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乳蛾源流考*

2021-03-28 16:32姜德友赵术志韩洁茹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4期
关键词:肿痛医家咽喉

姜德友 赵术志 韩洁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中医对乳蛾病认识久远,《黄帝内经》将其归于“喉痹”范畴,此后历代医家对本病多有阐述。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首次提出“乳蛾”一词,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则明确将本病从“喉痹”中分出,形成独立疾病。乳蛾有急、慢性之分,以儿童及青年多见。近代张汝伟《咽喉病·咽肿类》一书中首次出现急乳蛾之名[1],将其与慢乳蛾加以区别。急乳蛾是指以起病急骤,咽痛,腭扁桃体红肿,表面或有黄白脓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全身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纳差、乏力、周身不适等,小儿可有高热、抽搐、呕吐、昏睡等症[2],属现代医学急性扁桃体炎范畴。因急乳蛾发病急,严重时可诱发痹证、水肿、心悸等全身疾病,遂从病名、鉴别、病因病机、治疗切入,考镜历代医籍中关于急乳蛾之源流,以期对现代临床有指导意义。

1 病名

《黄帝内经》称本病为“喉痹”;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称之为“单蛾”“双蛾”;《仁斋直指方论》首次提出“乳蛾”一名。近代张汝伟《咽喉病》将起病急者称为“急乳蛾”。因本病形似飞蛾,颜色有异,数量不同,故医家从不同方面对本病进行命名。

1.1 按形态命名

明代方隅《医林绳墨》言“以其形似飞蛾,谓之乳蛾”[3]。采用取类比象之方法命名本病。清代程永培校勘的《咽喉经验秘传》则言“其状或左或右,或红或白,形如乳头,故名乳蛾……或前后皆肿,白腐作烂,曰烂头乳蛾”。将咽核肿大,表面溃烂,有黄白色腐败物覆盖者称为“烂头乳蛾”。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云“结聚咽喉,肿如蚕蛾,故名喉蛾”。亦将本病称为“喉蛾”。鲍相璈《验方新编》云“此症生咽喉之两旁……亦有形如枣、栗、如乳头者,故又名乳蛾”。王铨《喉症类集》有“其症喉肿痛,肿处形如乳头,又为紫李,有白色、紫色、红色数种”之论述。

1.2 按数量命名

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曰“单蛾风,其形圆如小箸头大,生于咽喉关上,或左或右,若关下难治。双蛾风,有两枚,在喉关两边,亦圆如小箸头大,关下难治”[4]。将本病按数量命名为“单蛾风”“双蛾风”,并指出“关下难治”的特点。清代医家亦采用此种方式来命名本病,如《咽喉经验秘传》言“一边肿曰单蛾,两边肿曰双蛾”。《疡科心得集》言“或生于一偏为单蛾,或生于两偏为双蛾”[5]。诸医家均将发于喉部一侧者称为单蛾,双侧同时发病者称为双蛾。《验方新编》亦云“此症生咽喉之两旁,状若蚕蛾,一边生者为单蛾,两边俱生者为双蛾”。

2 类证鉴别

2.1 急喉痹

急喉痹是指以发病急骤,咽部红肿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6],属现代医学急性咽炎的范畴,而急乳蛾为腭扁桃体红肿或成脓。《儒门事亲》明确将乳蛾从“喉痹”中分出,其言“《内经》之言喉痹,则咽与舌在其间耳,以其病同是火,故不分也。后之医者,各详其状……曰单乳蛾、双乳蛾”。《喉科心法》云“凡红肿无形为痹,有形是蛾”。从形态上加以鉴别。《医林绳墨》有“近于上者,谓之乳蛾”“近于下者,谓之喉痹”之述,从发病部位进行鉴别。

2.2 白喉

白喉指咽喉间起白腐为主要特征的时行疫病,具有传染性,其不仅侵犯咽喉,还可侵及鼻腔、气管,引起气道阻塞,毒邪亦可内陷心包,危及生命,又称“白缠喉”等。如《重楼玉钥》言“喉间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速,患此者甚多,唯小儿尤甚,且多传染,一经误治,遂至不救……即所谓白缠喉也”。

