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代关中地区主要水利工程

2014-11-10 18:44古喜喜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5期
关键词:关中地区

古喜喜

[摘 要]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主要地位,而作为农业发展命脉的农田水利事业,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关中地区作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的农业区,在汉代关中地区农业发展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关键词]关中地区;龙首渠;六铺渠;白渠

汉代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得到了全面发展,规模之大,效益之高,在全国均居于首位。当时时期泾、渭、洛等水系都得到了开发,相继建成了龙首渠、白渠、六铺渠等大型水利工程,解决了关中地区农业发展中的干旱、土壤盐碱化等问题,极大的促进了关中地区农业的发展。在水利建设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水利建设技术经验,为后世水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今天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是十分必要的,认真分析研究秦汉时期的关中地区水利建设情况,对防治水旱灾害,发展现代农田水利事业有重要意义。

一、汉代关中主要水利工程

秦末战乱和楚汉战争中,使得关中地区秦代建设起来的农业发展设施遭到很大破坏。西汉王朝建立之后,由于关中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统治者对关中地区的农业相当重视,为了促进关中地区农业的发展,西汉时期在关中地区除了开通漕渠之外,还修建了龙首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成国渠等许多水利工程。

(一)龙首渠

龙首渠,西汉在关中地区最早修建的水利工程。汉武帝元狩年间,为了使得重泉(今陕西蒲城地区)以东临晋(今陕西大荔地区)一带、北洛水下游东岸的大量盐碱地能够得到灌溉,于是于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间,修建了“龙首渠”。由于需灌区地势高,只有抬高引水渠道才能达到灌溉的目的。但是,水渠修建要经过商颜山(铁濂山),这一带土质比较疏松,采用常规的水渠建造方法无法完成水渠的修建。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发明了的“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商颜山。由于在凿渠过程中挖出许多骨骼化石,被当时人们当作龙骨,所以称为“龙首渠”。

龙首渠修建过程中所使用的井渠法,是关中地区在修建水利事业中的创举,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地下渠道,在世界水利史上也是一个创举,对于后来的水利修建具有很大开创性意义。这井渠法在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有人研究者认为今天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就是由西汉时期的“井渠法”演化而来。另外,亚洲其他地区干旱地带人们也采用这种办法进行农田灌溉,例如中亚和西南亚等地。西汉龙首渠的井渠法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世界水利事业具有重要地位。

(二)六铺渠

“六铺渠”,于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由当时汉代左内史倪宽主持修建,主要以冶峪、清峪、浊峪等几条小河为水源而修建的六条辅助性渠道。针对当时郑国渠上游北面的农田地势较高,郑国渠无法自流灌溉这一实际情况而修建。主要目的是使得农业区能够得到充分的灌溉。六铺渠建成后渭北地区的灌溉面积更加扩大,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六铺渠规模不大,为了使有限的水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充分发挥灌溉效益,当时特地制订了用水法规,据《汉书·倪宽传》记载“宽既治民,劝农业……开六浦渠,定水令以广灌田”[1]2630,倪宽所指定的“水令”是我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水利法令。他不久在当时有利于用水,扩大灌溉面积,而且对后世关中地区灌溉用水制度的形成也产生的一定影响。虽然六铺渠在关中地区灌溉史上所处地位不高,但在实施过程中“水令”的制定,在中国农田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白渠

“白渠”,由于经赵中大夫白公于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建议而修建,因此命名为“白渠”。位于郑国渠之南,大致与郑国渠走向相同,均为西北东南走向,渠道在郑国渠南面,渠首也在谷口,向东南流经池阳(治所在今泾阳县西北)、高陵、栎阳(治所在今临潼县东北)等地,最后注入渭水。

