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视角下城市高龄女性贫困问题策略
——以山西省大同市H 社区为例

2021-04-01 08:39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社工高龄

李 燕

(山西大同大学地方产业服务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9)

一、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的人口社会结构正逐步发生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寿命的延长,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在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中,高龄老人失能失智问题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学术界一般将高龄化定义为,年龄在80 岁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大于60 岁或65 岁)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即高龄化可以通俗理解为“老龄人口的老龄化”现象。[1]从社会工作开展的角度分析,虽然目前81 周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还没有达到峰值,其失能、失智问题的研究还不太紧迫,但未来几十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龄老人将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那时高龄老年人失能、失智将变成一个突出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和男性群体相比较而言,女性群体相对寿命较长,因而需要高度关注其高龄阶段的生活质量。由于高龄女性群体大多没有稳定收入,没有享受到基本社会保障,因此相对男性群体而言其生存处境更为艰难。本文立足于社区治理新视角探讨解决高龄女性群体生活困境的策略。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贫困问题日益显现,众多学者因此致力于贫困线的划定和反贫困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指出,绝对贫困指的是物质上的绝对困乏。相对贫困强调了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从2009 年起国家改变了之前通过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概念界定贫困的方式,实施了统一贫困线标准界定贫困问题。

部分学者剖析了老年女性贫困化的原因。王晶、刘彦喆的研究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三个维度详细分析了老年女性贫困化的原因。[2]赵锐、张瑛研究了丧偶对老年女性经济福利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丧偶是老年女性致贫的重要原因。[3]刘彦喆通过对吉林省百村老年妇女生存现状调查,分析了农村女性贫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4]高翔的研究分析了农村老年女性的致贫机制,他从权利、健康、物质维度分析农村老年女性贫困的原因。[5]

还有部分学者特别关注农村老年女性贫困化问题。杨晶晶以2014 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为标准,分析了农村老年女性贫困状况及农村老年女性社会支持状况。[6]张爽的研究侧重于农村老年女性的社会救助层面,指出需要健全贫困农村老年女性的救助机制,建立长期救助机制。[7]个别学者的研究尝试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来解决老年女性贫困化问题,例如刘新玲指出,可以尝试建立一个平台来让社工发挥作用。她的研究表明,解决农村丧偶老年妇女贫困问题需要结合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从实际出发。[8]范慧、彭华民提出可以尝试让社工机构与市场实现共治,化解社区治理各主体间融合问题,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9]

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给出了贫困的定义,著名的有阿玛蒂亚·森的能力贫困观。“贫困是指对人们基本能力和权力的剥夺,不仅仅是低收入。”[10]国外有众多学者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学者们指出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农村的贫困问题非常严峻。女权主义者关注女性和非白人种族的贫困情况,例如学者Quibria.M.G.从阶层、政治角度对女性贫困问题做了研究。[11]

最近国外部分学者开始反思社会工作专业领域下,高龄化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例如学者Fuqi Zhai, Chaolin Zhang 研究了老年群体更替问题,指出随着老年群体的逐步更替和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和社会各方面都将发生新的变化,有必要利用好这些变化来促进发展。[12]学者Sofie Ghazanfareeon Karlsson 探讨了如何在社会工作研究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高龄化问题研究中的价值观,提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需要更加注重批判性思考方式。[13]

3.研究述评。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国内目前众多学者研究过贫困问题,内容涉及贫困线的划定;已有部分学者开展了对老年女性生活贫困原因的分析并从社会保障领域探讨了解决措施;也有学者格外关注了农村老年女性贫困化问题;个别学者的研究尝试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来解决老年女性贫困问题。

国内部分学者关注到了农村社区老年女性的贫困问题,但是对城市社区高龄女性贫困化问题没有给予较多关注,缺乏一定数量的实证研究,同时对通过社会工作者介入城市社区高龄女性贫困化问题并提供帮助的策略研究很少,缺少在社区治理新视角下的措施探讨。本文的研究将丰富解决城市高龄女性贫困问题的策略研究。

二、研究设计与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参与观察法两种方式。本次调查的地点为山西省大同市H 社区。问卷调查法用于调查山西省大同市H 社区高龄女性生活基本情况及需求,通过Excel 表格图形及logit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81 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作为重点研究和分析的对象。H 社区81 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约2 万人,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共走访了300 位81 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实际有效问卷数量为274 份,有效问卷率达到91.33%。通过和社工等相关工作人员的交谈,同街道的相关人员交谈,最后走访老年人以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表1 高龄老人生存现状调查表

