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狄佳 陈盼碧 杨孝芳 何 敏
1.贵州省织金县中医院,贵州 织金 552100;2.贵州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3.贵州省织金县人民医院,贵州 织金 552100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以及细胞组份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1]。目前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据统计我国总体患病率为1.24%,并呈不断上升趋势[2]。西医治疗上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抗气道炎症药物,起效较快,且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1],但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糖耐量下降、血压升高、骨质疏松、免疫抑制和儿童生长迟缓等不良反应[3]。中医外治疗法之一的穴位埋线,治疗哮喘具有协调脏腑、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宣肺平喘、利气化痰的作用[4],且疗效良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5],故受到众多医家和研究者的青睐。为了全面了解,笔者通过查阅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将近十年穴位埋线治疗哮喘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综述如下。
1.1 单纯穴位埋线法 哮喘多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宿痰内伏、气道阻塞所致,而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刘景洋等[6]通过背俞穴埋线来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选用肺俞、脾俞、肾俞为主穴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哮喘缓解期患者,结果有效率为97.54%。赵明华[7]用穴位埋线治疗哮喘,选用背俞穴透刺埋线,风门透肺俞,厥阴俞透心俞,脾俞透胃俞,肾俞透气海俞,结果有效率为93.33%。黄河等[8]遵循“冬病夏治”的中医治疗原则,先半个月埋线1次,连续3次后,于每年发病季节、冬季、伏天各埋1次,穴位选用肺俞、膻中、定喘、肾俞、曲池、足三里、丰隆、膏育等腧穴治疗38例哮喘患者,总有效率为94.7%。胡翀妮等[9]以温阳利气为选穴原则,用穴位埋线治疗哮喘,穴位选用肺俞、太溪、定喘、间使、支沟、膻中,结果发现穴位埋线可以改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答应,改善气道炎症,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1.2 穴位埋线配合西药治疗 王晓燕等[10]将2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予穴位埋线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优于对照组。张赛男等[11]用穴位埋线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哮喘30例,以定喘、肺俞、肾俞、脾俞、足三里为主穴,观察患者哮喘症状和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 和白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发现穴位埋线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和降低IgE和IL-4的水平,缓解患者哮喘症状,且远期疗效良好。薛艳丽等[12]以肺功能为主要观察指标,采用穴位埋线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为主要治疗方式,埋线穴位选用肺俞、膻中、定喘、足三里、丰隆,结果发现运用穴位埋线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的患者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1)和呼气峰流量(PEF)均高于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的患者,试验表明两者联合使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1.3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内服 于宗兵[13]采取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哮喘患者30例,以肺俞、中府、脾俞、章门、肾俞为主穴,结果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单纯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的组别。王品等[14]以哮喘症状缓解情况,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肺功能为观察指标,使用解痉痰咳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哮喘,结果发现两者联合使用可以明显缓解哮喘症状和体征,改善肺功能及降低EOS水平,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申聪[15]探讨宣肺平嗽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经试验研究表明宣肺平嗽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哮喘疗效显著,且可以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
1.4 穴位埋线配合穴位贴敷 朱晓婷等[16]用穴位埋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20人,穴位选用定喘、膏肓、足三里、肺俞、丰隆,结果发现穴位埋线联合穴位贴敷能明显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改善哮喘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葛青叶等[27]以穴位贴敷配合穴位埋线为主要治疗方式,治疗哮喘患者30例,穴位选用大椎、肺俞、心俞、膈俞等,结果总有效率为95.2%。何江等[18]应用穴位埋线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哮喘65例,穴位选用尺泽、大杼、中府、足三里、丰隆等,结果总有效率为95.47%。张丽霞等[19]从厥阴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联合穴位埋线及穴位贴敷治疗30名患者,穴位贴敷选用太冲、天突、大椎、定喘,穴位埋线选用肺俞、章门、期门、肝俞,结果发现穴位埋线联合穴位贴敷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2.31%。
