行有机的串联,通过城建档案,可以使得前人的建筑文化得到更好的沉淀。成为再创造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文化资源。它的存史价值、资证价值、实证价值、教育价值激励着每一位城建档案工作者要将城建档案的收集、编研工作与建筑文化进行融合升华,从而形成新的更好的传承性的建筑文化资源产品。

猜你喜欢
城建建筑文化
国企工匠——北京城建集团首届“城建工匠”事迹展示(三)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隧道股份城建置业瑞创谷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城建工程管理中如何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谁远谁近?
河南城建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