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论述中职德育工作的激励手段,认为中职学校要重视环境的育人作用,善用各种形式的激励策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实现目标激励、进行谈话活动实现情感激励、做好班风建设实现环境激励、人物精神感召实现形象激励、举行主题征文实现竞赛激励等做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工作 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2-0027-02
中职德育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中职学校结合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专业特点、人才定位等诸多因素来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开展主题班会、进行谈话活动、做好班风建设、感召人物精神、举行主题征文,都是實现德育激励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只有不断加强德育工作,才能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开展主题班会,实现目标激励
主题班会是中职德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主题班会的设计要体现一定的计划性,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中职教育必须以德育为根本保障,中职学生只有接受过良好的德育,才能够快速成长为掌握专业技能,并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的技术型人才。中职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是实现中职目标激励的直接路径。
德育内容广泛,教师设计德育主题班会时,可以将“爱劳动,爱祖国”作为德育主题班会的切入点,然后在主题班会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认为德育是什么呢?”学生第一反应一般都是:“德育就是品德教育。”接着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补充,并向学生普及德育的具体内容。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对德育内容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德育在生活中有着怎样的作用呢?”有学生认为:“德育能够让人形成良好的品德,增添社会生产的内在动力。”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借助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向学生展示医生救死扶伤的图片、石油工人作业的图片、公交司机驾驶的图片等,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任何行业都会有可爱可敬的人,他们爱岗敬业,他们专心职守,他们将职业道德作为工作的标杆,将螺丝钉精神贯彻到工作的每一个角落。那么大家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学生进入讨论环节,主题班会气氛被推向高潮,学生纷纷找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角色。
教师在设计班会主题时,以“爱劳动,爱祖国”作为德育主题的切入点,让德育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在教师的细致讲解下,对德育内容有了全新的了解。教师借助多媒体信息工具,向学生展示不同行业人员工作时的场景,加深了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德育主题引导下,认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找到了理想的职业目标角色。
二、进行谈话活动,实现情感激励
谈话活动是实现情感激励的最佳方式。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这种特殊性是由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所决定的,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一样,都具有发展的无限潜力。谈话活动能够增进师生双方的有效互动,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谈话活动为师生双方搭建了情感交流的桥梁,是快速实现德育情感激励的有效利器。
教师开展德育工作应遵循疏导性原则。教师在进行谈话活动之前,可借助信息搜集的方式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摸排,对特异体质的学生及时关注,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师首先对重点学生群体进行谈话,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出发,询问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设计的谈话切入点让学生感到很亲切,学生慢慢敞开心扉,与教师展开交流。此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存在的困惑给予分析解答,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学生多样化的鼓励。例如笔者在和一些学生交谈时发现:部分学生的成长环境较为特殊,内心缺乏自信,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目标,导致自身专业学习动力不足。教师对这一部分学生给予鼓励,也对他们提出相应的期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所寄予的深厚期望,从而对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充满信心。
教师始终坚信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在谈话部署阶段,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成长环境的差异性,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群体进行谈话,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话题切入,让学生有话可聊、有话可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谈话,是一种言语交流,更是一种情感交流。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殷切期望,并将这种情感激励转化为迎接未来生活的动力。
三、做好班风建设,实现环境激励
班风是指班级的风气,是学生集体共同营造出来的一种氛围,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集体精神面貌。德育是班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职学生在良好班风的熏陶下,能够自觉对德育内容进行感知。良好的班风是无形的德育动力,营造良好的德育班风,有助于快速达成环境激励目标。
