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与基本路径探索

2021-03-30 03:15
中国林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农林现代化农民

张 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事关国家的未来。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的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空心化、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谁来种地成了问题,而留守老人的医疗保健和养老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问题等都成为这个时代快速经济发展的共生现象。农村缺少年轻人,就缺乏活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华五千年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乡村振兴急需年轻人的参与”[1]。教育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对于农民自身来说,教育可以促进农民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使其有条件成长为现代化的农民,或者转化为真正的市民。对于乡村振兴来说,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是保障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性因素,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的现实要求。

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是乡村振兴的重大阻碍

教育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与通过教育使知识和技能不断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2]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教育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乡村振兴的重大助力,而现实中的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大阻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一般而言,最优厚的教育资源,如物质条件、师资条件、经费条件等,大多集中在城区,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城区,而郊区县区以及农村偏远地区教学条件相较落后。我国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教学资源匮乏,严重制约教学的有效展开。例如,部分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工资低、福利差,再加上工作环境差、工作任务重、劳动价值和劳动报酬不匹配,导致优质师资力量单向流动、农村师资力量流失严重。此外,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办学环境逐渐恶化,生源不断减少,致使很多农村基础教育无法开展下去,依旧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则需要辗转到乡里、县里或市里去上学,这无疑又增加了其家庭的经济负担,迫使部分农村家庭放弃了孩子的教育。

第二,职业教育发展滞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职业教育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而我国的职业教育观念、培养模式、体制机制等尚不完善。对于农业转移人口来说,职业教育决定了其进入城镇的能力。作为城市生活中的“新市民”,农民工迫切需要掌握在城市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谋生的技能,以及各类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基本手段。特别是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他们不同于他们父辈那样年轻时在城市里务工、年老时回农村务农,他们很多已经不会务农,希望自己能够完全在城市工作、生活和立足。但是他们曾经受过的教育、自身具备的技能以及价值观念等等都是制约他们顺利留在城镇并融入城镇的关键因素。因此,职业教育成为提升他们在城镇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高等农科教育发展不充分。中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但由于农林类产业相对较慢的产出效能、较为清苦的工作环境以及比较狭窄的就业渠道,导致高等农科教育在吸引人才、汇集资金等方面始终排在末流,例如我国目前独立设置的38所本科农业(农林)高等院校历年来的高考招生成绩均远低于其综合实力,加上资金投入方面的相对不足,致使我国的高等农科教育发展不够充分,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此外,在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国家加速推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农业必然要向智能农业、农业大数据、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等农林产业发展的前沿转向,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的引入必将冲击传统的农业模式,传统的农民将逐渐被排挤在新兴农业的边缘。因此,充分发展高等农科教育意义重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等院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

二、教育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需求之一,是构建人们生存行为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如果没有教育带来的这种能力储备,人们将很难进行生存性活动。同样,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助力。实现乡村振兴要推进的教育改革是多方位的,不仅涉及到农村本身的教育问题,还有农村转移人口的教育问题,不仅停留在义务教育层面,还有职业教育,包括直接培养劳动技能型人才的专科教育、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等。同时,除了基本的教育领域,还要考虑到乡村振兴的未来,因此必须加大对高等农科教育的发展。

(一)通过再教育培养现代化农民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社会形态已经逐渐被快速发展的、开放的、流动的、社会化分工的、遵循规则的现代化社会形态所取代,与之相适应的农民也与传统的、封闭的小农经济形态渐行渐远,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必须要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现代化农民。因此,如何实现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这就需要针对农民存在的问题进行再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民适应新角色。除了现代化劳动技能、种养技术等层面的再教育,还要特别注意通过对农民进行权利、义务、政策、法规等层面的解读教育,以提高农民的主体性意识,让农民作为主人翁建设乡村。

(二)通过义务教育振兴农民下一代

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3年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农村学校大量向城镇和县城集中,教育资源呈现“城满、乡弱、村空”的局面。原来农村的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和其他方方面面的教育已经随着农村主要劳动力的转移而呈现出萎缩的趋势。义务教育的发展对于增加乡村吸引力、振兴农民下一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农民而言,义务教育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农民下一代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这是他们实现跨越阶层、向上流动的最主要的路径。

(三)通过农业高新技术人才培养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

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息息相关,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农业人才。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不仅仅意味着规模经营,而是更加多元和丰富的形式,比如高精尖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等,这对农业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像以前进行简单的劳作,也不仅仅是需要机械化的操作,更需要现代化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以及利用新科学、新技术服务农业,比如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等,这需要培养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的现代化的农业管理和农业研发人才。

