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号的网络思想政治引领价值
——以“指尖上的刘导”微信公众号为例

2021-03-31 07:37刘欣华
关键词:指尖公众辅导员

刘欣华

(福建医科大学 学生工作部,福建 福州 350122)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自媒体应运而生,新型社交方式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社交和生活。微信便是自媒体的一个典型代表,具有功能新颖、操作便捷、互动良好等特点,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展示个性、交流和抒发情感的重要渠道。微信公众号(文中主要指订阅号)是微信推出的功能平台,以“一对多”的方式实现传播者与受众群体的互动和交流。微信公众号的使用为高校“互联网+思想引领”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新媒体时代下,辅导员开设具有“个人属性”的微信公众号,针对大学生的学业、生活、情感、心事、感悟等构建微信推送专题,积极塑造自媒体品牌形象,能够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助力。

一、“指尖上的刘导”微信公众号的自我呈现与解读

(一)“指尖上的刘导”媒体形象:向上向善

“指尖上的刘导”微信公众号构建了一个立体化且与学生“零距离”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空间。辅导员通过网络主动发声,准确研判学生思想动态,为学生释疑解惑,实现微信公众号思想传播、信息传递、学业助力、榜样示范、互动交流以及网络社群强化的功能。“指尖上的刘导”微信公众号主流思想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去中心化”的网络环境中,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构建“指尖便人、指尖育人”的新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向上向善的成长环境。

(二)“指尖上的刘导”内容供给:塑造品牌

“指尖上的刘导”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由辅导员根据自身工作内容和学生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品牌板块。例如:在“刘导新语”板块中,以“刘导晚点名”为核心专题,结合社会热点、专业学习、生活情感、工作困惑或个人体悟等,推送辅导员本人原创的指导性文章。公众号基于“生活化”的价值传播模式,与学生聊生活、做工作、说心事、谈感悟、存记忆。“刘导小课堂”设置素质提升、就业帮扶、互动交流三大模块,相当于一个“干货”集中营,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干货”,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刘导互动圈”板块中的“朋辈能量站”专题是来自学生群体个性化的“自我表达”,通过朋辈角色的自我重塑来引导其他学生的自我成长(图1)。“指尖上的刘导”微信公众号通过“品牌化”风格使其在内容供给上具有很强的主流价值观教育效果,有助于学生对“现实有更紧密的联系,可以构建共同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1]。

图1 “指尖上的刘导”微信公众号组织架构

(三)“指尖上的刘导”传播方式:趣群融合

新媒体的移动传播技术为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表达提供了“舞台”,以学生个人为中心的话语表达已经成为当下网络交往关系的主要呈现方式,这就需要在公众号上设置交互性的表达空间。学生可以在“刘导树洞”专题中不限时间、不限主题地输出“忧虑与希望、偏见与幻想、同情和反感、信念和原则等”生活化的感性意识[2],在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中逐渐形成“舆论场域”,进而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个体之间通过互动仪式形成一种瞬间共有的实在,从而获得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和情感能量[3],以此建立“趣群圈”。“趣群圈”的受众不仅仅满足于“浏览”,他们还会根据自身的体感选择、生活情境,通过图文、音频和表情符号等混合形式,协同微博、抖音、知乎、QQ和易班等多媒体,对传播内容进行自我重构与网络实践,实现主流价值观念再传播。新的权力存在于信息符码中,存在于再现的图像中[4],使得“趣群圈”内外的学生个体接收主流价值变得更为便捷,这样的传播广度和效度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二、辅导员微信公众号网络思想政治引领的价值诠释

(一)“大思政”格局:增强多方育人主体的协同力

“联动”与“协同”的育人思维在微信公众号上得到充分体现。微信公众号按照“教师引导、朋辈引领、自育育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大思政”格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注重横向合作,依托家长、班主任、导师、校友和朋辈五大育人主体,充分发挥各自擅长的教育形式,解决学生困惑,进行价值引领,发挥不同育人力量的协同效应。例如,抓准新生报到、新生家长会、家校联系等时间节点,将辅导员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学生家长,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辅导员的育人模式;邀请部分家长在学生成长的重要节点撰写富含希冀的家书、家信,相比日常说教,这种家校联动的育人模式更为有效,能够实现与其他“施教者”的双向引领;设置朋辈、校友约投稿通道,通过树立“小榜样”讲述“大道理”,学生自身成长世界的“个人议题”有了可以借鉴的解决途径,实现价值观“浸入式”引领。

(二)价值需求:提高学生成长成才的获得感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环境中,学生会根据自身对价值观念的理解和期待不断发展自己。因此,辅导员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建设是否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内容表达是否能给学生成长成才带来幸福感、获得感是检验其思想政治引领实效的重要逻辑。辅导员通过公众号与学生聊生活、谈学习、说心事、畅感悟,这种“生活叙事”“碎碎念”式的话语表达,使传播方式实现从“灌输性话语”到“参与性话语”的转变,促进学生以自身成长需求为逻辑起点,主动思考、乐于求知、积极践行。例如,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置一些专业学习、校园生活的自助查询模块,既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又能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根据学生群体差异性,结合社会热点、价值判断、人生感悟以及辅导员自身故事,通过轻松、幽默的“群众语言”与学生谈经历、讲体会,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促进学生对学习、生活、情感等个人成长议题的思考,进而提升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实效,实现思想政治引领的价值自觉。