如表1 所示,高龄女性占受访调查老人总数的56.2%,但却在月养老费用自我承担不超过1000元的人群中占89.3%,在家庭月收入在2000 元以下的人群中占90.6%,在拥有特困证明的人群中占87.1%,在没有任何种类的医疗保险的人群中占83.3%,在独居老人中占到70.6%。由此可见,高龄女性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而且在医疗方面得到的补助少。因此,解决高龄女性的贫困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

表2 H 社区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支持情况的Logit 模型回归分析

社会工作将居家养老概念界定为以社区为依托,依靠家庭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的社会化服务。居家养老是有偿的,但是从本质上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如表2 所示,H 社区高龄女性倾向于不支持居家养老。这可能是由于高龄女性普遍经济状况较差,很难再支付社区居家养老的照料服务费用,并且高龄女性普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戒备心理高,习惯其子女提供生活费并照顾生活起居的家庭养老模式,不信任陌生人到家为其提供服务照料的行为。

在举行小组工作的过程中,81 周岁的孙奶奶详细诉说了近来生活的不容易。她抱怨没有钱资助孙子上学,社区也没有具体的服务能够帮助她的生活起居。

可以看出,H 社区高龄女性主要还是经济收入的原因而倾向于不支持居家养老模式。与H 社区高龄女性交谈的实际情况更说明了这一点。她们大多没有参加过工作,没有养老金或退休金,其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配偶或其子女提供的经济帮助,收入低、自我承受低,大多没有医疗保险,现实的经济状况制约了其需求状况,导致其倾向于不支持居家养老模式。

三、社区治理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高龄女性贫困问题实务策略

(一)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

1.需求理论下的小组工作介入过程。活动内容一:社会工作者首先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说明本次小组活动的最终目的。之后社工鼓励高龄女性相互介绍自己,和邻座的朋友交谈。社工给老人们放歌曲,让老人们猜歌名活跃气氛。

活动内容二:社会工作者首先联系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社工组织高龄女性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听医护人员介绍身体穴位和关节活动方法。社工为老人们发放了资料,让高龄女性了解科学的活动及锻炼方式。社工为每个高龄女性记录了医护人员提倡的锻炼周期和方式。

活动内容三:这次活动目的在于发挥小组成员的力量去帮助照顾失能失智女性的日常生活。小组部分成员前往失能老年人家中,按医生吩咐叮嘱其按时吃药,小组成员和志愿者进行交谈并帮打扫卫生。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建立起高龄女性医药看护互帮互助小组。

活动反思:H 社区目前小组活动刚刚起步,没有足够的社工和志愿者帮助其顺利长期实施,高龄女性贫困问题难以得到解决,难以获得长期支持力量。

2.需求理论下的小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三次简单的小组活动,小组成员间建立了支持网络。老人们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组织小组活动,有利于促进形成互助养老的模式。对于生活困难、需要日间照顾的高龄女性,互助养老解决了部分照料问题,缓解了高龄女性的生存压力和精神压力。

(二)社区工作方法的介入

1.社区照顾模式介入过程。尝试通过社区照顾模式介入H 社区,帮助改善高龄女性贫困化生活现状。

活动内容一:社会工作者带领志愿者拜访了H社区高龄女性,了解老年人的家庭情况和身体情况,社工进行自我介绍并留下联系方式。社工充分了解老年人在生活中的需要,向高龄女性介绍未来一段时间社工机构组织的服务项目,鼓励其积极参加。

活动内容二:社会工作者与医疗卫生机构联系,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为高龄女性开展免费医疗咨询服务,免费为高龄女性进行血压、血糖等常规项目的体检,提供用药和生活建议。社工定期为社区高龄女性开展了健康讲座,发放健康生活指南。

活动内容三:社会工作者带领志愿者深入贫困高龄女性家中,定期提供日间照顾服务。针对长期失能的高龄女性,由社区居委会和社工机构联合安排志愿者轮流开展日间照顾,节省了老人的生活开支。针对有子女的失能失智老人长期无人看护的情况,社区居委会成员联系老人的儿女,督促其应尽的赡养义务。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还为所有高龄女性群体申请办理了高龄津贴。

活动内容四:社工带领高龄女性参观了社区宣传室,定期带领其去户外活动或者室外晒太阳。安排了志愿者组织高龄女性下棋、剪纸或者同邻居聊天,组织了部分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去附近公园参观。通过定期组织高龄女性室外活动,促进老人们的身体健康并增强老人们的社区归属感。