白渠建成之后,其与北部的经过六辅渠改造后的郑国渠形成引泾灌区的南北两大干渠,形成了较为持续稳定地旱地农区的大型浇灌系统,使得渭北地区农田获得丰产,建成了西汉时期以长安中心的重要农业经济区。《汉书·沟洫志》评价:“民得其饶,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言此两渠饶也”[2]1265。白渠的溉田面积虽然远比郑国渠小,但是由于他修建的合理性,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更长。

(四)成国渠

西汉时期政府在关中地区修建的另外一条农田灌溉水渠。对于其的建设时间和主持建设者无从考证,在史书中只可以看到建设于汉武帝时期的记载。成国渠的渠首在今天眉县境内,然后向东经过今天扶风,兴平等县,流入西汉上林苑的蒙茏渠。整个渠道以渭水为水源,位于渭水北面,虽然长度小于白渠,但是灌溉面积远远大于白渠所灌溉的区域。西汉后期,一度成为最主要的灌溉渠道,在西汉时期关中西部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提高粮食产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面所举出来的几个大型水利工程之外,西汉还在渭水南面修建了一些小的水利工程如灵轵渠等水利工程,以关中平原南面的山上溪水为水源,灌溉渭水之南的农田。以上所述均属于汉武帝时代在关中地区开凿的水利灌溉工程,现以图表形式简单归纳如下:

在西汉时期,在关中平原地区,基本形成了以引渭渠系、引泾渠系、引洛渠系三大渠系,形成了关中地区水利网。

二、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发展原因

秦汉时期大量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经济原因、自然原因等,现就这些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自然条件,关中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较少,而且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对农业发展不利。另外,关中平原区地势低平,地下水位浅,加之降水分配不均,春季光照比较充足,蒸发快,形成大片盐碱化土地。但是关中平原处于几大河的交汇地带,土质较好,适合农业生产。农业用水问题是发展农业的首要难题,因此,要发展关中地区农业,首先要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关中地区有“八水绕长安”之称,使得关中地区发展灌溉具有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其次,从政治方面来看,我国的封建制度经历春秋战国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建立的比较完备的中央集权体制。关中地区是汉朝的都城所在地,军政费用和粮食的需求量都很大,因此发展关中地区的农业对于汉朝而言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汉承秦制”继续加强中央集权,封建的中央集权制体制不断完善,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局面。秦汉王朝的封建中央集权制政治体制,在当时来说是比较先进的政治制度,为发展农业提供了稳定的政治保障。

再次,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当时政府推行“农本”思想,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从汉初到文帝景帝时期,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在农业生产技术,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实行了一些创新性的措施,关中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到文景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前的盛世局面“文景之治”。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经济技术取得较大发展,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经济条件。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汉书?倪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沟洫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2.

[摘 要]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主要地位,而作为农业发展命脉的农田水利事业,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关中地区作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的农业区,在汉代关中地区农业发展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关键词]关中地区;龙首渠;六铺渠;白渠

汉代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得到了全面发展,规模之大,效益之高,在全国均居于首位。当时时期泾、渭、洛等水系都得到了开发,相继建成了龙首渠、白渠、六铺渠等大型水利工程,解决了关中地区农业发展中的干旱、土壤盐碱化等问题,极大的促进了关中地区农业的发展。在水利建设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水利建设技术经验,为后世水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今天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是十分必要的,认真分析研究秦汉时期的关中地区水利建设情况,对防治水旱灾害,发展现代农田水利事业有重要意义。

一、汉代关中主要水利工程

秦末战乱和楚汉战争中,使得关中地区秦代建设起来的农业发展设施遭到很大破坏。西汉王朝建立之后,由于关中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统治者对关中地区的农业相当重视,为了促进关中地区农业的发展,西汉时期在关中地区除了开通漕渠之外,还修建了龙首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成国渠等许多水利工程。

