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月以来,全国多地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之所以如此受到关注,是因为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建设完善,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记忆(特别是在城市地区)。而此次多地“拉闸限电”,不仅影响范围广,而且不少地区由工业用电蔓延至居民用电,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通常来讲,居民用电的保障优先级比较靠前,“限电”限到民用电头上确实罕见,从中也可以窥见相关地方政府能用的政策措施已经捉襟见肘。
为何出现如此窘迫局面?
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地区落实“能耗双控”目标工作不到位,被中央发了“黄牌”进行警示,不得不“紧踩急刹车”,叠加外贸订单旺盛、企业用电需求高企,最终电力资源供不应求而导致“追尾”。
另一方面,则是近期煤价高涨,而我国“市场煤”与“限价电”长期并存,“煤电顶牛”导致发电企业发电越多亏损越大,生产动力不足。
提升能源效率,推动绿色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倒逼经济转型升级、保障能源安全的先决条件。“能耗双控”政策已经施行多年,此前各地方执行也没有出现类似偏差,以“能耗双控”为借口为自己开脱是站不住脚的。
因此,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央相关政策时,必须提前做好规划统筹,进行合理部署,而不是事到临头再去“抱佛脚”;即便被迫动用“拉闸限电”等类似手段,也不能拍脑袋“踩急刹车”、搞“一刀切”,而是与居民和企业进行协调沟通,细化工作方案,尽量降低给老百姓带来的不便,减少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与此同时,还应当进一步优化电力供应的市场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传导机制,从而提升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条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一条艰辛之路,绝不是轻轻松松、唾手可得,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落地上必须付出更多耐心和细心,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