3 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认为引起急乳蛾的病因主要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脏腑失调有关,致气血、痰热壅滞,积热上攻而发病。

3.1 外邪侵袭,积热上攻

外邪侵袭人体,壅遏肺气,咽喉首当其冲。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风毒客于喉间,气结蕴积而生热,故喉肿塞而痹痛”[7]。因此时未将本病从喉痹分出,从症状肿痛来看当为急乳蛾,认为风毒是导致急乳蛾发病主因,并阐明风毒之邪阻于喉间,致气行不畅而蕴结,积热内生之病因病机。《儒门事亲》云“热气上行,结搏于喉之两旁,近外肿作……是谓乳蛾”[8],认为本病是由积热上攻所致,此种论述对后世影响深远。明代窦梦鳞《疮疡经验全书》载“咽喉有数证,有积热,有风热,有客热,有病后余邪未清,变化双蛾者”。开拓性地总结出多种因素可致本病,同时强调热邪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孙文胤《丹台玉案》云“乳蛾……皆因平时感受风热,积之既久,留于上焦,一时未发,乘机而动,醉后而重醉,劳后而复劳,动其相火……结于咽喉”。说明风热之邪内袭,伏于体内,暂而不发,但因醉酒、劳累等因素损及正气而诱发,为本病的防护提供借鉴。清代吴谦等《医宗金鉴》亦言“此证由肺经积热,受风凝结而成”[9],认为风邪凝结肺经积热可诱发本病。又言“乳蛾肺经风火成,双轻单重喉旁生,状若蚕蛾红肿痛,关前易治关后凶”,指出风火致病,可因乳蛾数量判断病势、位置判断预后,对于现在临床判断本病病情有一定意义。《疡科心得集》云“夫风温客热,首先犯肺,化火循经,上逆入络,结聚咽喉……故名喉蛾”,详细阐明风温致蛾的病机过程。

3.2 邪热传里,肺胃热盛

外邪壅盛,乘势传里,肺胃受之,肺胃热盛,火热上蒸,灼腐喉核而为本病。亦有多食炙煿,过饮热酒,脾胃蕴热,热毒上攻,蒸灼喉核而为本病。《医林绳墨》言“盖咽喉之证,皆有肺胃积热甚多,痰涎壅盛不已……于是有痰热之症见焉。吾知壅盛郁于喉之两旁……谓之乳蛾”。认为肺胃积热可引发本病。《咽喉经验秘传》言“此症核强且硬也。因胃中有实火,膈上有稠痰,白色者是也,红者非”,指出乳蛾的产生与上焦痰、中焦火有关。许梿《咽喉脉证通论》云“此证因嗜酒肉热物过多,热毒积于血分”。亦阐明多食炙煿致积热内生,并可积于血分而发病。王旭高《外科证治秘要》言“喉蛾,左为咽属胃,右为喉属肺,多因风热犯肺胃而发”,认为乳蛾发于左为胃经有热,发于右为肺经有热,总因风热之邪内犯肺胃,由肺胃热盛所致。

4 治疗方法

本病发病急骤,多为实热证,以清热祛实为治疗原则,治法为疏风清热,利咽消肿;泻热利咽,解毒消肿。《疡科心得集》言“辨虚实之法,若实火脉数大,清晨反重,夜间反轻,口燥舌干而开裂……且外感之肿胀,其势暴急”,为后世医家对于急乳蛾的辨证提供借鉴。

