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 刘琴
通过为期两周的调研,笔者对于陕西宝鸡与咸阳地区各县市的城市雕塑建设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通过体验各地的经济文化的面貌,感受城市雕塑对于公共空间的带动作用,感受其公共空间放置的强烈文化属性。
一、关中的城市雕塑历史分期:
1.建国至改革开放时期
这个阶段身处建设时期,需要大量的城市雕塑来激发人们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的作用。在这个时期,不太强调个性,各地所建设的城市雕塑在题材内容与表现形式上比较趋同,但难得的是在那个困苦的年代,人们的精神力量常常感天动地,非常非常朴实地耕耘。物资极度匮乏地情况下,城市雕塑不太可能出现粗制滥造的情况。
寶鸡毛泽东同志塑像立于秦机家属院的路口环岛,塑像立于1968年,是此次考察所见在世的最早的雕塑了,因为年代久远,历史意义重大,雕塑表面有色块脱落,而不便于修缮。工农兵雕塑大约建设于七十年代,水泥材质,位于宝天铁路纪念馆前方,听当地老人回忆说是修建宝天铁路时配套修建的雕塑。但看雕塑的内容似乎更像文革时期修建的,但放置于宝天铁路纪念旁边必然是有其用意的。有意思的是雕塑原先的铭牌已经被水泥重新覆盖了,上面刻了新字: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而原来雕塑开阔的前方也新建了房子,拥堵异常,在这个场域下拥堵异常。这也反映出公众空间对于雕塑的轻视,不注重对于雕塑的保护。
2.改革开放至世纪末尾
改革开放是一场思想的洗礼,是由上而下的,城市雕塑的建设情况同样没有例外。这个时期表现风格逐渐多样化,但对于建设时期的城市雕塑的痕迹仍旧具有很大的保留。然而毕竟艺术家们走出了国门,拥有了面向世界的视野,因此出现了很多新材料与新形式的作品。
咸阳凤凰广场《弄玉吹箫》是比较经典的雕塑,在那个年代非常前卫。材质上选取具有现代感的不锈钢材质,造型上也不是完全写实,而是选取抽象的表现形式。同时,又不至于冷冰冰的毫无人情味的完全抽象,而是保留住了人的韵味在里头。原先是作为放置路口的环岛标志雕塑,在那个年代,车流量不大,路也不宽,因此环岛面积也是比较小的,这样的一个雕塑完全立得住。后来,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道路拓宽,弄玉吹箫已经不适用作环岛主题性雕塑了。但当地政府并没有完全丢弃她,而是将她放置到临近文化广场上,甚至为她量身定做了一番。不得不赞叹其良苦用心。
3.世纪初至现在
这个阶段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反映到文化上来就是城市雕塑在数量上突飞猛进,在各地千百的城市雕塑拔地而起。但同时,正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文化的浮躁,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的残次品,粗制滥造的城市雕塑不计其数。同时,因为国际视野的开拓,在这个时期不乏最前沿的公共艺术作品,城市雕塑有了在地性的趋向,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在这个时期,各县市建设了很多作为城市名片的雕塑作品,尤其是05年到10年之间,非常集中。
宝鸡于2007年建成的《凤翔九天》是比较成功的,她身后的市政大楼建筑比较严肃,通过这样一个轻盈律动,展翅高飞的形象,使得严肃的气氛中有了些许生气,使人们不致于太过紧张。仿照着宝鸡的经验,宝鸡各县市都比较热衷于表现凤凰的题材,而且采用现代主义的抽象表现的方法。
二、关中的城市雕塑现状分析:
1.关中地区城市雕塑题材来源:历史典故,本土特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中地区历史典故是非常丰富的,历史名人众多,恰恰这样的历史题材很适合雕塑语言来表现,因此导致表现历史题材的城市雕塑多如牛毛,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较为成功的有西安的丝绸之路,诗魂诗峡,咸阳的弄玉吹箫等等。前文对于这些雕塑也有所介绍,而这个部分的雕塑占重很大,是重头戏。
而对于本土特产的表现所占比重也较大,比如民俗风情,特色农产品,出土文物都能归于这一类。较为典型的有西安雁塔区戏曲园的雕塑小品,以及大荔应用本地特产创作的1008雕塑以及五谷丰登都能给人留下教好的印象。但有些地区,直接对农产品不加处理地放大,用以标榜该地区地特色农产品实在有些让人无法接受。
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现的城市雕塑形式多种多样,材料也不局限,虽然全国各地均有建设,但关中地区不乏力作,比如华县的华洲公园的华彩,宝鸡的毛泽东同志塑像,以及宝鸡的炎帝园的工农兵塑像。
2.关中地区城市雕塑形式表现与地域性倾向
在以往的分类中,城市雕塑主要划分为现代主义的抽象性雕塑和传统的具象写实雕塑。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的加快,城市雕塑出现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甚至出现了很多与科技相结合的动态雕塑,还有一些能够与市民发生互动的雕塑,具有某种娱乐性质。学科之间的跨界层出不穷,曾目见建筑与雕塑的融合,我们甚至说不出是建筑还是雕塑。
关中地区城市雕塑地域性倾向:热衷于名片式的城市文化符号,热衷于历史文化故事的雕塑转换。宝鸡是一个国有企业的集中地,这样的一个身份使得宝鸡的雕塑作品更加青睐于现代抽象的语言,因此宝鸡各县市抽象钢板彩绘的意象凤凰作品众多,咸阳历史文化厚重,对于历史文化题材,雕塑表现得气象万千,恢弘不凡。
3.关中地区城市雕塑的功能分类:文化建设因素,经济刺激因素。
关中地区城市雕塑的建设文化层面的需求占据主导,但是经济行为也不容忽视。为了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建立城市雕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眉县的张载文化广场,千阳县的燕伋像都是因为这样的需求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的。而经济行为所引致的城市雕塑建设在水平上有所欠缺。乾县的万国大街大概有400米左右,大概每隔50米左右立有一尊雕塑,而建设方就是当地的房地产商,建设这些雕塑也是为了刺激市民购买他们的楼盘,拉动消费。而雕塑竟然是批量生产而出的,造型水平非常一般,很容易误导市民的欣赏水平。另外还有一些农民自主修建的雕塑,艺术性不太够,非常直白,出产苹果,就建立一个硕大无比的苹果,出产猕猴桃就建立一个硕大无比的猕猴桃,太过直白了。
三、关中的城市雕塑的未来展望:
城市雕塑与公众的关系。当前的城市雕塑与公众的联系不够紧密,这是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公众文化素质不够导致审美品味不高,而是雕塑家门的雕塑创作在地性不够,这就必须要深植于项目实施地的文化,创作出当地生长出的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当前有一些比较好的雕塑作品,由于管理不当,没有及时的维护,出现了严重的损坏,以及由于林木的遮挡导致观赏效果大打折扣。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城市雕塑管理机制,实现档案式管理。规避经济行为式的城市雕塑滥觞,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承担着很重要的文化传播功能,影响深远,因此必须正视城市雕塑的建设,防止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城市雕塑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对于历史故事要加以提炼,选取典型的片段,进行处理,创作出独特的形式,能够放置百年的形式。而不是随意地,不加变化地直接挪用历史故事。对于名人像地创作也是,在构成上不能单单想到文化柱式地,必须要有所变化。
作者简介:
周瑞(1994.7—),男,汉族,籍贯:湖南株洲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设计与创意学院教师,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雕塑艺术研究。
刘琴(1995.1-),女,汉族,籍贯:湖南株洲人,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动画与传媒学院教师,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实验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