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

2021-03-28 09:50于博洋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根型急性期颈椎病

于博洋

颈椎病是当代常见的病症,由于办公、学习长时间保持不变动作,颈椎受累程度加重,且老年人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化,颈椎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性变化[1]。这些都使得颈椎病在现代人身上越来越常见,且平均发病年龄正逐年降低,颈椎病越来越趋于幼龄化。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即为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临床中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是所有相关研究实验中讨论最多的颈椎病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颈椎单侧或者双侧的神经根因为关节错位或者骨源性因素等因素导致的长时间或大力压迫所致,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颈椎活动和日常颈椎功能,甚至出现头疼、头晕、肩背部疼痛和上肢麻木无力的症状[2]。且当神经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时,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疼痛,全身活动受限,既会给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家属。临床上对于急性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较常采用中医疗法,主要包括服用中药和针灸疗法两种治疗手段,且服用中药和针灸疗法常同时进行,互相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3]。我国医学将颈椎病归结为“痹症”等的范畴,临床上常采用针灸疗法治疗时可达到行气活血、畅通经络的目的,同时通过针刺治疗可改善机体局部血液循环状态,缓解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症状,从而缓释或消除神经根所受到的压力,最终达到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目的。近年来有众多学者发现,通过系统性的物理按压揉捏等刺激,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颈椎疼痛等不适症状。故本院开展关于推拿在急性期神经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研究,通过对比传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路径的患者治疗效果和在此基础上加以推拿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来探究推拿在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是否可行,现整理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8 年4 月~2019 年2 月收治的90 例急性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 例。实验组年龄35~61 岁,平均年龄(40.00±7.01)岁,男31 例,女14 例;对照组年龄32~64 岁,平均年龄(37.00±9.06)岁,男28 例,女1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患者均已被告知研究活动,并自愿参与实验采样。且根据入院身体检查结果显示,入选的患者除急性期神经型颈椎病相应病症外,无其他明显症状,确保实验结果不受干扰,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信性。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均通过入院颈椎CT 检查和X 线扫描确诊;②在家属陪同下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对于本次实验所用药物不存在禁忌证;④年龄在18~70 岁。排除标准:①合并包括其他类型的颈椎病者;②出现骨质疏松患者;③合并包括心、肝、肾功能障碍症状;④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⑤合并包括椎管内或颈椎肿瘤;⑥存在发育性椎管狭窄患者[4];⑦疑似脊柱损伤伴脊髓损伤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急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方案并严格执行,治疗路径包括:①服用中药:两组患者均服用藤黄健骨胶囊(甘肃省西峰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123001),4~6 粒/次,2 次/d。②针灸治疗:进针部位:患者双侧肩井穴、足三里穴、颈夹脊穴、肩井穴、风池穴。上肢麻木者进针部位加以患侧合谷穴、肩髃穴、曲池穴、臂臑穴、手三里穴[5]。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患者保持坐位,穴位进行常规消毒,用规格为30~40 mm 的毫针进行深刺得气后留针30 min。1 次/d,5 d/周,共治疗2 周。③电动牵引:两组患者均采取持续的电动颈部牵引,每天牵引2 次,20 min/次,视患者恢复情况而改动牵引次数和时间。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推拿治疗并严格执行,具体为:①提弹腋窝神经血管束:提弹腋窝神经血管束4~5 次,维持20 min/次,进行1 次/d。治疗2 个疗程,每个疗程6 d。②拿颈:拿肩井3~4 min,拿颈棘突部位3~4 遍,拿颈侧部位3~4 遍。③揉颈:揉颈根、肩井穴部位4~5 min,颈2 棘突向大椎穴反复揉3~4 遍;沿斜角肌、胸锁乳突肌朝颈根反复揉2~3 遍;肩胛冈下窝部位揉3~4 min;肩胛骨内侧缘部位揉2~3 遍;缺盆部位揉3~4 min。④滚肩:沿中府朝肩贞穴滚3~4 min;依次沿肩井~膀胱经~督脉经1~2 min;沿肩井朝天宗穴滚3~4 min。⑤滚颈:由斜肩井穴向朝方肌、冈上肌滚、3~4 min/次;沿颈2 棘突向颈7 棘突做滚法,1~3 min/次,对颈棘突旁做滚法,进行1~2 次;沿胸锁依次由乳突肌滚向斜角肌,维持2~3 min/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持续4 周的跟踪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评分、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复诊情况。相关评分包括颈部向各个方向的活动程度、治疗效果、疼痛等级评分,其中活动程度、治疗效果评分与患者治疗效果呈正比,疼痛等级评分与患者疼痛程度呈正比。治疗效果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评价,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治疗效果评分>90 分,治疗后原有各种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部、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有效:患者治疗效果评分为60~90 分,治疗后原有各种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部、肢体功能改善;无效:患者治疗效果评分<60 分,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并发症包括头疼、头晕、肩背部疼痛、上肢麻木无力等。复诊情况需要由专业医生通过CT 和X 线扫描结果检查评定患者的病理性体征变化、椎间盘及颈椎附件恢复状况,并观察分析患者的自理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评分比较 结束治疗后,实验组颈部向各个方向活动程度评分为(93.32±2.34)分,治疗效果评分为(92.45±3.1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23±3.54)、(69.31±4.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等级评分为(23.12±2.34)分,低于对照组的(53.12±3.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实验组显效39 例,有效5 例,无效1 例;对照组显效20 例,有效10 例,无效15 例。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9,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发生头疼1 例、头晕1 例、上肢麻木无力1 例;对照组发生头疼3 例、头晕2 例、肩背部疼痛3 例、上肢麻木无力2 例。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6,P<0.05)。

2.4 两组复诊情况比较 经医生复诊可知,实验组患者的病理性体征变化比对照组患者恢复更好。CT 和X线扫描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椎间盘及颈椎附件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表现出更完善的自理能力。

3 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及研究人员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学病理学认识的逐步深入,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同时,颈椎病作为当今十分普及的疾病,发病年龄逐年降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6]。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因其经济、方便、损伤较小的优点越来越受人重视。传统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治疗手段注重从内调养,更偏向于通过机体的自我恢复功能实现减缓病症的目的[7]。服用中药通过营养神经、修复损伤神经实现颈椎运动功能完善,通过扩张血管、调理气血等途径来改善头晕、头疼的症状,此外,镇痛性药物也能起到一定镇痛、抗炎的作用。而针灸疗法则通过调节局部血液循环和缓解局部肌肉的麻木、疼痛症状来与中药治疗相辅相成,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8]。

推拿与针灸和中药在治疗形式上具有明显差异,但互相具有辅助作用。通过外力的按压滚动,调节肌肉的紧张度和受压感,结合中医筋骨理论总结的三维正骨推拿手法从矢状轴位、冠状轴位、横断轴位3 个轴面进行手法操作,立足于松解颈部肌肉、肌群,肌群力量、恢复肌肉从而加强颈椎部位的运动能力,且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9]。同时,推拿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也进一步要求康复人员具有更熟练的专业技能,具备更严谨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一方面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康复人员专业技能的熟练和个人技能的完善。在更高的层面,将推拿运用到急性期神经型颈椎病治疗中,既可以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又能够促进相关医学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推拿治疗对急性期神经型颈椎病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根型急性期颈椎病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