4.1 辨证论治

4.1.1 疏风清热、利咽消肿 明代兰茂《滇南本草》载“荆芥汤”用于治疗急乳蛾,其言“荆芥汤,治咽喉红肿,乳蛾疼痛……昔一人得伤寒症,头疼发热,咽喉肿疼,饮食不下,口吐痰涎,舌苔黄厚。用解表发散之药至十五、六天不愈,得此方痊愈。荆芥穗、生甘草、赤木通、引用黑豆十五粒,水煨吃。一服喉痛止一半,二服去黑豆加牛蒡子、连翘,至三服痊愈”[10]。方中荆芥穗发表散风以消外邪;赤木通散结消肿止痛,导热下行;黑豆、生甘草清热解毒。并根据相关表现随症加减,如喉疼止半,则说明治法得当,去清热力较轻之黑豆,加牛蒡与连翘增加清热之力使热速去。《疡科心得集》言“夫风温客热,首先犯肺,化火循经上逆,入络结聚咽喉,肿如蚕蛾……初起寒热,渐渐胀大,即用疏解散邪,如牛蒡散加黄连、荆防败毒散之类”,指出风温初起所致急乳蛾,可用解表散风清热之法来治疗。又言“再服清火彻热汤饮,如黄连解毒汤,或鲜地、羚羊、知母、石斛、元参、丹皮、芦根、连翘之属;若不大便者,可服凉膈散通腑泄便。凡蛾有头如黄色样者,必以刀点之;或有不出黄头者,即不必点;至七日后,寒热自退,肿胀自消”,说明对于乳蛾的治疗,有多种方药的选择,对于发病过程中出现大便难时,用凉膈散通腑泄热,已达便通热去之效,并提出了点刺出血泄热疗法。《验方新编》言“苏子汤:锁喉、缠喉、乳蛾、风火闭住皆治”,认为苏子汤为治疗咽喉肿痛的极验方。

4.1.2 泻热利咽、解毒消肿 清代张宗良《喉科指掌》言“烂乳蛾,此症因肺胃郁热、红肿烂斑大痛,难于饮食,六脉弦紧……用六味汤加:葛根(二钱)、苏叶(一钱)、盐水炒玄参(一钱)、酒炒黄芩(二钱)、冲柏枝汁一钟,漱喉间咽下”。其对于邪热传里之急乳蛾的治疗为六味汤加减,六味汤为清热化积之良方,加葛根、苏叶以解肌退热,行气宽中;玄参、黄芩、柏枝汁以清热解毒,消火滋阴。唐黉《外科选要》中载“清咽利膈汤”用于治疗积热,乳蛾喉痹,喉痈重舌,或胸膈不利,大便秘结等症。费伯雄《医方论》中载“玉屑无忧散”,言“玄参、黄连、荆芥、贯众、茯苓、甘草、山豆根、砂仁、滑石五钱,硼砂、寒水石三钱……此治实火、实痰之重剂。若虚火聚于咽喉,闭结不通者,万不可用”。费氏采用苦寒凉之剂清泻实火,并指出本法禁用于虚火上炎之证。正如郑玉坛《伤寒杂病心法集解》云“乳蛾、喉痹初起,肿痛赤热者,主以消毒凉膈散、清咽利膈汤、玉屑无忧散”。由于邪热内传,导致热扰肺胃,因而喉部肿痛赤热,郑氏列举3首代表方剂以泄热解毒来治疗乳蛾。民国时期刁步忠《喉科家训》载“连附甘桔汤”治疗胃中有实火,核硬色白者。方用“川连、香附、桔梗、黄芩、陈皮、枳壳、玄参、甘草”。

4.2 针灸疗法

古代医籍中有针刺、艾灸、放血等方法治疗乳蛾。宋之前,多将本病归于“喉痹”范畴。如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云“喉痹咽如梗,三间主之”[11]。在手阳明大肠经上取三间穴治疗咽喉肿痛之喉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言“少府,蠡沟,主嗌中有气如息肉状”“大陵、偏历,主喉痹嗌干”“关冲、窍阴、少泽,主喉痹舌卷口干”,其根据不同症状取不同经络的穴位,体现针灸取穴灵活多变的特点。至宋以后,各医家对本病的治疗多加以统一,如大体不离手少阴肺之井穴少商,这与当时特定的气候环境及流行病学特点有关,多外感风热毒邪犯肺所致。明代董宿原《奇效良方》言“十宣……治乳蛾,用三棱针出血,则大效矣”。杨继洲《针灸大成》在董氏基础上,结合灸法,即“十宣……治乳蛾,用三棱针出血,大效。或用软丝缚定本节前、次节后、内侧中间,如眼状,如灸一火,两边都着艾,灸五壮,针尤妙”[12]。针刺放血与艾灸并用,加强治疗效果。《医宗金鉴》有“单双乳蛾,则刺少商出血,在左刺左,在右刺右,在左右刺左右也”,指出根据乳蛾的发病部位而选择同侧的少商穴点刺放血。清代爱虚老人《古方汇精》载“凡患乳蛾,咽喉肿痛,刺少商穴,血出即松”。《重楼玉钥》曰“凡初期先用三棱针刺少商、少冲,留三呼吸入一分”。民国时期多继承清代经验,继续采用针刺放血的方法,如《喉科易知》有针少商、商阳两手四穴,或挑破患花出血的记载。《喉科秘诀》言“用三棱针刺去鹅顶毒血,三五针后,点药末”。用三棱针点刺局部出血,有活血消肿、祛邪泄热、通经活络的作用。

