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 湘
土木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21世纪,成熟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化的管理系统深入各行各业,也给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带来经验和启迪。但是由于土木工程行业的复杂性,关于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方面的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阐述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分析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给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对于土木工程管理来说,被管理的人口基数越大,就越应该寻求高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管理者也常面对受管理人员受教育程度差异大、受管理人员年龄差异大、受管理人员男女比例差距大、受管理人员地域差别大这些差异性的问题。使用单一、“一视同仁”的管理办法可能会减少管理成本,但是也会产生管理办法模糊、不清晰,作用对象选择不具体等问题,这些都会导致在土木工程的管理中出现效率低下、成效不显著的情况[1]。
土木工程施工的管理与小型企业或者机构的管理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口基数的差异。通常,一项正在进行的土木工程施工,人员包括一线施工的各种工人、管理人员、报价人员、审核人员等,其人口基数会远超于其他行业项目中的人口。因此,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要匹配一定基数的人口范围才科学有效。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工作种类偏多,所以需要的工作人员职业种类较为丰富,有受过高等教育和有较高管理技能的人才,也有各工种专精的技术人员,更离不开一线的普通工人。虽然受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差异巨大,但是在涉及施工安全问题的时候,必须一视同仁。所以,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时候,要兼顾各受教育程度的群体,采取受管理人员能理解和接受的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成效。
在土木工程施工期间,由于人口基数大、岗位众多,不同的岗位人员主要构成的成员年龄差别很大。一般的建筑设计、工程报价岗位会接纳应届毕业生,年龄构成较年轻化,接受管理会有自己的认知模式和认知偏好;而专业的技术岗位,年龄普遍偏向中年,有10年~20年工作经验的工匠是这些岗位的中坚力量;一般的体力劳动者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员构成是50岁左右的偏老龄人口,他们多数是靠短期的劳力获取报酬。不同的年龄层对信息的接受方式、接受能力不同,生活习惯、工作习惯也各有不同,这些问题也需要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计划的制订中被适当考虑。
男女比例是土木工程永远绕不开的话题,由于工作性质、体力和社会风俗等原因,土木工程行业的男女比例差异远超于其他行业,成为具有标志性的“男多女少”的行业。男女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差异,在信息的接收方式和行为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些都是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
土木工程行业的工作性质是“团队跟着项目走”,进行一个项目便会在一个地方生活工作一段时间,换下个项目则随项目迁徙到另一个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工作人员都会随着项目进行转移,跟着转移的往往是比较核心的技术人员,而一些体力劳动工人则会在当地工程中短期参与项目,这对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来说,受管理人员的地域差异相对较大。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和交流习惯的不同,会导致人的接受习惯和认知水平有差异,适当处理这些问题有助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如果忽视受管理人员的地域差异,不同地域的人难免会产生隔阂,管理难以达到要求。科学研究表明,一般人们更喜欢和与自己有血缘关系、同一个家乡、相同文化背景或使用相同方言的人进行交流和亲近。例如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可能会不自觉地把信息传递给自己的同乡,却忽视传达给外乡的工程成员,造成内部隔阂。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影响土木工程管理效果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精细化管理[3]。土木工程管理中被管理人口基数大、管理成本高,但在解决某个安全问题的时候,管理效果应该比成本更值得重视[4]。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模式创新的任务是具体分析这些差异性因素,保证以管理效果为前提的情况下,尽可能找出节省成本的方法。因此,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模式创新时应该采取的管理方法是普遍大众管理和精确个人管理。借鉴20世纪传播学的研究成果,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管理技术方法,形成更加立体的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
“议程设置理论”是20世纪传播学的现象级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5]。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的想法,却可以影响人们主观意识。所以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宏观管理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议程设置理论”的基本结论,用简单、易接受且高频率的信息占据被管理人的讨论话题和思维空间,保证施工安全的信息渗透进施工的全过程中,在所有被管理人员的心里都留有底色。
“意见领袖理论”和“把关人理论”都是现代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在研究群体传播时,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而在土木工程施工领域里面,一个特殊群体的信息“把关人”恰恰和“意见领袖”重合。如工龄很长的工头、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或者是专业技能较高的人才,这些在小群体中的“意见领袖”也是这些特殊群体的“把关人”[6]。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微观环节,需要“意见领袖”把应传达的信息传递出来,管理才能既因地制宜又省时省力。
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模式中,只宏观地理解土木工程管理中被管理人员基数大的问题,没有清晰认识到受管理人员受教育程度差异大、受管理人员年龄差异大、受管理人员男女比例差距大、受管理人员地域差别大等这些差异性的问题[7]。选择的管理方式笼统、混乱,虽然节约了管理成本,但是极大地影响管理的质量。所以,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模式的创新过程中,要格外注意这些差异,通过借鉴现代传播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议程设置理论”创新性地对宏观群体进行管理,也要通过“意见领袖理论”和“把关人理论”对微观群体加以创新指导,立体化地保证管理效果。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安全创新首要考虑的问题一定是保障所有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这是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