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展望

2021-03-30 03:15
中国林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国际化办学林业

林 宇

(北京林业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北京 10008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1],中国高等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抵近世界高等教育的舞台中心。2020年6月正式印发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指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2]。这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加快对外开放、推进国际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高等林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必须紧跟对外开放与国际化发展大潮,在加快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同时,积极开展宽口径、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参与世界高等林业教育治理,既要为国家培养国际化的高素质林业人才,也要为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但是,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在面临大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自身和外界的双重挑战。如何运用好对外开放这把“双刃剑”,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把握好开放与安全的辩证关系,构建起“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促进的良性循环,为自身发展吸收优质外部资源,同时对外推广自身发展成果,从而最终实现符合新时期要求的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国际化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界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现状

亚太地区林业教育协调机制(Asia-Pacific Forestry Educa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简称AP-FECM)2016年的调研数据显示:亚太地区各经济体有超过190所高校共计开设了510余个涉林专业,涉及林业资源管理、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有在校生超过124 000人。我国高等林业教育不仅在体量上位居整个亚太地区的首位,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最大的高等林业教育主体[3]。该调研数据还显示,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学生的交流数量和规模也位居亚太地区首位。这不仅与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与环境综合治理的高度重视有关,更与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方针相吻合。同时,我国涉林高校的部分特色优势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共有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6个学科领域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的学科排名前1%。涉林高校还积极推进各类国际合作战略和机制建设,主导或参与了多种国际教育合作模式,包括区域性合作平台、校际交流、教育联盟、教育合作项目等,涉及人才培养合作、科研合作平台共建、学术人文交流活动、政策智库建设等[4]。

总体来看,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因自身庞大的体量具有比较明显的国际化发展规模优势,而且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政策性调整等,正在呈现逐步加快的发展态势,拥有较大的后发优势和上升空间。但是,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在国际排名和综合影响力、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存在较多“短板”,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国际化发展。这必须引起相关主管部门和广大涉林高校的高度重视。

二、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涉林高校国际排名较为落后,国际影响力尚需快速提升

根据QS世界大学排行榜(Quacquarelli Symond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农林类学科2020年排行榜数据,我国仅有6所农林类高校进入全球农林学科排名前100名,北京林业大学是其中唯一一所纯林业类高校(第52名),其余5所除江南大学(第58名)属综合类院校之外,中国农业大学(第10名)、南京农业大学(第26名)、华南农业大学(第30名)、华中农业大学(第56名)均为农业类院校[5]。此外,在该排行榜的第100~300排名中,我国入围的高校仍以综合类或农业类高校为主。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尚需快速提升。

(二)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不高,国际化林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一方面,我国高等林业教育本土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学科专业设置与国际前沿衔接不够紧密、培养方案及课程安排国际化程度不高等。同时,在学生赴外交流、参加国际会议或竞赛、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等方面,涉林高校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弱项。

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在留学生培养方面也存在不同类型的“短板”,如学科专业的招生吸引力不足、教学模式的国际化水平不高、全英文授课专业和课程数量较少、海外招生缺乏总体布局等。本土人才和留学生培养国际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我国高等林业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不高、国际化林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的局面。

(三)中外合作办学规模有限,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缓慢

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发布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机构信息,目前我国有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近2 300个,而其中涉林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仅有23个,包括合作办学项目21个、合作办学机构2个。在21个涉林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仅有4个是由林业高校承办,其余的则是由农业高校、农林类高校或其他类型院校承办。在2个涉林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1个是由农林类高校主办,1个是由农业高校主办。由此可见,一方面,我国高等林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在规模和种类上与自身体量存在巨大差距;另一方面,林业类高校对涉林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主导程度很低。这既没有体现高等林业教育的主体优势,也没有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对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值得广大涉林高校深刻反思。

三、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影响遍及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新冠疫情不仅仅是一次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更诱发了全球性和系统性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危机。新冠疫情对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影响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征在各个领域更加凸显出来,对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学生流动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冲击。

自2020年2月以来,QS全球高校排行榜面向来自中国、欧盟、印度、北美地区的19 000余名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了解新冠疫情对他们的留学计划产生的影响,为全球高校调整招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5.75%的学生表示新冠疫情影响了他们出国深造的既定计划,48.25%的学生表示将会延期1年到国外学校报到,6.75%的学生表示将会放弃海外留学;近56%的学生对在线攻读学位表示“感兴趣”或“非常感兴趣”,62.5%的学生认为大学应开设更多的在线课程[6]。同时,QS全球高校排行榜面向世界各地的高校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高校已将授课由线下转为线上,17%的高校推迟了当年新生申请的截止日期,16%的高校推迟了当年新生报到的截止日期,19%的高校将部分课程延后至下一学期开课,13%的高校将2020年新生录取资格延长至2021年;另有超过70%的高校认为在招收国际学生过程中采用数字化技术或在线交流方式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7]。根据QS全球高校排行榜对高校学生和高校开展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新冠疫情对全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及学生流动所产生的严重影响可见一斑。