1.5 穴位埋线配合其他疗法 孟晶晶等[20]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哮喘患者,耳穴压豆是将王不留行籽按压于患者的肺俞、神门、皮质下和交感等耳穴反应区上,穴位埋线选用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定喘、丰隆、足三里,结果总有效率为95.56%。宋素艳[21]选用肺俞、定喘、膻中进行穴位埋线并联合醋酸曲安耐德穴位注射治疗哮喘,结果总有效率为97.6%。王品等[22]用穴位埋线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哮喘,穴位选用大椎、璇玑、天突、膻中、定喘、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丰隆,并对定喘和肺俞进行微波照射治疗,结果观察到穴位埋线联合微波照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2.1 控制气道炎症反应 崔瑾等[23]研究表明穴位埋线可以通过抑制哮喘大鼠细胞黏附分子-1(ICAM-1)的活性,下调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达到减轻炎细胞的浸润,改善肺组织的病理状态,缓解支气管哮喘症状的目的。孟越[24]研究发现穴位埋线对哮喘大鼠NF-κB阳性表达的抑制,还与核因子kB抑制蛋白α(IkBα)密切相关,穴位埋线可以使肺组织中IkBα水平升高,通过IkBα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抑制NF-kB的活性,缓解哮喘气道炎症。张贵锋等[25]同样从气道炎症的角度出发,观察穴位埋线对哮喘豚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穴位埋线可以通过对内皮素-1(E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F-κB、ICAM-1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调控,达到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哮喘症状的目的
2.2 抗气道重构 付明举等[26]通过卵蛋白制作哮喘豚鼠模型,观察穴位埋线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穴位埋线可以明显的改善大鼠气道病理学改变,减少炎细胞浸润和组织充血的情况,降低小气道支气管的面积、支气管壁平滑肌的厚度,且可显著的降低TGF-β1的水平,说明穴位埋线能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抑制气道的重构。赖火特等[27]将哮喘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穴位埋线组,发现穴位埋线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穴位埋线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TNF-α的含量,抑制哮喘豚鼠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减轻炎症对气道壁的损伤,达到干预气道重构的效果。
2.3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周君[28]以穴位埋线为主要干预方式,以CD4+、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其比值和血液中白介素-12(IL-12)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发现穴位埋线可能通过降低CD4+、升高CD8+以及降低两者的比值,升高血清中IL-12,来促进和调节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研究表明以TH细胞为中心的免疫应答和哮喘炎症的形成密切相关,Thl/Th2的失衡是引发哮喘的机制之一[29],张琳[30]分别以代表Thl细胞和Th2细胞的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IL-4为观察指标,观察穴位埋线对Thl/Th2平衡的影响,结果发现穴位埋线可以通过提高IFN-γ含量和降低血清IL-4含量,纠正Thl/Th2的失衡,从而减少炎性细胞浸润,达到治疗目的。孙小静[31]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哮喘大鼠模型,结果发现穴位埋线可以明显缓解哮喘大鼠症状,减少支气管粘膜周围炎细胞浸润,且明显降低大鼠IL-4、IgE的水平,其作用机制为通过降低IL-4水平,从而减少IgE的合成,减轻炎症介质的释放,缓解气道炎症。
2.4 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哮喘的发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密切相关,其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失衡是哮喘发作的重要机制[32]。蒋诗超[33]研究简易穴位埋线对NGF和CRH的影响,发现穴位埋线可以明显缓解哮喘大鼠症状,改善大鼠支气管和肺组织的病理结构,减少炎细胞的浸润,并降低NGF和CRH的水平,推测穴位埋线可以通过降低NGF和CRH的含量,使失衡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恢复平衡,从而减轻气道炎症,达到延缓哮喘发作的目的。
近十年来穴位埋线治疗哮喘在临床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方面临床研究表明无论是单纯穴位埋线还是穴位埋线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对哮喘都有显著的疗效,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如急性发作期当以利气平喘治标为主,可用激素联合穴位埋线,以减少激素的使用,降低激素的不良反应;慢性缓解期当以扶正固本为要,可选用单纯穴位埋线或者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内服、穴位贴敷等疗法,以减少哮喘发作次数,降低复发率。另一方面从目前作用机制的研究可看出穴位埋线可能是通过控制气道炎症、抗气道重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方面实现对哮喘的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但穴位埋线治疗哮喘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①从证型角度看目前的临床研究较为笼统,哮喘发作期可分为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哮喘缓解期又可分为肺虚、脾虚、肾虚,故在穴位埋线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上应结合不同的证型进行探究;②从埋线选穴和组方角度看,经文献统计发现穴位埋线治疗哮喘选用最多的穴位是肺俞,其次是定喘和膻中,但是对于选穴组方的研究较少,故应结合证型对埋线组方进行相关研究,以探讨最佳用穴组合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③从哮喘发病机制的角度看,哮喘发病机制包含气道炎症、免疫及变态反应、神经-受体调节机制、气道重塑、气道高反应、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第二信使失衡机制、基因遗传因素等,而穴位埋线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大多围绕炎症、气道重塑、机体免疫力、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进行,故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