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梧桐 任禹崑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智慧养老作为解决养老需求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梳理智慧养老的优势及发展机遇,基于对智慧养老产业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分析,从增强产品普及性、保护信息安全、规范服务标准、加强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提出新时代我国智慧养老优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智慧养老;机遇;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6-0080-0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龄化现象日渐突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以及比重不断攀升。从数量上来看,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2.64亿,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1.91亿。从比重上来看,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高达18.7%,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3.5%,与2010年相比上升4.63个百分点。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中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1]。
人口老龄化呈现出速度加快、程度加深的态势,这不仅会削弱人口红利,影响经济的潜在增长,也给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带来压力,未来我国将长期面临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持续压力,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国家和全社会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给传统养老模式带来了挑战:受我国家庭养老文化的影响,目前我国老年人主要依靠代际支持进行养老。计划生育政策给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同时也带来了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加大了家庭养老的风险,家庭的养老负担持续加重,家庭养老功能持续弱化。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对于机构养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带来了增长过快的养老需求,养老机构数量尚存在较大缺口。据统计,到2019年12月,养老机构及设施总数为19.6万个,床位数760多万张,平均下来,23名老年人才可以拥有1张床位,机构养老床位数拥有率仅为4%,供应床位数量显然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此外,由于硬件设施条件与养老服务技术人才的缺乏,机构养老服务的质量也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2]。
传统养老模式难以解决养老产业供需矛盾,发展智慧养老才能从供给侧角度解决养老需求问题[3],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现有养老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充分认识到智慧养老的价值,促进智慧养老的健康发展,从而走出传统养老模式能力不足的困境,对于提升我国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智慧养老的内涵及优势
“智慧养老”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首次提出,又称为“全智能老年系统”,意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打破固有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高享受的养老服务[4]。即智慧养老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信息技术(如物联网、5G、云计算等),围绕老年人的健康、安全、文娱等方面,向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灵活、个性化服务的一种养老形式。
智慧养老相较于传统养老的优势在于:一是人力替代优势。传统养老服务模式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投入。智慧养老可以通过利用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等技术,替代一部分的人力服务,从而促使养老成本降低。二是响应更迅速。作为弱势群体之一,老年人更加需要及时快速的响应,智慧养老可以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老年人的行动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对于可能出现的紧急突发情况能够做到更加及时快速地响应和援助,有效保障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性。三是资源整合优势。传统的养老行业,资源整合的范围相对有限,一些设施可能会闲置,导致资源的浪费。智慧养老可以利用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平台,收集老年人的需求,整合全国各地的养老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满足每一位老人的个性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同时也会促进社会养老资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提高[5]。
三、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机遇
(一)政策支持
在政策法规方面,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文件。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工作任务;2017年2月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2019年颁布的《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等,均提及加大对于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以上文件的出台,充分表明了国家的重视程度,为智慧养老产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技术支持
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智慧养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用网络变成了相对简单的事情,老年人使用网络的门槛较低。《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老年群体中使用互联网的人数量越来越多,近几年的比重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截至2012年,智慧城市建设在我国已经进行了九年,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城市服务功能信息化和技术化,为智慧养老服务全覆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市场基础[6],科技的不断突破持续助力智慧养老行业发展。
近些年,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斷加快、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支持政策,以及科学技术支持的背景下,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2019年智慧养老产业规模接近3.2万亿元。目前,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技术产品不断成熟,服务水平和能力也逐渐提升,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四、智慧养老产业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的智慧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我国智慧养老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一)产品智能性不足,普及率低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年轻人能够享受到极大的数字红利。由于老年人自身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下降,学习能力较弱,老年群体没办法拥有与年轻群体类似的知识储备和新事物接受度,导致老年群体在学习、使用智能产品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而众多智慧养老领域的科技型产品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老年群体的特点,产品较为前沿,技术含量较高,操作烦琐,适老化程度较低,“智能性”不足,造成相关产品在老年人中普及难的现象[7]。
(二)隐私安全得不到保证