在新冠疫情期间,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冲击,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来华留学,乃至教学科研国际合作、中外人文交流等众多领域,都受疫情影响而全面暂停或放缓。这对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产生了长期、深远的负面影响。同时,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剧烈震荡、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美国及其盟国对我国的疯狂打压和围堵等因素,也给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学术人文交流出现了断崖式的全面停滞,各类与高等林业教育有关的多双边交流机制、国际学术会议、中外教育合作项目、国际交流活动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沉重打击。

因此,为了积极应对新时期来自自身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我国高等林业教育领域必须主动探索创新,在战略布局、制度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打开国际化发展的新局面,真正实现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

四、新时期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201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外事工作会议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推动因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传统意义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升级版,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要在把握两个大局上下功夫,积极服务民族复兴,主动适应百年变局。因此,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我国高等林业教育更要站稳立场、主动出击、发挥特色、变危为机,在新时期面临世界高等教育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刻,抓住国际化发展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为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在今后一个时期实现平稳有序乃至跨越式国际化发展积蓄后发动力。

(一)做好战略布局,重构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世界版图

在当前世界格局快速变化的关键时期,我国高等林业教育要提高站位、放眼全球,在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既有格局的基础上,突破封锁,争取主动,努力打造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合作新秩序。

一是在稳住对美合作基本盘的同时,我国涉林高校应适时将合作重点逐步转向欧洲、非洲、澳洲、东南亚、中东欧、东北亚等林业资源丰富或林业技术发达的地区或次区域开展教育交流合作。

二是在与国外涉林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机构间合作的基础上,我国涉林高校应主动发起成立高等林业教育国际或区域合作组织或高校联盟,整合国际及地区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合作资源,搭建“以我为主、为我服务、为我发声”的高层次国际合作平台,为我国深度参与全球高等林业教育治理和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争取话语权。

三是我国涉林高校应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主动对接与林业有关的国际组织或国际合作机制,如国际林联、中国—中东欧林业合作机制等,选派优秀学生依托这些合作机制平台进行实习实践,推荐优秀学者专家赴相关组织任职,与国际组织联合开展重大科研攻关和课题项目研究,参与制定有关国际公约和提出重大国际合作倡议等,从而利用这些机制平台深度参与林业政策对话、实施林业教育援外、推进林业境外办学,为我国高等林业教育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国际化发展新格局创造良好的机遇。

(二)健全制度体系,夯实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结构性基础

根据国家对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以及一系列新出台的政策举措,结合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阶段性成果以及自身实际,广大涉林高校应抓住政策调整机遇期,加紧练好内功,做好配套制度建设,为今后较长时期的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同时也为应对外部冲击和挑战提供政策保障。

一是涉林高校应根据国家关于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相关领域的最新政策,制定相应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修订完善来华留学、出国留学、中外合作办学、外籍教师聘用、因公临时出国(境)、境外合作办学、林业教育援外、与境外非政府组织开展合作等方面的一系列与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有关的管理制度,为新时期高等林业教育对外开展全面深入的交流合作提供完备的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在加快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有效防范外部风险,确保各项交流合作活动平稳有序开展。

二是涉林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在各项对外交流合作活动中始终把防范境外敌对势力破坏和意识形态渗透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有关人员和交流合作活动的审查和管理,对涉及国土安全、地理信息、自然资源等敏感内容进行严格管控。

三是要积极开展与高等林业教育有关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做好国外高等林业教育资源调查研究,加强与我驻外使领馆及有关机构间的信息沟通,及时捕捉并深入研究国外在高等林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为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培养国际化人才,为世界林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为了有效打破西方对我国教育科研领域的封锁围堵,为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争取更多话语权,以及推动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林业及生态环境治理,我国高等林业教育领域要加强各类涉林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库建设,实现一般性人才和重要岗位后备人才“数”和“量”的双提升,尤其是要着力提升重要岗位后备人才竞争力。

一是涉林高校要加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力度,稳步扩大毕业生赴涉林及相关国际组织实习的规模,积极建设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基地,加强相关学科建设,设立奖助学金等多种类型的涉林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专项。

二是涉林高校要全面准确把握相关国际组织的人才需求,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推送方向;同时,积极借鉴综合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试点高校的有益经验,与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主管部门以及相关国际组织形成联动机制,建立动态、完备的涉林国际组织人才储备库,努力培养一批政治过硬、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较高、具备参与国际事务能力的高水平国际化林业人才。

(四)加快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抢占高等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新高地

新冠疫情在给高等教育带来重大冲击的同时,也促使全球高校重新审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开始尝试以新的教学模式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在线教育教学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应对新形势下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应高度重视网络在线教学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完整、科学高效、稳定可靠的高等林业教育在线教育教学体系。

首先,涉林高校应在准确分析在线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有序推动在线教学常态化发展,从学科、专业、课程3个维度系统地推进在线教学的实践探索;同时,通过使用国际、国内和校内的综合网络教学平台,探索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以及合理引入大数据技术等,准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为不断提升在线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涉林高校应与国外合作高校探索在线合作开设涉林专业,加快开发在线全英文涉林课程,积极探索建立国际林业“慕课”联盟,搭建国际林业在线教学平台,为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在新常态下持续深入地推进国际化发展找准切入点、占领制高点、把握增长点。

猜你喜欢
国际化办学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聚焦港口国际化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land produces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