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时间与心脏骤停患者除颤复苏成功率的相关性研究

2021-03-29 06:26秦崇臻
现代医院 2021年1期
关键词:电解质心肺成功率

何 晴 许 波 秦崇臻

心脏骤停指突然发生的心脏泵血功能停止,患者呼吸、心跳骤然中断,为一种极其危重的状态,需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否则可危及患者生命[1-2]。体外电除颤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最有效的手段,在患者心跳骤停5分钟内实施除颤为心肺复苏(CPR)的黄金时段,及时进行CPR及尽早进行体外电除颤为提高除颤复苏成功率的关键[3-4]。本研究分析了除颤时间与心脏骤停患者除颤复苏成功率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救治的100例行除颤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24~72岁,平均(48.76±3.98)岁,心脏骤停时间30 s~28 min,平均(14.25±0.81)min,原发疾病类型:脑卒中18例,急性心肌梗死19例,敌敌畏中毒12例,酒精中毒14例,溺水1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13例,肺心病9例。纳入标准:患者均意识消失,且无法触及大动脉搏动;心电图显示心室停搏及心室纤颤;患者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因外界干扰放弃抢救者;非心脏原因所致的即将死亡者;对研究不同意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体外电击除颤心肺复苏,应用美国ZOLL公司生产的R系列除颤监护仪,选择体外除颤档后进行充电,选择除颤能量双向波200J,除颤次数1至13次。涂抹导电糊的电极板分别放置在右上胸锁骨下缘、左胸第五肋间与腋中线交接处,确保电极板紧贴患者皮肤后进行充电,充电完成无其他人员接触患者身体后开始放电。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心电波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电除颤时间患者复苏成功率差异,复苏成功标准[5]:①患者瞳孔缓慢从大变小;②患者面色逐渐红润;③患者眼球逐渐活动,出现睫毛及对光反射;④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呼吸;⑤停止心外按压后,患者颈动脉波动仍在跳动,且血压值60/40 mmHg。复苏失败:经CPR>30 min,患者仍不能恢复呼吸机心跳则判断为复苏失败。于除颤成功后,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各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比较各组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除颤时间患者复苏成功率比较

除颤时间<2 min组复苏成功率为90.48%,明显较2至5 min、5至10 min、>10 min的55.17%、29.41%、20.00%更高(P<0.05),除颤时间2至5 min组复苏成功率明显较5至10 min、>10 min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不同除颤时间患者复苏成功率比较 [n,(%)]

2.2 不同除颤时间心功能指标比较

除颤时间<2 min组患者LVEF、LVEDD、E峰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与2至5 min、5至10 min、>10 min三组相比均更高,各组两两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除颤时间心功能指标比较

2.3 不同除颤时间电解质水平比较

除颤时间<2 min组患者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水平与2至5 min、5至10 min、>10 min三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不同除颤时间电解质水平比较

2.4 心脏骤停患者除颤时间与复苏成功率关系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脏骤停患者除颤时间与复苏成功率呈负相关性(r=-0.592,P=0.002)。

3 讨论

心脏骤停在临床较为常见,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大动脉波动及心音消失,若不及时给予抢救治疗可因重要器官严重缺氧缺血引发死亡[6]。电除颤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有效手段,主要通过高能量脉冲电流使心肌细胞瞬间发生除极反应,促使心脏活动暂停,之后再次发起冲动主导心脏节律,最终达到心肺复苏目的[7-8]。虽然我国近年来CPR水平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欧美国家相比,复苏成功率仍较低,如何提高CPR成功率为临床医师面对的重大问题。

CPR一直为全球医学界的难点,虽然我国一直在加强该方面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但仍缺乏相关数据资料,难以与国外进行比较与交流,目前我国尚无终止CPR的标准[9]。有研究表示,CPR开始时间、除颤时间、患者发病情况、合并症等为影响心肺复苏预后的重要因素,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为开始CPR的时间及除颤时间,随除颤复苏时间逐步延长,机体神经功能完整性及存活率会相应降低[10-11]。有研究表示,若患者支持时间已超过30 min,且缺乏缓解因素时,延长复苏时间不能获取复苏成功[12]。

陈蕾[13]研究结果显示,电除颤<2 min组的复苏成功率为60.00%,明显较2至5min、5至10 min、>10 min的34.21%、11.11%、0.00%更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电除颤<2 min组的复苏成功率为90.48%,明显较其他组55.17%、29.41%、20.00%更高,与陈蕾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除颤时间可能与复苏成功率有密切关系。分析原因可能为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后,10 s内会出现意识及运动功能丧失,1 min会停止自主呼吸,3 min内可能出现脑水肿,若不及时抢救病情会逐渐发展,6 min后可能会出现脑细胞死亡,故电除颤时间越短,复苏成功率越高[14]。有研究得出类似结论,即现场除颤时间≤5 min急救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除颤时间>5 min的急救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 min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较其他组更好,提示除颤时间与预后有一定关系,分析原因可能为除颤时间越晚,患者心功能受损越严重,故预后越差[16]。针对该特点,可推进公众自动体外除颤器除颤,可最大程度缩短除颤时间,为抢救患者生命创造条件。目前有研究表示,中枢神经系统缺氧缺血损害后,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多表现为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其认为电解质与心脏骤停预后有密切关系[1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 min组电解质水平均优于其他组,提示除颤时间越短,越能及时纠正电解质水平,利于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除颤时间与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呈负相关性,即除颤时间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

猜你喜欢
电解质心肺成功率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离子反应”常见考点例析及规律总结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2016年贵州高考电解质溶液试题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