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曲唑酮片治疗抑郁障碍伴疼痛的临床效果

2021-03-28 11:47赵晓曼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0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例数障碍

赵晓曼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一病房,辽宁 沈阳 110168)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全球约有3亿人患有抑郁症。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抑郁障碍终身患病率达6.8%,约有9 500万患者,其中,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位居各类精神障碍疾病的前两位。抑郁障碍为常见的心境障碍,引起的因素较多,以显著并且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临床表现,并且心境低落和其当下处境不相称,患者通常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部分人会发生木僵。还有部分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焦虑以及运动性激越。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会产生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障碍病例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发作时很多病例可以缓解,部分患者可有残留症状或者转为慢性。一般来说,抑郁障碍具体分为抑郁症、恶劣心境和心因性抑郁症等。抑郁症至少有10%的患者存在躁狂发作,此时可以诊断为双相障碍。抑郁障碍伴疼痛,对于患者来说,不仅要承担精神方面的痛苦,还需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基于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减轻患者身体的疼痛感,有着重要的意义。现结合抑郁障碍伴疼痛使用曲唑酮药物治疗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时间段内我院接收的2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男女性别不限,随机进行划分入组。选择标准如下:①符合CCMD-Ⅲ抑郁症的诊断标准。②病程大于6个月。③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18分。研究对象排除标准:①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②排除功能性精神障碍患者。③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患者。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共计120例,女性患者160例,年龄范围为18~67岁,平均年龄为(39.11±4.21)岁;病程7~35个月。患者痛疼情况如下:①头痛例数为60例。②胸痛例数为55例。③腹痛例数为55例。④四肢痛例数为35例。⑤关节痛例数为75例。

1.2 方法 结合抑郁障碍伴疼痛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了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采用曲唑酮片治疗方案。通过对比分析药物治疗前后的疗效,获得研究结果。药物治疗中给患者用药曲唑酮片,剂量为25 mg,每天口服2次,间隔2 d增加1次,逐渐增加到100 mg/d,划入分组后不合并使用其他抗抑郁和抗焦虑类药物,患者可以继续延用原来的治疗药物,对于睡眠比较差的患者加用佐匹克隆药物治疗[1]。

1.3 疗效评定 为了验证抑郁障碍伴疼痛症状治疗中曲唑酮的使用疗效,使用HAMD对患者进行抑郁现状的评价统计;使用CGI(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1周末、2周末和4周末的效果进行评定;使用TESS(不良反应量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和统计。治疗前后,为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和尿常规以及肝功能等。患者疼痛症状减轻的判定结果,划分为痊愈、显著进步、进步和无效[2]。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抑郁障碍伴疼痛患者,使用曲唑酮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第1周末和治疗之前对比,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所减轻,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第2周末和第4周末,相比药物治疗前,结果差异显著,能够说明曲唑酮的应用起效时间在7~14 d。经过4周治疗后,85例患者痊愈,痊愈率为30.36%;显著进步例数为50例,进步率为17.86%;进步例数为140例,进步率为50.00%;无效例数为5例,无效率为1.79%。

2.2 HAMD与TESS评分分析 患者的自评疼痛症状经过3~7 d治疗后有所减轻,CGI评分治疗第1周末显著减轻,差异明显,能够证明疼痛减轻起效时间在7 d内。使用曲唑酮进行治疗后,患者的HAMD评分和治疗前进行对比分析,在第1周末、第2周末、4周末都有所降低,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抑郁障碍药物应用效果的研究,要对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曲唑酮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乏力和头晕等[3]。本次研究中出现嗜睡的例数为10例;出现乏力的例数为7例;出现头晕的例数为13例,不良反应率为10.71%,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没有出现痛疼症状加重的情况。治疗后通过血常规和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的检查,与治疗前相比没有发现异常情况,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疾病负担的合作研究,曾预测了2020年各个国家的疾病负担,其中抑郁症位列第5位。全球的神经精神疾病负担重抑郁症为17.3%,自杀为15.9%,位居第一。抑郁症占据伤残调整生命年(DAYL)的4.2,抑郁症与自杀占据5.9,结果提示,抑郁症和自杀或者自伤已经成为精神障碍中造成疾病负担损失最大的问题,应该高度重视。研究预测,从1990年至2020年,中国的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将会从14.2%增加到15.5%,加上自杀和自伤,将会增加到20.2%,占据全部疾病负担的1/5。精神障碍将位居第一,自杀将会位居第二,而人们所恐惧的恶性肿瘤位居第三;心脑血管疾病位居第四,人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抑郁症、自杀和自伤等的疾病负担显著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全球约有3亿人患有抑郁症。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抑郁障碍终身患病率达6.8%,约有9 500万患者,其中,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居各类精神障碍疾病的前两位。由此可见,加快对抑郁障碍治疗方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4]。

