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报到小手机
——媒介变化对平面设计的影响研究

2021-03-31 03:07何弘政
西部皮革 2021年6期
关键词:观者智能手机媒介

何弘政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8)

计算机技术在近几十年飞速发展,在惊叹这趟科技列车速度之迅猛、成就之震撼的同时,科技的加速度也不乏给人们带来了不适应之感。如今数字技术已几乎影响到人类生活所有的领域,人类从行为到思维都不得不体会科技发展带来的“超重感”,其中就包括对视觉设计的迷茫和思考。海报作为通过视觉传递信息最悠久、高效和常见的媒介,受到了现代数字技术深刻的影响。招贴海报常见丰富细致的画面,内容甚至会与传递信息不直接相关,而智能手机中的海报画面倾向更加简约,画面会为更大比重的文字信息服务,这种变化不禁会引起观者的诧异和进一步的思考,媒介的变化具体作用于海报设计风格变化的现象似乎蕴藏着数字科技对视觉设计、大众心理甚至更多层面更深邃的影响。

1 媒介影响内容

1.1 “大与小”的变化

海报为了传递信息,影响观者,作为某种活动的一部分而产生。为了能高效清晰地传递信息,招贴海报的尺寸往往是比较大的,“大尺寸”可以展现更多的细节并有效地让观者接收,丰富细腻的细节刻画更可以作为海报的观看乐趣,所以手绘风格在招贴海报中非常常见,同时丰富着观看海报的审美品位。相对的,虽然现代数字技术可以将细节刻画到像素级,但限于手机的尺寸,用手机浏览的海报明显是更小尺寸的,“小尺寸”便无法清晰展现更为细微的细节。所以在有限的展现空间内手机海报的画面更加简单,不得不放弃一部分服务画面的细节。

1.2 “远与近”的变化

除了“大小”,“远近”也是尺度上的变化。“招贴海报”从媒介角度讲本质是“印刷制品”,而使用“招贴”这个形容词暗示了“动作”和“使用场景”。招贴海报往往离观者距离是比较远的,吸引眼球的画面能捕获远处观者的注意力,所以招贴海报中的核心信息往往是被包含在画面中的,融合在画面需要的色彩构图等视觉效果当中。相反,手机屏幕离观者的双眼距离太近了,可以直接将信息清晰传递给观者,从这个角度看,手机的使用场景更像一本书,多元信息集中在一起的书。所以海报的画面进一步让位给文字信息,导致手机海报的画面权重进一步下降。

2 媒介影响人

2.1 “媒介即信息”到“媒介即环境”

“媒介的形式是窃贼,内容是肉,我们是看门狗,我们看媒介时,往往是只见肉不见贼”,这是著名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一个经典比方。人们通常会把媒介只视作承载信息传递的形式,传递的信息内容才是关键。但是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信息”这一观点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媒介的视角和思路:“任何媒介对个人或对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1],即媒介自身就是一种很强势的信息会对观者产生影响。继承了麦克卢汉思想的尼尔·波兹曼进一步将“媒介即信息”补充为“媒介即环境”:各种媒介构成了人类生存生活的一种环境,而人浑然不知媒介这一环境的存在,如同生活在水中却察觉不到水的鱼。[2]

媒介在信息传递中对观者的影响既是强势的又是隐秘的,现代人类生活在数字媒介的环境之中,智能手机作为感知世界的重要媒介对观者获取信息的行为逻辑和思维习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2 “信息未知”到“信息预知”

在人们获取信息非常有限的时代,观者在看到招贴海报之前对海报的信息往往是毫不知情的,更多的情况是无意间被海报吸引进而阅读海报传递的具体信息。随着张贴的海报越来越多,为了能在众多海报中脱颖而出,更吸引眼球更具设计感的海报成为视觉传达的焦点。在当下,智能手机已然成为现代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人类感知世界的强大延伸,同时也是获取信息的集中途径。

智能手机环境中的“观看行为”是经常带有对信息的预知的:首先想要电商购物然后操作手机之后看到电商海报,这一系列行为和心态是人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的典型程序。这正表现了麦克卢汉提出的“任何媒介都是人的延伸”,媒介强化了人的能力也改变着人的行为逻辑。就算是无意间浏览自动推送信息往往也是文字标题首先出现,画面作为辅助,下意识已经对可能出现的信息有所预判。智能手机作为强势平台抢过了或者说跳过了“宣传吸引”的功能,观者事先通过手机这一媒介“被吸引”,由“信息未知”转为“信息预知”,由“无目的性”变为“有所指向”,前者如同在漆黑海洋中迷路的行船发现一点灯光或陆地后将其作为目标前进,后者则是有着罗盘的指引,途中偶然遇到的灯塔礁石也不会扰乱航向。预置的目标让人们跳过或者忽视了“被吸引”这个步骤,导致海报画面上的吸引功能不再那么重要,海报变得更像是核心信息的配饰。

