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意象主题与文化认同
——从徐振民钢琴作品《唐人诗意》说起

2021-04-01 08:39
关键词:意境钢琴意象

李 晶

(滁州学院音乐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在漫长历史中智慧的结晶,是集儒释道等多种思想于一体的优秀民族文化。在当今时代,中华文化不仅成为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加强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也是中国与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桥梁。从钢琴传入中国,中国音乐家们通过不断学习、借鉴和融合,将西方钢琴创作和表现技法完美与中华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中国钢琴作品的“中国风格”。中国风格并非单一的内涵,其包含着丰富的民族、地域、流派、时代风格和特征,随着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钢琴音乐之林中重要的文化形式。[1]徐振民《唐人诗意两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以这部作品为例,通过剖析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内容与精神,以此展现中国钢琴作品所呈现出的独特“中国风格”。

一、形神转换:中国钢琴作品的风格演变

(一)中国钢琴作品风格的演变与发展 西方技艺理论与中国文化的初步调试时期。20 世纪初,中国钢琴音乐家们意识到西方钢琴技艺理论与中国文化的适应性问题,并在创作中开始了一系列本土化探索。从最早的赵元任先生于1915 年发表《和平进行曲》,中国作曲家们开始了东西方技艺理论与文化的融合调试。此后,如贺绿汀的作品《牧童短笛》更加鲜明地将复调手法与中国旋律相融合,丁善德的作品《中国民歌主题变奏》将中国民歌与钢琴技艺相融合,这一时期的作品都不约而同地从中国民族文化角度出发,开始了对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创作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中国风格的形式探索与创作繁荣时期。1949 年新中国成立,广大钢琴作曲家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这一时期大量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不断涌现,形成了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空前繁荣的时期,被称为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欣欣向荣的十七年。[2]丁善德1950 年创作完成的《第一新疆舞曲》和1955 年作品《第二新疆舞曲》,汪立三于1953 年创作的《兰花花》等优秀作品都成为永恒经典。这一时期钢琴作曲家们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氛围中,进一步挖掘中国文化与钢琴音乐的形式融合,从民间音乐和地方音乐中积极挖掘相应的中国民族元素,对中国风格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

中国风格创新的多元化探索时期。随着1978 年中国改革开放,许多西方现代音乐涌入国内,作曲家们开始了对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进一步尝试和创新,并进行了各种多元化的有益思考。汪立三1979年作品《东山魁夷画意组曲》,以及1980 年《梦天》都传神地将中国山水意境以音乐的形式呈现出来。罗忠镕《钢琴曲三首》、陈怡《多耶》以及赵晓生的《太极》都通过不同层面体现了创作者对中国风格的独特理解和尝试,极大地扩充了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的丰富性。

(二)中国钢琴作品风格的形神转换 随着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作曲家们对中国风格的长期探索和尝试,大致形成了两条不同类型的中国风格发展脉络。一是从题材出发,以民族和民俗为基础进行创作,凸显中化文化;二是基于创作者自身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并不以完整的民间或民族音乐旋律为准,主要呈现中华文化的内在神韵,凸显中国内容和精神,徐振民《唐人诗意两首》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纵观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从20 世纪初对于本土化的浅层探讨,1949年之后对民族音乐形式的探索,到1978 年之后对中华文化的深层理解基础上与西方钢琴理论技艺的深层交融,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音乐形态。在此过程中,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从最初的外在模仿转向内在融合,从单一追求结构、形式、内容上的音乐文化传承走向了多元追求审美、心理、神韵等的深层文化表达,从而使中国钢琴作品经历了从“形”向“神”的中国风格转换,构成了多层结构、多元形态为基础、中华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为内涵的现代钢琴音乐形式。

二、诗乐交融:中国钢琴作品的至高理想与追求

中国钢琴作品的深层内在表达作为中国风格音乐重要表现形式,诗乐交融是其追求的最高境界,诗乐交融既指中国诗词文化与钢琴器乐的高度契合,也指中国文化内容与精神与西方音乐理论与技艺的完美融合。徐振民《唐人诗意两首》以中华诗词文化为基础,运用钢琴技艺,遵循诗词的内在精神与内容,充分将中国诗词文化的气韵与意境完美呈现,极度凸显了中国钢琴作品的意境之美。

