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娜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游戏天性。幼儿对于课程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幼儿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并且过度约束幼儿的天性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无法有效调动幼儿学习的主观性和积极性。因此,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法应以游戏的形式为主,让幼儿在欢快的游戏时光中学习成长。游戏化的教学课堂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符合现代教学观念,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参与学习,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还能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协作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发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还能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最大的价值。
(一)动画模仿游戏教学活动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活动可以根据幼儿感兴趣的动画进行设计,比如《大耳朵图图》《小头爸爸大头儿子》等,幼儿教师可以播放其中一集动画片,组织幼儿一起观看,但要注意动画时长不宜过久。观看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幼儿排列分组,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比如,《大耳朵图图》动画片的第一集《出生的秘密》中出场的动画人物较多,有图图、小美、壮壮等,并且动画内容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孩子是从哪里来的”,非常适合幼儿模仿表演。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是教育的最好途径,同龄幼儿之间存在一种强烈的感知能力,这种联系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接收彼此所表达的信息,从而更深入领悟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因此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中融入动画模仿游戏,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模仿游戏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日常情境再现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游戏化,其游戏的概念是帮助幼儿学习的一种手段。幼儿对于周围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日常生活中会充满各种疑惑和不解。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融入教学活动中,让幼儿的学习思维更切合实际。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超市选购零食或者玩具为课堂教学情境,将超市中的具体规则列举出来并告知幼儿必须遵守的原因,接着准备课堂道具开展情境教学活动。情境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需要重点观察幼儿在选取物品时的行为表现,针对幼儿出现的错误行为,及时纠正,让幼儿建立正确的行为观念。通过真实的情境进行幼儿教学活动,能够让教学活动更具趣味性,帮助幼儿在学习中体会生活,从而培养幼儿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趣味团体比赛教学活动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还需要注重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与团队意识,许多内向的幼儿不善于表现自己,此时幼儿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解放天性,积极融入集体中。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团体比賽,不仅能提高幼儿团体协作的能力,还能增加幼儿的交流互动频率,帮助内向的幼儿敞开心扉主动参与集体活动。
幼儿教师在团体比赛教学活动中应尽量设计幼儿比较容易理解的竞赛游戏,如接力棒、拔河等比赛,既能锻炼幼儿的体能,还能增强团队的配合默契。在比赛过程中,幼儿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紧张的比赛氛围中,有效提高合作意识以及竞争意识,从而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目前,幼儿园教育采用游戏化课堂模式开展教学工作时要注重在课堂中体现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有效激发幼儿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天域幼儿园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