(一)龙首渠

龙首渠,西汉在关中地区最早修建的水利工程。汉武帝元狩年间,为了使得重泉(今陕西蒲城地区)以东临晋(今陕西大荔地区)一带、北洛水下游东岸的大量盐碱地能够得到灌溉,于是于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间,修建了“龙首渠”。由于需灌区地势高,只有抬高引水渠道才能达到灌溉的目的。但是,水渠修建要经过商颜山(铁濂山),这一带土质比较疏松,采用常规的水渠建造方法无法完成水渠的修建。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发明了的“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商颜山。由于在凿渠过程中挖出许多骨骼化石,被当时人们当作龙骨,所以称为“龙首渠”。

龙首渠修建过程中所使用的井渠法,是关中地区在修建水利事业中的创举,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地下渠道,在世界水利史上也是一个创举,对于后来的水利修建具有很大开创性意义。这井渠法在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有人研究者认为今天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就是由西汉时期的“井渠法”演化而来。另外,亚洲其他地区干旱地带人们也采用这种办法进行农田灌溉,例如中亚和西南亚等地。西汉龙首渠的井渠法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世界水利事业具有重要地位。

(二)六铺渠

“六铺渠”,于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由当时汉代左内史倪宽主持修建,主要以冶峪、清峪、浊峪等几条小河为水源而修建的六条辅助性渠道。针对当时郑国渠上游北面的农田地势较高,郑国渠无法自流灌溉这一实际情况而修建。主要目的是使得农业区能够得到充分的灌溉。六铺渠建成后渭北地区的灌溉面积更加扩大,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六铺渠规模不大,为了使有限的水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充分发挥灌溉效益,当时特地制订了用水法规,据《汉书·倪宽传》记载“宽既治民,劝农业……开六浦渠,定水令以广灌田”[1]2630,倪宽所指定的“水令”是我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水利法令。他不久在当时有利于用水,扩大灌溉面积,而且对后世关中地区灌溉用水制度的形成也产生的一定影响。虽然六铺渠在关中地区灌溉史上所处地位不高,但在实施过程中“水令”的制定,在中国农田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白渠

“白渠”,由于经赵中大夫白公于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建议而修建,因此命名为“白渠”。位于郑国渠之南,大致与郑国渠走向相同,均为西北东南走向,渠道在郑国渠南面,渠首也在谷口,向东南流经池阳(治所在今泾阳县西北)、高陵、栎阳(治所在今临潼县东北)等地,最后注入渭水。

白渠建成之后,其与北部的经过六辅渠改造后的郑国渠形成引泾灌区的南北两大干渠,形成了较为持续稳定地旱地农区的大型浇灌系统,使得渭北地区农田获得丰产,建成了西汉时期以长安中心的重要农业经济区。《汉书·沟洫志》评价:“民得其饶,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言此两渠饶也”[2]1265。白渠的溉田面积虽然远比郑国渠小,但是由于他修建的合理性,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更长。

(四)成国渠

西汉时期政府在关中地区修建的另外一条农田灌溉水渠。对于其的建设时间和主持建设者无从考证,在史书中只可以看到建设于汉武帝时期的记载。成国渠的渠首在今天眉县境内,然后向东经过今天扶风,兴平等县,流入西汉上林苑的蒙茏渠。整个渠道以渭水为水源,位于渭水北面,虽然长度小于白渠,但是灌溉面积远远大于白渠所灌溉的区域。西汉后期,一度成为最主要的灌溉渠道,在西汉时期关中西部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提高粮食产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面所举出来的几个大型水利工程之外,西汉还在渭水南面修建了一些小的水利工程如灵轵渠等水利工程,以关中平原南面的山上溪水为水源,灌溉渭水之南的农田。以上所述均属于汉武帝时代在关中地区开凿的水利灌溉工程,现以图表形式简单归纳如下:

在西汉时期,在关中平原地区,基本形成了以引渭渠系、引泾渠系、引洛渠系三大渠系,形成了关中地区水利网。

二、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发展原因

秦汉时期大量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经济原因、自然原因等,现就这些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自然条件,关中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较少,而且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对农业发展不利。另外,关中平原区地势低平,地下水位浅,加之降水分配不均,春季光照比较充足,蒸发快,形成大片盐碱化土地。但是关中平原处于几大河的交汇地带,土质较好,适合农业生产。农业用水问题是发展农业的首要难题,因此,要发展关中地区农业,首先要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关中地区有“八水绕长安”之称,使得关中地区发展灌溉具有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其次,从政治方面来看,我国的封建制度经历春秋战国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建立的比较完备的中央集权体制。关中地区是汉朝的都城所在地,军政费用和粮食的需求量都很大,因此发展关中地区的农业对于汉朝而言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汉承秦制”继续加强中央集权,封建的中央集权制体制不断完善,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局面。秦汉王朝的封建中央集权制政治体制,在当时来说是比较先进的政治制度,为发展农业提供了稳定的政治保障。

再次,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当时政府推行“农本”思想,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从汉初到文帝景帝时期,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在农业生产技术,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实行了一些创新性的措施,关中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到文景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前的盛世局面“文景之治”。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经济技术取得较大发展,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经济条件。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汉书?倪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沟洫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2.

[摘 要]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主要地位,而作为农业发展命脉的农田水利事业,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关中地区作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的农业区,在汉代关中地区农业发展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关键词]关中地区;龙首渠;六铺渠;白渠

汉代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得到了全面发展,规模之大,效益之高,在全国均居于首位。当时时期泾、渭、洛等水系都得到了开发,相继建成了龙首渠、白渠、六铺渠等大型水利工程,解决了关中地区农业发展中的干旱、土壤盐碱化等问题,极大的促进了关中地区农业的发展。在水利建设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水利建设技术经验,为后世水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今天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是十分必要的,认真分析研究秦汉时期的关中地区水利建设情况,对防治水旱灾害,发展现代农田水利事业有重要意义。

一、汉代关中主要水利工程

秦末战乱和楚汉战争中,使得关中地区秦代建设起来的农业发展设施遭到很大破坏。西汉王朝建立之后,由于关中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统治者对关中地区的农业相当重视,为了促进关中地区农业的发展,西汉时期在关中地区除了开通漕渠之外,还修建了龙首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成国渠等许多水利工程。

(一)龙首渠

龙首渠,西汉在关中地区最早修建的水利工程。汉武帝元狩年间,为了使得重泉(今陕西蒲城地区)以东临晋(今陕西大荔地区)一带、北洛水下游东岸的大量盐碱地能够得到灌溉,于是于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间,修建了“龙首渠”。由于需灌区地势高,只有抬高引水渠道才能达到灌溉的目的。但是,水渠修建要经过商颜山(铁濂山),这一带土质比较疏松,采用常规的水渠建造方法无法完成水渠的修建。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发明了的“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商颜山。由于在凿渠过程中挖出许多骨骼化石,被当时人们当作龙骨,所以称为“龙首渠”。

龙首渠修建过程中所使用的井渠法,是关中地区在修建水利事业中的创举,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地下渠道,在世界水利史上也是一个创举,对于后来的水利修建具有很大开创性意义。这井渠法在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有人研究者认为今天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就是由西汉时期的“井渠法”演化而来。另外,亚洲其他地区干旱地带人们也采用这种办法进行农田灌溉,例如中亚和西南亚等地。西汉龙首渠的井渠法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世界水利事业具有重要地位。

(二)六铺渠

“六铺渠”,于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由当时汉代左内史倪宽主持修建,主要以冶峪、清峪、浊峪等几条小河为水源而修建的六条辅助性渠道。针对当时郑国渠上游北面的农田地势较高,郑国渠无法自流灌溉这一实际情况而修建。主要目的是使得农业区能够得到充分的灌溉。六铺渠建成后渭北地区的灌溉面积更加扩大,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六铺渠规模不大,为了使有限的水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充分发挥灌溉效益,当时特地制订了用水法规,据《汉书·倪宽传》记载“宽既治民,劝农业……开六浦渠,定水令以广灌田”[1]2630,倪宽所指定的“水令”是我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水利法令。他不久在当时有利于用水,扩大灌溉面积,而且对后世关中地区灌溉用水制度的形成也产生的一定影响。虽然六铺渠在关中地区灌溉史上所处地位不高,但在实施过程中“水令”的制定,在中国农田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白渠