(三)群落生活:重构社群交往之间的情感链

辅导员与学生处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两端,微信公众号平台采用“一对多”和“点到点”的群发方式,只要关注微信公众号,就能接收到平台推送的消息。众多散落的、自由的学生个体在围绕某个特定文本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形成瞬间“共情”。人类社会生活不是一个人的“独白”,而是交流;不是封闭的自我言说,而是开放的对话[5]。由此,基于“共同情感和兴趣”的学生个体被微信公众号平台联结起来,形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群落”。在“群落”生活中,学生个体之间基于自身发展需求和交互性体验形成一种相互竞争、相互陪伴的互动关系。例如,学生会从微信公众号的“对话框”“写留言”区域以及社会热点“超话”的观念表达和交流讨论中寻找精神动力和情感能量,从而使辅导员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价值认知方面形成“共识”,在情感需求方面产生“共鸣”,在实践行动方面努力“共行”。

(四)话语理性:保障言论反馈引导的可控性

微信公众号保留了微博、QQ空间所具有的传播者和受众者的双向互动机制,但不同的是微信公众号的言论反馈机制具有可控性。微博、QQ空间的互动留言区是透明且自由的,即任何人对学生与辅导员的交流互动是可见的。微信公众号的留言区则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私密性,学生可以对辅导员推送的内容进行反馈和评价,但不会直接被其他用户看到,只有经过辅导员筛选的评论才能公开可见。在文章推送后,辅导员可以将学生发表的感悟、想法、观点进行精准筛选,将一些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呈现出来,把握舆论方向[6]。这些被呈现出来的正向反馈,既能正确引导和塑造学生的思想观念,又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向上向善的网络环境。

三、辅导员微信公众号网络思想政治引领的优化路径

(一)提升管理运营能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矩阵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很多新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要更有成效,必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需要探索新的路径和方法。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必然要求辅导员具备较好的媒介素养。

1.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指尖力”。辅导员必须与时俱进地拓宽视野,学习、借鉴优秀的微信公众号运营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特别是加强对传播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掌握新媒体方法和应用技术,不断提升网络语言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运营调控能力等,打造具有“言(研)响力”的微信公众号。

2.优化公众号内容构架。遵循“分享和原创并存、输出和输入并重、服务与育人并举”的原则,合理规划公众号板块内容。例如,除日常板块的推送外,辅导员可结合个人体悟开发“节日祝福”“刘导日常”“旅行手账”“带娃日记”“睡前聊一会儿”等临时性专题,以“生活叙事”的方式延伸主流价值观的德育内涵,与学生在“写留言”区域分享感悟。

3.注重图像化叙事表达。辅导员要善于结合音、影、声等动态元素,将单一的文字文本转化为多维的、立体的图像文本,同时与抖音、易班、微博等多种媒体平台交互融合,使主流价值观的表达更加生活化,这种话语方式的创新会使学生受众更易理解和接受。

(二)把握受众接受取向,构建线下线上平台的双向互动

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必须要注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应把握受众接受趣向,实现线上引导、线下实践的无缝对接。

1.注重线上线下有机融合。为更好地吸引受众,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要切合学生的价值期待和个性需求,要能够在传递社会正向价值的同时兼具一定的生动性和实用性[7]。要在线上线下开展吸引学生参与互动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与辅导员实现积极有效的对话。例如,“刘导小课堂”中的“互动交流”模块结合线下讲座、班级活动,为学生开通“互动交流帖”;通过查看学生留言,了解他们对线下活动的印象;在互动帖中设置调查问卷,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及时调整线下活动的侧重点,提升活动实效。

2.注重便捷功能构建。要扩大微信公众号信息承载范围,通过增设关键词搜索栏、信息指令回复等功能,进一步优化用户功能体验,随时随地服务学生。例如,设置关键词搜索,在对话框输入“请假流程”“在学证明”“医保报销”等词条,即刻自动回复相关办理流程,提高了线下事务的办理效率。“刘导@你”中的“微通知”除了及时通知学生关于学院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事项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免费推广班、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要及时对公众号进行升级,推出“赞赏”功能,并将“赞赏”所得用于“粉丝”,回馈“粉丝”;开设线下见面会,或对公众号的“粉丝”以及精选留言发放“福利”,听取学生改进意见。

(三)加强后台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在网络中的知情意行

与其他传播媒介不同,微信公众号管理者可以便捷地调用后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学生订阅、浏览、搜索和分享辅导员微信公众号的网络行为都能留下痕迹,产生丰富的数据。辅导员通过对后台数据的筛选、统计和分析,寻找、发现和利用其潜在的规律[8],了解学生在网络中的知与行。

1.注重把握用户兴趣点。辅导员可以利用后台数据的统计功能对用户访问习惯等进行“精准画像”,判断推送内容与学生需求的匹配度和活动的参与程度。从受众群体的订阅兴趣点出发,牢牢把握用户偏好,做到精准把握。

2.定期分析公众号发展走势。辅导员要定期分析WCI指数,时刻关注单篇图文的阅读人数、传播渠道和点赞留言等评价指标,以传播效果为导向,对公众号的育人、服务等内容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一步提升公众号的运行动力。

3.及时回应学生需求。要及时统计、分析学生在“对话框”“写留言”区域提及的关键词条,从而对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关注重点和疑问进行梳理,统筹线上线下,及时、集中回应学生需求,有效实现思想引领的全覆盖。只有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寻找学生网络痕迹,分析数据潜在规律,才能使辅导员微信公众号推出学生最为感兴趣的信息,满足学生需求,从而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9]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新生事物,不仅仅是传播和沟通的工具,更像是一个立体化虚实交流的场域[10]。高校辅导员在这个场域中扮演着思想引导的角色,通过分析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呈现,有助于把握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建构和培育。

猜你喜欢
指尖公众辅导员
治理“指尖乱像”不宜一散了之
公众号3月热榜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虔诚之花在指尖绽放
带领中队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工作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指尖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