在大智移云的时代下,受益于广泛使用的可穿戴智能终端设备,医疗、养老等老年人个人数据可以实现实时收集,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的归集和计算,探索出精准、高效、个性化的服务。但海量数据的收集可能会产生数据泄露问题,在当前数据隐私法律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很多老人无意间的一些操作就泄露了隐私,大量的隐私数据就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导致不法分子出售老人的个人隐私信息获取利益,甚至利用隐私信息在网络上进行诈骗,给老年人带来了隐私安全问题。
(三)缺乏行业标准体系
规范的行业标准是影响一个行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行业标准的建立是严谨和复杂的,没有一个健康的规范的行业标准,产业的繁荣发展就很难实现。我国的智慧养老产业起步较晚,尚处于行业发展的初期,而目前我国陆续出台的涉及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多为指导性的建议,缺少配套的执行标准和细则。同时,监督机制欠缺,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使得智慧养老行业较为混乱[8]。也正因此,一些企业借智慧养老之名,提供一些低劣产品,导致智慧养老领域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降低了消费者的热情,不利于行业的长效健康发展。
(四)复合型人才缺乏
行业的发展主要靠人才,而当今时代的人才往往不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而是要求广而精。作为技术含量很高的智慧养老行业,对这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更是需求强烈。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智慧养老产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出现较大的人才缺口。智慧养老产业作为一个复合型产业,涉及互联网技术、卫生、医护等诸多领域,然而能够全面了解上述行业的人才少之又少,精通智慧养老产品开发的互联网方面的技术人才不一定对老年人的需求有真正的了解;而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养老知识技能,但大多数人对于智慧平台尚不能熟练运用,由于人才的缺乏,目前智慧养老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五、智慧养老产业的优化发展建议
(一)增强产品普及性,消除数字鸿沟
首先,可以通过多种通俗易懂、易于老年人接受的方式来提高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让老年人对智慧养老这一新型概念有充分的认识,逐渐消除老年人对复杂产品的抵触心理。为了让智慧养老模式能够被市场所广泛认同,就需要让受众群体充分了解其优点。同时,社区、家庭、志愿者等可以对有要求的老年群体进行信息技术培训,让老年人能够相对熟练地使用相关智能设备和软件,协助老年人更快地融入到数字化社会,适应社会变化。此外,在智能化产品的生产研发方面,要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特点和现实需求,生产开发出适老化的产品。例如软件的开发要充分重视老年人的使用习惯,要考虑到产品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尽量为软件使用群体提供科学简单高效的教程,让科技适应人,优化用户的产品体验。
(二)注重数据安全,增强隐私保护
大数据时代各种信息泛滥,也给“互联网+”形式的养老带来了隐私保护的困难。为了进一步做好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隐私保护,保障智慧养老产业的数据安全,增强老年人用户隐私的私密性,规避非法传播个人信息,首先需要加快数据安全立法,填补原有法律中的空白,保障信息公共安全,加强风险防范。另一方面,通过家庭和社区的宣传教育,帮助老年群体增强隐私保护意识,在使用设备和软件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关键隐私数据的泄露。此外,构建第三方监管机制,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大数据利用者进行安全认证并定期查验相关资格[9]。
(三)规范服务标准,加大监管力度
为了保障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健全行业标准和市场规范体系。缺乏合理的行业标准,会造成标准混乱、行业发展千差万别的乱象,行业发展的病态化也会造成政府管理的效率低下。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国家要通过立法的手段规范行业发展,设立“红线”,同时为智慧养老服务各个环节制定规范、可量化的标准,这些標准中包含平台运营、养老服务、产品质量把控等。在通过规范、可量化的标准,切实保障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安全和平稳运行。
此外,要健全“内管”和“外管”双重监管体系。“内管”指的是通过行业内部自查,可以在行业中建立相关的行业协会,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期自查;而“外管”需要相关的行政机构来进行监管,严肃查处行业中的违法行为,给予市场内的通报批评,并处以高额罚金,让行业中的主体不能违法、不敢违法。媒体等社会舆论作为“外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发挥其社会监管的权利,对被举报的行业内违法行为进行报道,进而起到警示作用。
(四)加强智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一是重视高校教育培训的作用。鼓励各类院校开设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尽量科学全面,为智慧养老领域培养和输送具有医护、卫生、计算机技术、心理学等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二是拓宽从业人员的培训渠道。加大培训力度,注意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展专业化培训,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水平。三是提升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通过政策吸引和鼓励各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入到智慧养老行业中来,促进从业人员队伍“高质量化”,进而推动我国智慧养老的高质量发展。
參考文献:
[1] 陆杰华,刘芹.中国老龄社会新形态的特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基于“七普”数据的解读[J].人口与经济,2021,(5):13-24.
[2] 魏强,吕静.快速老龄化背景下智慧养老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99-107.
[3] 姜琛凯.新常态下智慧养老生态链的构建——基于供需视角的分析框架及路径选择[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6,(6):104-113.
[4] 刘玮,王红梅,肖青,等.物联网概念辨析[J].电信技术,2010,(1):5-8.
[5] 陆孜昕.智慧养老问题及解决方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8):156-157.
[6] 曹煜玲,毛俊美.新时代我国智慧养老服务创新发展研究[J].城市,2020,(3):25-31.
[7] 陆杰华,曹桂祥.“互联网+健康养老”的运营模式及发展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20,(7):51-53.
[8] 任国征,徐晓娜.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20,(10):13-17.
[9] 常金玲,李思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创新研究[J].创新科技,2019,(12):73-78.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aging degree of the population in China,the pension probl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facing th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The smart pension,a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n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pension demand,has a very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Combing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smart car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facing the smart care industry,put forward the optimal development of smart care in China in the new era from four aspects:enhancing product popularization,protecting information security,standardizing service standards and strengthening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smart pension;opportunity;dilemma;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