4.3 外治法

古籍中外治法记载甚多,为咽喉疾病中运用较多的一类治疗方法,尤其在明清时期,医家非常重视外治疗法。主要为含服法、吹药法、漱口法等,多种方法可广泛结合运用于急乳蛾。

4.3.1 含服法 明代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言“喉痹乳蛾:白丁香二十个,以沙糖和作三丸。每以一丸,绵裹含咽,即时遂愈。甚者不过二丸,极有奇效”[13]。因白丁香味苦,将其与沙糖为丸,甘既可缓苦,又不减其药力,含服于咽,专治咽喉肿痛之症。

4.3.2 吹药法 吹药法治疗本病以散剂为主。散剂多以消肿解毒,止痛利咽,祛腐生肌的药物组成。如明代胡濙《卫生易简方》云“治乳蛾及风热上攻咽喉肿痛,用僵蚕去丝嘴三条,姜汁浸湿炙黄,防风鼠尾者去皮二钱,明矾三钱研,共为末。用竹筒吹于喉内立愈”。再如《滇南本草》中的“吹喉散”,其载“治乳蛾、痄腮、咽喉疼痛,喉风痰塞等症,立效。射干(五钱)、山豆根(三钱)、硼砂(五钱)、枯白矾(二钱)、冰片(五分)、雄黄(一钱),以上六味,共为细末吹喉。一日即消散”。清代陈复正《幼幼集成》论治小儿乳蛾,其言“治喉闭乳蛾,用鸡内金勿洗,阴干,烧过存性,研末以小竹筒吹之,即破而愈”[14]。可知鸡内金不仅有消食之效,还有消除其他部位积肿之功,为其功效的延伸。《古方汇精》载“凡生乳蛾者,头顶发内,必有红泡一个,用银针挑破,出血毒泄,吹药尤效”。可知破溃以导毒邪外出,吹药以达治本之效。《疡科心得集》言“以冰硼散加薄荷、川连末吹之。至三、四日后,胀甚痰鸣,汤水难入,宜以刀刺喉间肿处,用皂角烧灰、胆矾、牛黄、冰片各一分,麋香三厘,为末,吹之,必大吐痰而松”。先诱乳蛾外发,并结合切刺法将痰腐去除,继以清热泄火轻宣之药敷之患处,已达病所。民国曹炳章《辨舌指南》言“锡类散,治烂喉时证,及乳蛾牙疳,口舌腐烂。凡属外淫为患,诸药不效者,吹入患处,濒死可活”[15]。

4.3.3 漱口法 清代《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有“清胃搽牙散”,方载“石膏(一两,生用)、白芷(三钱)、青盐(三钱)、熊胆(五分)、青黛(一钱),上为极细末,每日早晚搽牙漱口。忌羊肉、甜物。此散治咽喉口舌诸症,单双乳蛾红肿疼痛,满口糜烂,汤水不下,口舌生疮,瘟毒发颐,牙痈牙宣等症,敷之立见奇效”[16]。取诸药清热解毒之功来治疗,并提出忌羊肉、甜物等温热滋腻之类,为现代临床治疗与防护本病提供借鉴。

从《黄帝内经》时期起医学家就开展了对于乳蛾相关疾病的论述,后世医家继承并有所创新,尤以明清时期医家对本病研究深入,内外治法各有千秋,效如桴鼓。本篇主要对急乳蛾的相关病名、鉴别、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四方面做出整理,旨为临床辨治本病提供更多方法。

猜你喜欢
肿痛医家咽喉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小方子治疗咽喉肿痛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辨治特色
自拟吉杰呐博“粗茎秦艽”散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痛40例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复明胶囊疑致手部肿痛1例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