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芳 万 丽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产科,江苏南京 210006
剖宫产因受宫缩乏力及胎盘等因素影响,部分患者仍有术后并发症风险,其中以产后出血较常见且严重[1]。据报道,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约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25%[2]。因此,围生期给予剖宫产患者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常规护理干预缺乏针对性,仅遵医嘱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等,产后出血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效果不佳[3-4]。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是一种简易的预后评估工具,是临床主要用于评估生命体征的常用工具[5]。MEWS 可通过评估危重症患者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同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制订针对性干预计划[6]。但一直以来MEWS 主要用于对急诊患者病情的评估,在剖宫产中实施效果的相关报道减少。本研究主要观察基于MEWS 的护理应用在剖宫产患者中的价值,以指导未来剖宫产患者护理方案的优化。结果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并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完成分娩及随访的124 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例收集时间将2018 年1 月—12 月入院的61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 年1 月—12 月入院的63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相关规定。对照组年龄22~32 岁,平 均(27.20±2.09)岁;分 娩 时 孕 龄37~42 周,平均(39.22±1.02)周;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8 例、高中或中专23 例、大专及以上20 例;家庭人均年收入0.32~1.25 万元,平均(0.67±0.21)万元。观察组年龄21~31 岁,平均(27.28±2.01)岁;分娩时孕龄37~41 周,平均(39.26±1.03)周;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9 例、高中或中专21 例、大专及以上23 例;家庭人均年收入0.33~1.29 万元,平均(0.69±0.23)万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②均为单胎头位、足月分娩产妇;③临床资料均完整;④患者对本研究资料采集及阅览知情。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②合并恶性肿瘤;③伴凝血功能障碍;④合并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通过合适语言、沟通方式说明剖宫产指征、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等;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及家庭状况等,采用通俗易懂语言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多食易消化、高热量类食物,确保剖宫产围术期具备充足体力;术后6 h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应每2 小时为患者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在术后第1 天密切关注患者肛门排气情况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MEWS 的护理干预:(1)成立基于MEWS 的护理干预小组:建立由1 名产科医师、1 名产科护士长、3 名产科护士组成的干预小组;其中产科医师负责查询基于MEWS 护理的资料,改良相关参数;护士长负责讲解MEWS 评分评估的操作流程。(2)MEWS 具体分级标准:在护士长监管下,成员对患者进行MEWS 评估,MEWS 量表[7]主要包括心率、神经系统、呼吸频率等5 个方面,总分14 分,分数越高,患者病情越重;将总分为0 分者纳为低危级;1~4 分者纳为中危级;>5 分者纳为高危级;根据不同分级实施护理干预措施。(3)不同MEWS 分级剖宫产患者的干预措施。①低危级:实施一般常规产科护理,持续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在患者信息卡上注明评分及绿色标识,若出现异常状况,及时通知医师。②中危级: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一级护理,在患者信息卡上注明具体评分及黄色标识,手术中为产妇吸氧,同时密切关注产妇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积极抢救;回病房后,对子宫按摩,每隔30 min 按摩1 次,6 次/d。③高危级:在患者信息卡上注明评分及红色标识,在中危级患者干预基础上,实施责任组长负责护理,可由患者选择一名熟悉的护士全程陪护,分娩前该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合适方式缓解负性情绪,如可适当播放舒缓音乐,改善负面情绪;树立母乳喂养信心,通过视频、图片及分享过往案例等方式向患者讲解早吮吸好处,增强产妇的母乳喂养信心。
产后出血率比较:参照《妇产科学》[8]中剖宫产产后出血诊断标准,产后24 h 出血量≥1000 mL 即判断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术后相关指标比较:记录并比较两组泌乳始动时间、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其中泌乳始动以两手指轻轻挤捏乳头根部旁开2 cm 处,见连续乳汁溢出为准。
负性情绪比较:于干预前、出院前1 d,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9]、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10]评估,其中SDS 分界值为53 分,SAS 分界值为50 分,得分越高,负面情绪越严重。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产褥感染(若患者产后出现持续性发热、局部红肿、压痛、恶露异常等情况即可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经造影X 线检查显示静脉内球状或蜿蜒状充盈缺损,结合患者一侧肢体的突然肿、局部感疼痛等表现即可判断)。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 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两个时间点数据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若期望值<5,采用连续校正卡方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MEWS 量表评估结果显示,63 例患者中,有19 例低危级患者,占30.16%;有35 例中危级患者,占55.56%;有9 例高危级患者,占14.29%。
观察组63 例患者,2 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17%;对照组61 例患者,有9 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4.7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0,P=0.023)。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干预前SDS、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前1 d,两组SDS、SAS 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分,)
表2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分,)
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最为常见且严重并发症,患者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1]。研究显示,产后出血受众多因素影响,采取可靠的预警评估工具对剖宫产患者早期身体状况评估并据此制订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2-13]。
常规护理仅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口头上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因护理过程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易遗漏部分重要信息,增加不良结局风险[14-15]。MEWS评分主要通过观察患者心率、呼吸及体温等生命体征帮助临床明确具体病情,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计划,是辅助各手术治疗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16-17]。以往临床常将MEWS 评分用于评估急诊科危急重症患者病情,将MEWS 应用在护理中的干预效果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研究更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基于MEWS 的护理利于降低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率,促进术后恢复。分析其原因,MEWS 对患者生命指标进行数值化及量化,主要评估患者心率、呼吸、意识等方面内容,利于指导医护人员判断患者病情[18-19]。将MEWS应用于剖宫产患者护理中,首先成立基于MEWS 的护理干预小组,并对小组内成员进行培训,利于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了解患者具体病情,同时依据MEWS表评分标准将患者病情程度分为低级、中级、高级3 个等级,给予不同级别患者相应护理措施,如对高危级患者实施24 h 专人看护,便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20-21]。
剖宫产患者因受到疼痛、禁食等因素影响,易发生负性情绪,导致泌乳始动时间延长,不利于婴儿生长[22-2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前1 d,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基于MEWS 的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分析其原因,剖宫产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基于MEWS 的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病情程度实施相应干预措施,分别给予患者合理的且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如播放舒缓音乐)及责任组长负责护理,可使患者安心待产,等待手术的实施,缓解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24-25]。此外,基于MEWS 的护理又通过告知患者早吮吸及母乳喂养优势等,保证产后早吸允的进行,继而缩短泌乳始动时间[26-28]。本研究还发现,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基于MEWS 的护理干预可能对剖宫产患者并发症无明显积极影响,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也可能与本研究收集的病历资料纳入及排除标准限制有关,具体结论还需临床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剖宫产患者应用基于MEWS 的护理干预,较传统护理更利于减少产后出血发生,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肛门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