(一)《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是一首怀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陈子昂。怀古诗主要通过将永恒自然与短暂生命相对比而形成强烈反差,以此来表达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这篇诗歌通过呈现宏伟景观与他怀才不遇的境况相对比,表达诗人内心的惆怅情怀。徐振民创作的钢琴曲《登幽州台歌》尽管选用同一诗名,但是在创作上另辟蹊径,极力通过诗歌中的天地意象和文化意蕴,营造广阔的历史和自然时空,将诗歌中诗人所表现出的悲怆感情用抽象音响的形式完美呈现。

该曲采用再现单三部曲结构,通过在结构音响与诗歌内容的相互对应,将诗歌意境完美与钢琴音乐相互融合。乐曲引子部分通过和弦和单音组合,通过力度强与弱的强烈对比,营造出深沉苍凉的氛围。(如下图)

再现单三

该曲结构与诗词相对应,所以第二小节从引子的低音区直接跨到高音区,通过降低力度,营造出天地空旷的浩大场景,此时的乐曲演绎中,仿佛是这广阔天地的唯一见证者,在看似宽广的天地间,蕴含着一种阴郁的,即将爆发的情感。从第11 小节开始,节拍与调性交替,在达到fff 强音高潮之后,速度放缓,半音下行,烘托出情绪低落、怆然之感。而在35 小节后音响清晰,呈现出作者对生命的思索,最后以和弦营造虚无缥缈之意境。可以说,该曲始终紧紧围绕诗歌的语调及情绪,完美烘托出诗歌中的天地时空之浩渺与诗人悲怆的情感意境。

(二)《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山水诗,诗人常建所作。该诗凸显宁静致远之意境,抒发诗人隐逸情怀。徐振民的钢琴曲充分挖掘了该诗寄情于山水的思想,通过音响将这一本真内涵深度呈现出来。

这部作品结构上仍然采用再现单三部曲式。与第一首不同,这首曲以突出平顺为特点,通过流动的诗意表现诗歌内在的禅韵意境。(如下图)

再现单三

第一小节开始低声部上行五声调式营造清晨阳光洒向古寺的宁静之感。从12 小节开始调式频繁转换,描绘山中鸟与水中波光的立体动态空间,并且通过慢板的连接段将诗中曲径和禅房的静态事物呈现出来,通过动静结合完美烘托出古寺灵动和恬淡的意境氛围。此外,32-50 小节同样同于情景烘托,40 小节中四度平行和弦则通过模仿钟磬之音呈现古寺的空灵。可以说,该曲通过音域、转调以及和声处理,最大程度将诗人隐逸山水的情怀呈现出来。

三、山水意象:中国钢琴作品的家国情怀和文人哲思

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诗歌通过意象烘托意境、抒发情感。基于古诗词创作的中国钢琴作品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意象,也可以称之为“中国内容”。尽管钢琴音符不同于诗词语言,但是同一文化内部不同艺术形式其内在是相通的,[3]作曲者通过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以自身的家国情怀以及对诗歌意象的哲思,运用音乐技艺处理,同样能够营造出与诗歌意象相一致的意境氛围。山水意象作为中国诗歌意境表现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文人情怀所在,更是进行哲思的重要路径。在中国钢琴作品的意象中,山水意象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凸显其表层的“山”与“水”的具体指向,二是强调隐含的“山水”指向,既可以是山水勾勒出的现实立体空间,又可以呈现时空流转的历史空间。正是具象和抽象的“山水意象”赋予了中国钢琴作品能够以现代的感官和视角搭建起与中国传统古诗歌沟通的桥梁,同时也赋予了现代作曲家与古代诗人对同一命题思考和探索。

《登幽州台歌》作为怀古诗,诗人以具象化的山水天地营造出抽象化的磅礴大气的历史空间,将自己置身于这天地间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尽管在古诗中,明确的具象化意象主题只有“天地”二字,但是在古诗和钢琴曲中营造出的立体式意境是诗人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宏伟的山河,以天地苍茫烘托出时空、历史的不停流转,感叹时光岁月流逝,有才之人却不得志的惆怅情怀。尽管全曲意象有幽州台、河山以及天地等,但是诗人更要强调地是抽象化的历史时空架构,因此在钢琴曲中,作者同样通过节拍、调性、旋律的不断变化,营造出这一抽象化的历史时空意象,而非具体化的山河天地意象,并以这一抽象化主题,抒发出诗歌所蕴含的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题破山寺后禅院》作为典型的山水诗,诗人以具象化的山水意象呈现自身寄情山水的情怀。这首曲同样也将该诗中的这一山水意象以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将诗中禅悦与山水意象相结合营造宁静致远的意境。作者在钢琴创作中运用写意手法,将破山寺中的优美风景用音乐语言一一托出,而且顺序结构遵循古诗,进入古寺,映入眼帘地就是湖光山色与鸟语花香,在黎明时分,寂静的氛围中隐隐有鸟语与钟声、溪流声相互交织,这些具象化的事物通过作者的主观整合完美地将古寺曲径通幽的禅境以立体式的感官体验向听众全盘托出。通过古寺意象,作者既真实还原了古寺所呈现出的空灵禅境,又极致地向听众诉说着诗人在寺中领悟禅悦的奥妙以及遁世无闷的情怀。不仅如此,全曲运用四五度和弦以及连音,用轻柔的力度以有声表现无声,不仅架构起了现代与古代穿越时空的通灵桥梁,更寄托出作者对于古寺禅境的自我思考。

