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德慧 王三强
痛风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根据病程可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关节炎期、痛风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等四期。在无症状期和间歇期,患者可没有任何感觉。在急性发作期,主要表现为关节局部红、肿、热、痛,以足部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最为多见,也可累及踝关节、膝关节、手指间关节、腕关节等多个关节,这种疼痛极为剧烈,中医将其称为“白虎历节”,形容疼痛如同被老虎撕咬啃噬一般。如痛风反复多次发作,发展到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尿酸盐结晶会逐渐形成痛风石,沉积于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韧带局部,导致关节僵硬、疼痛、畸形及活动受限。有些痛风石还会沉积于耳廓、眼睑等处,部分皮肤浅薄的部位可能还会破溃,排出白色结晶。痛风石若沉积于肾脏、心脏瓣膜及主动脉壁,可能引发肾结石、肾功能衰竭、冠心病等严重疾病,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中医学认为,痛风的成因主要与湿、热、痰、瘀等病理因素有关。多食肥甘厚腻、膏粱厚味,会导致湿热内生,湿热聚集而生痰邪,痰凝气滞,阻碍气机,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湿、热、痰、瘀阻滞关节,出现局部的红、肿、热、痛。
湿邪作为最主要的致病邪气,参与痛风发病的整个病程。其与热、痰、瘀等邪气相搏结,出现各种复杂多变的证候。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而黏腻,因此本病多于夜间突然发作,昼轻夜重,最常见于足部关节,病程迁延,缠绵难愈。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及急性发作期,常以实证为主,以湿热内蕴证为多见;而在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则以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主,可能出现痰瘀互结、肝肾两虚、脾肾不足、气血亏虚等证候。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血尿酸异常升高所致,其中由于药物影响、肾病、血液病、代谢异常性疾病等引发的称为继发性痛风;而无关于以上病理性因素者则称为原发性痛风,常由饮食不当、剧烈运动、感染等诱发。另外,遗传因素也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近亲属中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也需警惕痛风的发生。
尿酸是一种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通过外部摄取及内部代谢两条途径在人体内生成。外部摄取是指摄入富含嘌呤或核酸蛋白的食物,这些食物在体内分解代谢,经过一系列的变化生成尿酸;内部代谢则是指细胞代谢分解所产生的核酸。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出,肠道也可代谢部分尿酸。当嘌呤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发生紊乱,致使尿酸的生成增加或排泄减少,即可导致血中的尿酸浓度增高,出现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的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随着血液循环沉积于关节等部位,如机体内的白细胞无法完全分解这些物质,尿酸盐结晶层层叠加,和被破坏的白细胞一起,逐渐纤维化和钙化,最终形成痛风石。
高嘌呤饮食作为首要诱发因素,在痛风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既病防复”,控制饮食是相关危险人群预防痛风发生、发展的必要手段。减少高嘌呤饮食的摄入,不仅可防止血中尿酸的增加,也能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疾病的发生。
