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心目中,考古学是十分神秘的,距离我们的生活也非常遥远,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的“化外之民”。然而自二十世纪70年代逐渐兴起的公共考古学将公众的利益与考古学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此后,诸多专业的考古学家们尝试着以各种方式普及考古学知识,“向外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与公众一起共同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陈星灿老师的《考古随笔》(二)在这一方面可谓贡献颇多。
一、作者其人
陈星灿,1964年出生于河南长葛县。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1991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史前考古,长期在黄河中游地区等地从事田野考古工作,发掘河南偃师灰嘴、汝州李楼等遗址。已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编译出版了两部反映国外考古学发展方向的论文集:《当代国外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和《考古学的历史、理论、实践》,曾出版《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考古随笔》(文物出版社,2002)等。
二、作者其书
2010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考古随笔》(二)是在2002年版《考古随笔》的基础上的续篇,共收录作者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考古随笔类文章61篇,全书共分“域外新知”、“趣味考古”、“古今之间”、“读书识小”、“回到考古”五个部分。其中一些短文是翻译或介绍外国考古新鲜事物的,多属于随感性质。通读全书,个人认为此书有以下几方面优长:
1、注意对国外考古材料的搜集与异质文化的比较。本书所论述的材料不仅局限于本地,而是将视野放眼全球,从北美的玛雅文明到中亚地区剥头皮现象,从史前时期的石球到唐代的卫生问题,均成为作者分析探讨的对象。在与异质文化的比较方面,当数关于尖底瓶用途的讨论。仰韶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中华的远祖文化,其标型器尖底瓶,造型奇特,一度非常兴盛,其用途很少有人讨论。作者从古埃及、古希腊和两河流域考古发现的图像资料和实物出发,讨论了尖底瓶盛酒、盛水、汲水功能并如何放置、运输的。为探讨中国境内发现的尖底瓶的实用价值提供了借鉴。再如1979年发现于四川省新都县新龙乡一处东汉砖室墓的两块浮雕的“色情”图案,由于此前此后都没有发现过这样的画面,要了解其中奥妙十分困难。作者与同时代的罗马两处画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从广阔的文化角度关注此问题的想法。
2、开拓了研究视野,我们身边周围诸多事物均成为观察和研究的对象。考古学是根据物质遗存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学科,关注更多的是实物。这就决定了考古学是一门非常求实的学问,讲求有一份材料所一份话。作者不仅仅关注了专业考古学者们常关注的陶器等日常生产用品,而是深入到了生活方式的研究。比如谷物的收割方式、垃圾的处理方式、甚至大蒜、烹调等等,从这些看似不显眼却很重要的地方着手,寻找古人生活的真实情景。
3、全书文笔流畅,视野开阔,运用学科方法广泛,但其视角始终一个考古学家的立场,处处体现作者试图在“铺设一条可靠的桥梁,使得我们通过材料的连接把对古代历史的复原和解释建立在可信的基础上”的努力和匠心。中国史前时期和夏商周考古出土了数以万计、多种形式的刀具,质地多石,也有不少是陶和蚌做的。把它们作为收割工具,自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以来,很少疑义,学者们也做过石刀使用方法的复原研究。但究竟古人采用什么方式收割呢?作者从流行于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苗族收割方式里受到启发,仿照他们的方法,做了实验研究,证明苗族的收割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使读者对这种古人的收割方式有了全面的了解,结论更加科学、可靠。
4、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努力做到“雅俗共赏”。近些年,人们文物保护意思逐渐加强,逐渐产生了公共考古学的需求[1]。然而由于考古学科一直被认为是远离大众生活、非常神秘的学科,加之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对考古学感兴趣的人也可望而不可及。那么本书就在“雅俗共赏”、沟通考古学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内容与语言的选择上,选取大众的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尽量避免使用考古学艰涩难懂的术语。最大限度的接近公众,如唐代人讲卫生吗、黄河上游的皮筏子等等。在“雅”的一方面是作者十分关注早期国家形成等重大问题。在最后一部分,作者回到考古中,以专业的角度,探讨了一些当前中国考古学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还需提及的是尽管以往也不乏普及考古学的书籍,但他们更多的是以朴实的语言在讲述考古发掘的过程(有点探险的意味),在“雅”的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如此全面、系统的讲述考古学方面知识,又不失考古的专业性质,十分难得,这是本书的最大优长。
当然这些小文章,终究不是些研究类论文,虽在某些方面提出了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但没法解决大的历史问题,在行文过程中结构也不是很严谨,这与本书的性质—考古随笔有关。正如作者所说“如果能够侥幸给读者一点点启发或者乐趣,那写这些小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希望对考古学感兴趣的读者们仔细阅读,从中有所收获。
注释:
[1]公共考古学倡导向公众宣传考古知识,帮助他们了解 人类的历史,认识文物的价值,提高其保护文物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陈星灿:《考古随笔》(二),文物出版社,2010年。
[2]陈淳:《考古学研究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作者简介:李鹏珍,男,1988年出生,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专门史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