四、和合思想:中国钢琴音乐的文化指向与自觉

钢琴音乐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土壤,尽管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深受西方钢琴理论技艺的影响,但随着一代代钢琴作曲家们凭借民族文化自觉不懈努力,中国钢琴作品形成了独具中国风格的音乐形式,可以说,中国钢琴音乐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下得以发展。[4]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既是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文化根基,又是中国钢琴作品最为重要的身份符号,而其中的“中和”思想和“天人合一”思想则是作曲家们在文化自觉下形成的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终极指向。

(一)“中和”思想 “中和”源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即强调适中,“和”指融合、调和。春秋时期,中和思想就被运用到音乐中,音乐中的中和之道即强调给听众带来审美体验。《乐论》中明确提出音乐就是天地人中和之呈现,因此中和思想也成为中国音乐追求的至高理想。中国现代钢琴音乐作为东方文化与西方器乐的结合,随着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不断发展,中和思想成为其中隐含的文化指向。钢琴作为西方乐器,本质上却承载着西方文化的属性,而多元化的中国风格使得钢琴越来越成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式的载体,这深刻蕴含着中西文化调和的中和思想。[5]

《唐人诗意两首》中,不仅在形式上承载着东西方文化的中和思想,而且从内容上看,徐振民深刻地将中和思想贯穿于两部作品中。《登幽州台歌》从ppp 到fff 的力度跨度,来构建历史与现在、天与地、家国与自身之间的联系,以稍“拖”的方式调和它们之间的距离与诗人所表现出的彷徨,营造出气势磅礴的时空变化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整首曲子创作者始终在给听众呈现诗人试图中和自身与现实的种种矛盾与困境的情感。如果说该曲给听众以深沉厚重的审美体验,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作者营造的则是宁静放松的美感,不同于前一首沉闷的音乐意境,运用连音以及大量的模仿,将诗中的众多意象适度连接,并将其融合在同一空间,形成了曲径通幽、宁静致远的禅境。作者在这两首作品中的中和思想,既是作者呈现诗歌精神的方式,又是其想要传递给听众的中国音乐文化内涵。

(二)“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之一就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理念,这不仅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精神基础,而且也成为中国现代钢琴作品中试图呈现的重要意境和最高境界追求。在《唐人诗意两首》作品中能够深刻体会到创作者对传统文化思想在其作品中的渗透和接纳,钢琴作品营造出“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音乐意境,创作者运用音乐的艺术手段不仅呈现出古寺的宁静致远之美,更像是徐徐诉说着祖国秀美山河的景色,在幽静的钢琴音符旋律中,听众的身心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并与之完美融合,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和谐。该曲在开始运用线性的旋律传神描绘着清晨阳光洒在古寺的宁静的意境,直接将听众引入了丰富的艺术想象中,仿佛置身于清晨山光潭影、鸟语花香的自然之中,加之隐约传来的古寺钟声,营造出自然、古寺、人的和谐统一。此外,整首曲子大量运用四五度和弦,通过模仿古筝音响,以及运用音域变换呈现色彩变化,创作者将多种意象相糅合并使之呈现一种平衡之感,在协和的音乐行进中,紧紧地将听众融在了以有声钢琴音乐体验寂静空灵无声的天人合一意境当中。在《登幽州台歌》中,尽管所要呈现的是诗人郁郁不得志的情怀,但是《题破山寺后禅院》呈现的是三维的天人合一思想,而这首作品呈现出的则是“天、地、时空、人”四维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是整首曲子运用大跨度和弦、非线性旋律以及低沉有力的音响效果淋漓尽致地将一幅更为宏伟的天地自然意境为听众所呈现,创作者通过营造意境进一步引导听众走向了诗人的内心,指向了中华文化哲思的本真。

猜你喜欢
意境钢琴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意象、形神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