含有较高嘌呤的食物,包括动物内脏、肉汤、海产、菌菇、豆类等。但并非所有的水产及豆类都绝对不能吃,部分水产如海参、海蜇以及鲈鱼、鲤鱼等淡水鱼嘌呤含量相对较低,且富含优质蛋白,经焯水或水煮后还能分解部分嘌呤,可以适量食用。另外,尽管豆芽、豆苗及新鲜豆类中嘌呤含量较高,但豆制品经过一系列手段加工,其嘌呤含量并没有新鲜豆类高。现有研究也表明,适量食用豆制品,与痛风的发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可以明确的是,预防痛风,应严格禁止食用贝类、鱼卵、蟹籽、鱼干等水产制品,畜类或禽类的肝、肾、肠、脑等动物内脏,以及肉汤、高汤、火锅等。这些食物嘌呤含量很高,即使在痛風的无症状期和间歇期也不应食用。
啤酒中含有大量的鸟苷酸,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可转化为嘌呤,经过代谢,最终变成尿酸。同时,啤酒中的酒精会促进体内的嘌呤分解而进一步使血尿酸升高,且酒精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会使体内乳酸增加,乳酸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因此,除了啤酒之外,白酒、黄酒、红酒及酒精饮料等,尽管嘌呤含量不高,但相关危险人群也应避免饮酒。
在痛风的无症状期和间歇期,可以少量食用去除肥肉的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鸡、鸭、鹅等禽类,芝麻、扁桃仁、腰果等坚果。这些食物嘌呤含量不算太高,且能给机体补充一定的蛋白质及氨基酸。但需要注意控制摄取量,避免过多摄入。
合理烹饪的低嘌呤饮食是最适合痛风患者及高危人群的饮食方式。低嘌呤饮食包括大部分蔬菜、水果、粮食以及蛋类、奶类等。痛风急性关节炎期的患者饮食禁忌较多,可从蛋、奶类食物中摄取每天所需的蛋白质。在烹调上,推荐蒸、煮、炒、凉拌等方法,尽量不要选择煎炸、烧烤等不健康的做法,且要做到少油少盐低糖。此外,大量饮水可促进尿酸的排泄,每天饮2000 -3000毫升的水。不宜以饮料代替水,但可饮用淡茶或花茶,必要时可选择苏打水以碱化尿液,对痛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痛风病人在饮食治疗过程中,除了遵循低嘌呤膳食的原则之外,在食物的选择上还应注意选择具有特殊疗效的食物,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确定一些食疗方案。
湿热偏重的人,适合以素食为主的饮食方式。多吃冬瓜、丝瓜、苦瓜、薏米、萝卜、芹菜、卷心菜等蔬食,每天可吃1-2个鸡蛋。至于奶类,可选用低脂奶或脱脂奶,但总量不可太多,宜控制在100 - 250毫升/天,以免加重湿邪滞留。推荐苦瓜炒鸡蛋、冬瓜番茄汤、芹菜黄瓜汁等菜式,也可选用荷叶薏仁粥、土茯苓茅根水、玉米须茶、蜜山慈菇等药膳,既能解毒,又能化湿浊,利小便,调节嘌呤代谢紊乱,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排出。
脾虚湿盛的人,脾胃运化功能不佳,宜在食谱中加重主食的比重,多吃小米、面食、玉米、南瓜、土豆、木瓜等食物,也可适量吃些兔肉、鸡肉、瘦肉等肉类。但由于脾胃虚弱,湿邪内生,易伤阳气,不建议选用凉拌的烹饪方式,而宜吃热食。水果、奶制品也不宜多吃。推荐小米南瓜粥、枣糕、清炒西蓝花、手撕鸡胸肉等菜式,也可选用茯苓饼、莲子木瓜羹、陈皮薏仁姜茶等药膳,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脾胃安则湿自除。
痛风日久,病程反复的人,肝、脾、肾等脏腑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此时应在荤素搭配、以素食为主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如山药、枸杞、莲子、芡实等滋补之品。推荐食用枸杞蒸蛋、莲藕莲子炒山药、鸭血炒韭菜、燕麦奶冻等菜式,也可选择黄芪当归大枣茶、沙参玉竹荸荠水、石斛百合桑椹粥等药膳,具有滋养气血、补益肝肾的作用,能促进人体脏腑机能趋于平衡。另外,如痛风患者有病变局部刺痛难忍、色暗肿硬,说明有气滞血瘀的表现,可在药膳中加少量三七同服,以达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痛风不是短期内形成的,也并非只有饮食不当这一项诱发因素。除了长期坚持合理的饮食,还需配合适当的锻炼、规律的作息、控制好体重,必要时遵医嘱规律用药,才能将血尿酸的浓度限制在合适的范围,避免痛风。同时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因为寒邪凝滞,也会诱发或加重疼痛。如血尿酸过高,或急性发作期疼痛剧烈,伴有发热、乏力等急性炎症表现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使用相应的药物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