班风是一个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发现:班风能够塑造学生品格,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便对中职学生的品格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不利于中职学生美好品格的养成和发展。因此,班风建设是开展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深入了解学生对班风建设的期望,然后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确定班风建设内容。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的兴致很高,纷纷对班风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次,教师发起班风建设内容投票活动,最后确定将“诚实、友善、求真、务实”作为班风内容。最后,教师通过内容讲解,让学生明白班风的具体含义,而后发动学生围绕班风内容,设计班风主题手抄报,并将手抄报张贴在班级宣传栏中进行展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班风建设和德育工作开展是不可分割的。班风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实施途径,德育是班风建设的重要目标。在班风建设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集体诉求,确定班风内容,之后又发动主题手抄报活动,让学生围绕具体的班风内容设计手抄报内容。通过学生参与班风建设活动,教师能够反窥出学生在班风建设中的美好愿景,进而加快了班风建设的进程。
四、人物精神感召,实现形象激励
人物精神感召是实现形象激励的绝佳手段。正面人物对学生群体有着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能够带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认知。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对外界缺乏足够深刻的价值认知。学生向正面人物看齐,学习正面人物身上的可贵品质,能够完善自身的价值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发现:德育是一种特殊的双边互动行为,课堂并不是教育者展开德育工作的唯一地点。德育工作开展的方法不同,也会产生效果上的差异。例如,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教师采取正侧面结合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一方面,用正面谈话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地参与中职生活,另一方面,举行每日演讲活动,让学生紧紧围绕“我想成为 的人”主题,准备清晨演讲活动。活动邀请一经发出,学生的演讲激情瞬间被点燃。学生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每一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对未来无限的期许,都有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演讲主题引发了学生的广泛参与兴趣,学生积极搜集英雄人物资料,都想要从英雄人物身上寻找自己苦苦追求的可贵品质。主题演讲活动开始,学生借助多媒体放映工具辅助演讲,一个个熟悉的人物形象映入眼帘:任长霞、焦裕禄、钱学森、杨振宁、周恩来,等等。学生被一桩桩的英雄事件深深感动,主动从偶像人物身上探寻到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并立志以偶像人物为榜样,追寻偶像人物的腳步。
正侧面结合的德育工作方法更能帮助学生接受德育精神洗礼。教师精心设计清晨演讲主题,用“我想成为 的人”为主题,发动学生对自我人生价值进行深入思考。学生要想参与清晨演讲活动,就必须搜寻偶像人物的事迹资料,挖掘人物背后的可贵精神。学生有了偶像人物的精神力量作为成长激励,快速找到了理想的人生定位。
五、举行主题征文,实现竞赛激励
举行主题征文活动是实现竞赛激励的有效方式。竞赛活动是点燃学生参与热情的助燃剂,能够调动学生参与主题征文的积极性。德育内容较为广泛,德育主题征文的切入角度较多,学生参与德育主题征文活动,就必然会对征文的主题进行细致解读,从而能够加深对德育内容的了解,自觉接受德育文化的熏陶。
中职学生对竞赛类活动有着很高的参与热情。教师从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景出发,发动主题征文活动。在主题征文活动正式发起之前,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关注中职学生现阶段存在的困惑等。学生要有表达的欲望,才能有参与征文竞赛的源动力,因此教师将征文主题确定为“平凡的偶像”,引导学生关注周边的人和事,发现身边最平凡的偶像,发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学生受到征文主题启发,仔细回忆生活中的动人细节,进而发现普通人身上的精神光环,并以动人的笔触进行记录。征文竞赛以线下评审和线上投票的方式决定最终结果,获得了学校内外极大的关注。教师在主持主题征文颁奖活动时,对获奖征文及时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深入挖掘获奖征文背后的精神力量,鼓励更多的学生能够以偶像人物为榜样,做社会的脊梁,做时代的楷模。“平凡的偶像”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强烈的精神激励。
“平凡的偶像”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将“平凡”和“偶像”这两个词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价值审美眼光放到普通人身上,发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找到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征文主题具有深刻的哲思价值,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征文参与欲望,学生从征文主题出发,对征文素材进行深入挖掘,自然而然地进入德育氛围,加深了对德育内容的思考,深受激励。
中职学生处于各方面综合发展的关键时期,中职教育必须以立德为根本,逐步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中职德育必须以生为本,将学生看作独立发展的个体,把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主题班会、进行谈话活动、做好班风建设、感召人物精神、举行主题征文,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是实现德育激励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渝.浅谈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J].现代职业教育,2021(39).
[2]杜立文,杨中强.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思政选修课体系建设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1(24).
[3]扎西吉.网络环境下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如何开展[J].学苑教育,2021(22).
【作者简介】覃海燕(1989— ),女,壮族,广西环江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就职于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主要从事中等学校德育工作。
(责编 卓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