(四)通过职业教育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

我国农民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民人口的基数大,在总人口中占比过高,农村资源的有限性已经成为制约庞大农村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障碍。因此,只有减少农民人口数量,才能农民富裕,才能乡村振兴。然而,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困难重重,他们大多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一面是融入不了的城镇,另一面是回不去的故乡。目前,每年约2亿多进城务工农民,是世界上最大的“钟摆式移民”,不仅造成国家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消耗和浪费,更是隐藏了巨大的社会风险。虽然近些年来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农民工较多的大中城市仅把户籍制度改革停顿在“投资移民”“技术移民”上。然而,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只能从事简单劳动,无法从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中受益。因此,如何能够顺利实现城镇化,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对这部分人群进行职业再教育,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以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

三、教育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

要发挥教育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教育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具体的改革措施和路径如下。

(一)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考察时强调,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可以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最要紧、最基础的改革举措,事关农民自身的发展、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还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农村人口的脱贫致富。

“乡村弱,城镇挤”,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一大痼疾。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明显表现在教育的硬件设施以及经费的划拨上,但更重要的是师资质量的差距。教育的硬实力均衡相对容易实现,但软实力提升却十分困难。想要打破这种不平等,实现教育的乡村振兴,首先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也就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等。另外,更重要的是让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吸引教师特别是名优教师从城区流动到乡村任教。需要指出的是,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乡教育一样化,也不是以城市教育取代乡村教育,更不是以削弱城市教育为代价促进农村教育,而是采取大众教育取向,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种规模类型的城市之间、城市内部的各种人口之间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以促进教育公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4]是目前最有可能成为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差距,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与此同时,除了解决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还要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这是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促进农民工及其子女融入城市的基础条件和途径,这部分家庭顺利融入城镇也是乡村振兴的一大基础条件。农民工流入地政府要承担起主要责任,农民工为当地的城镇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子女理应在经费拨发、学校选择、收费标准、管理水平等方面享受同城市学生同等的对待。同时,还要不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农民工子女考试升学问题,提高人才选拔水平,促进教育公平。

通过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消弭因社会变迁而导致的结构性流动和个体原因导致的非结构性流动所引发的社会地位与财富不均衡的代际传递问题,并为乡村振兴与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的强大后备力量。美国社会学家布洛和邓肯[5]在《美国的职业结构》中指出,在美国,父亲职业主要通过间接方式影响儿子的职业,即美国社会中,父亲职业主要通过影响儿子的受教育水平影响儿子的职业。同时,社会学研究表明,父母的经济资源和社会地位的影响力对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进一步提高。因此,通过系统的义务教育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是解决农民社会地位低下、财富收入微薄等问题的必由之路。

(二)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缓解乡村劳动力供求矛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关键所在,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6]。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对于乡村振兴所需的人才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教学模式以及社会观念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发展,需要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加以解决。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尤其重要。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与现代化农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培养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没有新型职业农民与现代化农业技术人才,就谈不上农业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农村转移人口的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职业教育。而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我国职业教育应该着眼更高层次的发展,打造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技术人才。因此,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首先,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开设的课程要适应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特别是要适应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的需要。

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农业与产业的结合,着眼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对口就业能力。

最后,要将继续教育、技能培训都纳入职业教育中,不断提高我国职业技术工人的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三)创新高等农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助力乡村经济知识化升级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许多农业从业者的知识与技能已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逐步从工业化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与管理,尤其是高新技术成果的引进、推广和应用,这些都对高等农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农科教育人才培养规模逐步扩大,学科建设明显加强,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面临着优质生源不足、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传统农业学科专业人才比例下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率不高等问题[7]。这一方面与农业的弱质性有关,另一方面与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有关。因此,高等农科教育必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创新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储备。

首先,要创新高等农科教育理念。目前,农林高等院校面临的首要困境是招生问题。多年来农业弱质性所形成的社会偏见和误解,使农林高等院校在优质生源争夺上仍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致使主动填报涉农专业的考生人数较少,很多就读涉农专业的学生都是调剂过来的。因此,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从教育观念创新开始,培养学生知农爱农,塑造全社会对农业以及对农林从业者的尊重,增加学农学生的专业自信。

其次,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农林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广一直是我国农林专业技术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农林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很多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没有办法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造成科研资源的浪费。据统计,我国农林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国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2.6%,全国每万亩土地仅有0.8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仅为0.1%,而发达国家的比例为3%~4%[8]。这就要求农林高等院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既能使学生学有所用,解决农林高等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又能开辟新的产业,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如今,高等院校作为知识资本相对集中的场所,“产学研合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正成为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通过创新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能够使教育通过劳动力再生产的方式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并有效助力乡村经济向知识化转型,从而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农林高等院校通过“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产学合作”“精准扶贫”等形式直接参与乡村振兴计划,助力乡村发展。马克思[9]断言,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要培养现代化的农民、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实现乡村振兴,同样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这种教育和训练需要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得以更好的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通过教育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关键举措,深入研究其内在运行机制,探讨实现的路径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遵循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YJC71004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专项项目“建国70年来我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项目编号245201913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人的城镇化”制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452018081。

猜你喜欢
农林现代化农民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边疆治理现代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