“白渠”,由于经赵中大夫白公于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建议而修建,因此命名为“白渠”。位于郑国渠之南,大致与郑国渠走向相同,均为西北东南走向,渠道在郑国渠南面,渠首也在谷口,向东南流经池阳(治所在今泾阳县西北)、高陵、栎阳(治所在今临潼县东北)等地,最后注入渭水。

白渠建成之后,其与北部的经过六辅渠改造后的郑国渠形成引泾灌区的南北两大干渠,形成了较为持续稳定地旱地农区的大型浇灌系统,使得渭北地区农田获得丰产,建成了西汉时期以长安中心的重要农业经济区。《汉书·沟洫志》评价:“民得其饶,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言此两渠饶也”[2]1265。白渠的溉田面积虽然远比郑国渠小,但是由于他修建的合理性,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更长。

(四)成国渠

西汉时期政府在关中地区修建的另外一条农田灌溉水渠。对于其的建设时间和主持建设者无从考证,在史书中只可以看到建设于汉武帝时期的记载。成国渠的渠首在今天眉县境内,然后向东经过今天扶风,兴平等县,流入西汉上林苑的蒙茏渠。整个渠道以渭水为水源,位于渭水北面,虽然长度小于白渠,但是灌溉面积远远大于白渠所灌溉的区域。西汉后期,一度成为最主要的灌溉渠道,在西汉时期关中西部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提高粮食产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面所举出来的几个大型水利工程之外,西汉还在渭水南面修建了一些小的水利工程如灵轵渠等水利工程,以关中平原南面的山上溪水为水源,灌溉渭水之南的农田。以上所述均属于汉武帝时代在关中地区开凿的水利灌溉工程,现以图表形式简单归纳如下:

在西汉时期,在关中平原地区,基本形成了以引渭渠系、引泾渠系、引洛渠系三大渠系,形成了关中地区水利网。

二、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发展原因

秦汉时期大量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经济原因、自然原因等,现就这些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自然条件,关中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较少,而且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对农业发展不利。另外,关中平原区地势低平,地下水位浅,加之降水分配不均,春季光照比较充足,蒸发快,形成大片盐碱化土地。但是关中平原处于几大河的交汇地带,土质较好,适合农业生产。农业用水问题是发展农业的首要难题,因此,要发展关中地区农业,首先要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关中地区有“八水绕长安”之称,使得关中地区发展灌溉具有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其次,从政治方面来看,我国的封建制度经历春秋战国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建立的比较完备的中央集权体制。关中地区是汉朝的都城所在地,军政费用和粮食的需求量都很大,因此发展关中地区的农业对于汉朝而言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汉承秦制”继续加强中央集权,封建的中央集权制体制不断完善,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局面。秦汉王朝的封建中央集权制政治体制,在当时来说是比较先进的政治制度,为发展农业提供了稳定的政治保障。

再次,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当时政府推行“农本”思想,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从汉初到文帝景帝时期,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在农业生产技术,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实行了一些创新性的措施,关中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到文景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前的盛世局面“文景之治”。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经济技术取得较大发展,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经济条件。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汉书?倪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沟洫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2.

猜你喜欢
关中地区
浅析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明器
民俗体育活动的农村社会治理功能
基于均方差决策法的关中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市域差异分析
关中地区农用地流转对农户福利影响的调查研究
关中流动重力测网的中小地震映震能力分析
陕西关中马嵬驿民俗旅游开发存在问题探讨
刍议马嵬驿历史民俗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
谈陕西关中地区土葬与风水的农业基础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履行契约行为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