2.3 “深探宝藏”到“撒网捕鱼”

智能手机作为媒介有两个特征正悄悄影响着人的思维习惯。首先是“信息冗杂”,有关或无关的大量信息仍充斥在手机屏幕当中。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过量的信息降低了信息自身的分量,同时本就有限的展示空间里大量的分散焦点也消解着观者的耐心,现在人们很难在手机屏幕中的一项信息上停留太久。第二个特征是“获取信息太简单迅速”。互联网技术将全世界的信息整合在了一起,智能手机又把信息拉到了人的眼前,如今人们可以轻松快速获取各种信息,没有了挖掘探索的步骤。“不劳而获的果实”往往是不被珍惜的,不仅是信息的内容,“信息”这个概念开始被人们轻视和不尊重。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就表达过对“严肃不被尊重”的担忧,他认为文字是适合传递思辨性观点的媒介,所以以文字为主的印刷时代塑造观者的理性思辨能力。而电视恰恰相反,在快速的镜头画面中充满了视觉刺激和动态变换,不适合严肃的逻辑思考[3]。智能手机在表现效果上可以视为强化的电视,而且参与度高包含着密集互动,更消减着严肃思考的空间。体现在手机海报上,观者没有耐心也没有诉求品味画面的设计或隐喻,更希望快速直接获取核心信息。如果将媒介世界比喻成汪洋大海,前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就像埋在海底的宝箱,耐心挖掘后才能获得价值丰富的宝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犹如成片翻腾在海面上的鱼,撒下渔网收获速度很快鱼的种类也很繁多,但原始价值大打折扣。

3 媒介影响艺术

3.1 “信息至上”与“艺术终结”

自二十世纪以来,“艺术终结论”就开始被讨论,哲学和科学等理性力量的侵入改变着艺术的形态[4]。智能手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让信息成为现在这个时代的霸主,形容为“信息至上”也不为过。此外,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尝试将“美”数据化,公式化,比如人工智能自动生成设计作品,人工智能学习艺术大师的画作信息自动生成新的大师画作。在人工智能眼中,“美”也是数据和信息,和其他学习的内容没有差异,这更引发了现代人对“艺术终结”的担忧。

3.2 人是特殊的媒介

科学技术是否会通过媒介导致艺术的彻底“退位”完全服务于信息呢?媒介学家雷吉斯·德布雷提出的“媒介学”提供了一种思考角度:人是一种特殊的媒介,现实中人的信息传递不是线性模式的,而是一种“传承”[5]。德布雷认为今天的蜜蜂是两千年前蜜蜂的精准复制品,而今天的人不同于过去的人,人保存记录信息并在长时间积累中再理解再思考,创造新信息继续流传下去[6]。东方人发明火药用于烟花西方人则用于枪炮,美国人创造社交媒体引领虚拟偶像潮流中国人进化出虚拟支付环境,可见相同的技术和媒介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会结出不同的果实。

德布雷的“媒介学”更强调人的作用,虽然人的物质环境由媒介圈包裹,媒介圈深受科学技术的影响,但是信息在人的传递过程中夹杂了人的思考和加工,信息从“传递”丰富为“传承”,这种“传承”会反过来影响媒介。苹果手机界面的视觉设计风格在乔布斯时代是拟物化的,但IOS7引入的“扁平化”设计风格打破了观者对拟物化的沉迷[7]。本质上,拟物化会带来更多装饰性的信息噪音,扁平化则是追求将信息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传递出去,这是一个“去装饰化”的过程。

“功能可见”和“装饰噪音”的角力其实已博弈许久,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选择并创造了去装饰化的简约“扁平化”设计风格,也可以看成是大众审美对现代设计风格的延续和再创造。

4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技术影响媒介是直接而强有力的,媒介影响人是润物细无声的,导致人更重视对信息的快速获取而非过多的视觉装饰,进而反向影响了新媒介的平面设计风格。但技术和媒介都不会直接决定人的审美选择,也没有能力粗暴地将艺术终结,艺术在更多元地进行转化和重塑,寻找新的范式迸发新的活力。人始终不渝对美好的追求这一美好情怀将会推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发展,走向人与世界的完美和谐。

猜你喜欢
观者智能手机媒介
智能手机是座矿
端午节观龙舟赛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