从抑郁障碍的产生原因来说,主要如下:①遗传因素。从抑郁障碍的发生角度来说,其和遗传素质有着紧密的关系。家系研究发现亲属同病率相比一般人群要高,血缘关系越近则发病一致率水平越高,父母弟兄子女发病一致率可达到12%~24%,堂兄姐弟妹则为2.5%。基于抑郁症患者的基本情况调查发现,40%~70%的患者存在遗传倾向[5]。②性别因素。成年女性患抑郁障碍的人数高于男性,比例为2∶1,主要受到性激素和心理社会应激等的影响。③儿童期成长经历。在儿童期若存在着不良经历,很容易引发成年期抑郁障碍,为抑郁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④人格因素。具有显著焦虑和强迫以及冲动等特质的个体,患上抑郁障碍的概率更高。此类群体表现为过分疑虑和谨慎,对细节和规则等过分关注,追求完美,并且道德感很强,做事谨小慎微[6]。⑤心理社会环境。受到婚姻状况、经济因素和生活事件等的影响,极易患上抑郁障碍。⑥躯体因素。比如患有恶性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患者出现身体功能减弱或者其他症状出现心境低落和思维迟缓等,进而容易患精神障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近年来,抑郁障碍已经成为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若能够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不过当前的诊断治疗情况还不容乐观,一方面抑郁障碍的诊断识别率不高;另一方面抑郁障碍治疗的效果还需要完善。大多数抑郁症状没有引起患者和家属以及医师的重视,很多躯体疾病伴随发生的抑郁障碍极易被忽视,同时因为抑郁障碍所引发的自伤以及药物等的治疗率很低。抑郁障碍治疗极易复发,复发率达到80%,增加了治疗的难度。部分抑郁障碍患者会伴有痛疼症状,可以使得患者的抑郁症状加重,同时抑郁症状也可以增疼痛症状[7-10]。

曲唑酮为精神疾病临床治疗上常用的5-HT受体拮抗/再摄取抑制剂(SARIs)。曲唑酮和其他5-HT再摄取抑制剂具有类似性,可以阻断5-HT转运体对5-HT的再摄取,可以升高突触间隙5-HT的生物利用度。除此之外,曲唑酮的5-HT2A和5-HT2C受体效应,可能给带来抗抑郁效应。从国内外精神疾病临床应用来说,曲唑酮的适应证均为抑郁障碍。曲唑酮对5-HT2A受体有着较强的亲和性,也就是说对5-HT2A起到最强的拮抗作用。不过曲唑酮和5-HT转运体的亲和力相比5-HT2A受体较弱,甚至不如α1受体,临床使用中需要达到高剂量时才可以获得治疗所需的SERT占有率,并且发挥曲唑酮多模式抗抑郁效应。小剂量曲唑酮相对失眠、抑郁相关受体亲和力为5-HT2A>α1>H1>SERT>5-HT2C。失眠伴有焦虑和抑郁的患者,为曲唑酮适用的最佳优势患者类型,属于镇静类抗抑郁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对抑郁障碍伴疼痛患者进行治疗,适用曲唑酮,利用药物镇静效应和抗抑郁机制,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11-14]。

文中研究分析了曲唑酮片治疗方案在抑郁障碍伴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从根据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来说,使用曲唑酮片,可有效治疗患者的抑郁障碍,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经过4周治疗后,85例患者痊愈,痊愈率为30.36%;显著进步例数为50例,进步率为17.86%;进步例数为140例,进步率为50.00%;无效例数为5例,无效率为1.79%。使用曲唑酮进行治疗后,患者的HAMD评分和治疗前进行对比分析,在第1周末、第2周末、4周末都有所降低,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出现嗜睡的例数为10例;出现乏力的例数为7例;出现头晕的例数为13例,不良反应率为10.71%,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也没有出现疼痛症状加重的情况。治疗后通过血常规和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的检查,与治疗前相比没有发现异常情况,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曲唑酮,对抑郁障碍伴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得不错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患者的症状,合理控制使用剂量,既要保证治疗的效果,同时也要避免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例数障碍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跟踪导练(四)2
更正
跨越障碍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