活动反思:社会工作者难以满足高龄女性的多样需求,难以维持贫困女性群体长期的生活照顾,难以提供长期免费医疗服务。

2.社区照顾模式介入评估。经过社会工作者一段时间的努力,较好地运用了社区资源,改善了高龄女性养老服务环境。在社区治理层面,高龄女性参与社区事物管理的意识逐步增强,参与度提高。通过参与社区举行的各种讲座活动,高龄女性增强了对社区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即通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会工作者、社区组织等多方力量的联合,增强了H 社区的居民凝聚力,推动社区公共事务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需要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依托,综合社区高龄女性养老需求、其他社会资源参与等因素对社区照顾进行统筹规划。有必要在H 社区建立以家庭日间照顾为中心,构建由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机构等多方力量组成的社会支持网络,为社区高龄女性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解决社区高龄女性贫困问题需要构建日间照料、医疗支持、精神慰藉等综合性社区服务模式。需要加强社区管理,降低社区老年人养老成本及高龄女性生活开支,尽可能对高龄女性提供免费帮助。

四、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高龄女性贫困问题治理的建议和反思

(一)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高龄女性贫困问题治理的建议

1.发挥“三社联动”在社区治理和社区养老层面的优势。学者们通常对“三社联动”概念的定义是:以政府为主导,依托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实现良性社区治理的机制。[15]目前“三社联动”正逐步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形式。在新的社会形势背景下,H 社区有必要整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将专业社会工作者引入社区开展帮扶高龄女性的工作,建立好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方服务方式。

在社会组织层面,有必要引入社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社会工作机构可以尝试吸引服务提供方进社区,例如链接医疗卫生所、药店等等。社会工作机构可以尝试定期坚持组织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例如广场舞、棋牌等,丰富高龄女性精神生活。

在社会工作者层面,目前H 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比较缺乏。社区内的社会工作者大多不具有职业社会工作师资格,无法利用专业的个案、小组、社区和社会行政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为高龄女性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服务。积极吸纳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是今后H 社区为老服务的工作方向。

在社区层面,要明确H 社区在帮扶高龄女性中的工作责任。H 社区在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方面需要承担起重要职责,为贫困高龄女性群体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例如捐助衣物的发放。H 社区需要做到详细记录社区内老年人居民资料,掌握社区内高龄女性群体养老需求信息。

2.社区治理下多方协同参与治理贫困问题。首先需要强化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老年人对社区自治事务大多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参与性不高,尤其是高龄女性。在过去开展的“居民说事”及楼宇化自治工作上,高龄女性参与性普遍不高,她们给不出建设性意见。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要逐步动员广大高龄女性参与社区建设,使得社区为老服务由“被动治理”到“积极参与”,强化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形成较好的社区治理氛围。

其次需要弱化社区治理的行政色彩。目前H 社区治理的主体是社区居民委员会,治理层面存在政治化问题,居委会成员以“官员”自居。思想意识上,高龄女性大多不理解“自治”的概念。在这里强调需要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属性——基层自治,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努力实现居委会工作人员工作上的独立性。

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治理,可以逐步改变H 社区治理行政化强的现状,逐步改变社区治理理念和方法。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治理,可以进一步完善社区为老服务的功能。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参与高龄女性生活服务,照顾了老年人日常生活起居,缓解了她们的精神压力,降低了她们的生活开销,缓解了极端贫困现状,提高了其生命质量。

3.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和资金投入,吸纳专业人才。社会工作在本市起步比较晚,社会工作在本市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落后于发达地区。在现有状况下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对社会工作机构提供一定的政府补贴。需要加强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的发展,促进公益项目在社区落地,支持和培育其他社会组织,形成公益项目购买机制的常态化。通过政府补贴逐步引入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对一些社会工作机构开辟绿色通道,提高社会工作经费投入比例。在专业人才吸纳方面出台激励和培训政策,适时提高社工从业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吸纳优秀人才加入社会工作队伍并留住人才,促进社会工作建设,缓解高龄女性的生存压力。

(二)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高龄女性贫困问题治理的反思

在与H 社区高龄女性交谈之后,笔者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社区高龄女性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面的需求满足情况做了初步的分析。

居民的参与,政府推动,社工机构自身的推动等多方因素使得社工机构参与到社区治理建设中来,努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工机构将逐步成为重要的第三方力量来满足城市社区高龄女性的需求,降低该群体的贫困化率,解决社会问题。

本文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研究关于山西省大同市H 社区社会工作介入高龄女性贫困问题治理的策略,对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仍然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其次资料收集方面也存在局限,问卷调查高龄女性的数量有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了基层社区治理中,改善了基层社区治理问题。例如高龄女性贫困化等等。从目前山西省大同市H 社区治理的情况来看,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对政治经济体制变革所发挥的作用。本文通过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高龄女性贫困问题治理的策略探讨,旨在促进社工机构更好地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建设。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社工高龄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A Social Crisis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部地区持证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状况研究
青春社工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石台行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