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2021-03-27 19:56:06陈红红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鸡痘尿囊痘病毒

陈红红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内官营畜牧兽医站,甘肃定西 743011)

鸡痘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典型的病状是在身体无毛或少毛的部位出现痘诊,有的在口腔、咽喉部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痂膜,导致病鸡采食困难,造成病鸡生长受阻、消瘦、生产性能下降。除了皮肤型、黏膜型等传统型鸡痘病状外,内脏型鸡痘的发病率逐渐升高。鸡感染鸡痘后很容易继发感染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病,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增加死亡率,给鸡场带来更严重的损失。

1 病原

鸡痘病毒是引起鸡痘的病原微生物,是所有病毒中体积最大的一种,主要存在于病鸡的皮肤、黏膜等病灶中。发生病变的上皮细胞或感染鸡痘病毒的绒毛膜细胞胞浆中会观察到包涵体,包涵体中又有大量的原质小体,其具有致病性。痘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的皮屑或者痘痂中可以生存数月,其对阳光照射、高温、低温等都不敏感,如经阳光照射数周仍然可以存活,在-15℃以下经数年仍然有致病性。对氯仿、1%~2%的火碱溶液比较敏感,在短时间内可以被灭活,比较耐受福尔马林溶液、1%石炭酸等。

2 流行特点

不同品种、日龄以及性别的鸡都可以感染发病,鸽子、鹌鹑也可以感染痘病毒,鹅、鸭等感染率很低。雏鸡最早发病日龄为6 ~7日龄,肉鸡以4 ~6周龄发病率较高。鸡群感染鸡痘后,会逐渐由少数感染发病扩展到全群,死亡率的高低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防治措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成年鸡的死亡率很低,雏鸡死亡率较高。此病没有很强的季节性,但秋冬发病率较高,8 ~10月份以皮肤型的鸡痘发病率较高,冬季以黏膜型、内脏型的鸡痘发病率较高。此病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进行传播,其他途径不会引起感染。

3 诊断

3.1 临床诊断

鸡痘的症状比较典型,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就可以确诊。根据临床表现,鸡痘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皮肤型、黏膜型、内脏型以及混合型。

皮肤型:典型症状是眼部、嘴角,鸡冠等部位出现水泡,然后结痂。病情严重的全身皮肤甚至爪的鳞间会出现水泡、结痂。有的病鸡眼睑肿胀,眼结膜出现炎症,眼中分泌出干酪样的物质,导致病鸡单侧或者双侧失明,看不见采食,饥饿而死。病鸡皮肤型的病例死亡率较低。

黏膜型:也称白喉型,典型症状是病鸡咽喉部黏膜肿胀,充血,黏膜上面有一层白色的假膜覆盖,导致病鸡呼吸困难,出现甩鼻、呼噜音,病情严重的会因为黏液堵塞气管导致死亡。

内脏型:典型症状为体内器官出现点状出血,肌肉变得苍白。肌胃肿胀、出血,腺胃乳头出现凹陷、溃疡、出血;直肠黏膜也出现溃疡、出血、肿胀。病情严重的病鸡,肝脏表面出现出血点,即使治愈后表面也会凹凸不平;肾脏肿大,里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而且渗出物会将输尿管堵塞,导致输尿管中沉积尿酸盐,形成花斑肾;气囊中出现痘斑,会导致气囊被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影响呼吸,导致病鸡死亡。病鸡出现内脏型鸡痘,会出现全身症状,死亡率极高。

混合型:鸡场中感染鸡痘后,单纯发生一种类型鸡痘的情况很少,常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鸡痘同时发生,尤其黏膜型、皮肤型鸡痘混合发生的几率高,使病情加重,增加病鸡的死亡率。

3.2 鉴别诊断

虽然鸡痘有典型的病变,但是还要注意黏膜型鸡痘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鉴别,两种疾病都会引起呼吸困难,出现甩鼻、咳嗽的症状,其中黏膜型鸡痘的病鸡还会表现吞咽困难,病鸡的鸡冠等部位出现痘斑;雏鸡发生皮肤型鸡痘引起眼睑肿胀,造成眼睛失明,很容易和泛酸缺乏症、生物素缺乏症及T-2 毒素中毒症相混淆,诊断过程中要认真鉴别,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3.3 实验室诊断

3.3.1 病毒分离培养

将病毒分离培养接种到鸡胚绒毛尿囊膜上来检验感染性病毒,是检测鸡痘病毒存在的金标方法。无菌采取病变组织,碾碎加生理盐水制成10%的乳剂,离心后取上清液,接种于9 ~12日龄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然后继续孵化5 ~7 d,观察绒毛尿囊膜的变化。如果绒毛尿囊膜上出现白色不透明的痘斑或者整个尿囊膜增厚,就表示已感染了鸡痘病毒。如果绒毛尿囊膜没有明显的病变,可以采集接种部位的尿囊膜,进行组织学或者电镜检查。

3.3.2 检测包涵体

取少量的皮肤或者黏膜的病变组织放置于载玻片上,然后滴加1 滴蒸馏水,再用另一载玻片压在上面。自然干燥后,用火焰固定,然后用碱性复红溶液染色,后用自然水冲洗,再用0.8%的孔雀石绿溶液复染,再用蒸馏水冲洗,干燥后放置于油镜下观察,可以观察到结构完整的包涵体存在就表示已感染了鸡痘病毒。

3.3.3 血清学检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有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快速、操作简单,敏感性强,广泛用于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检测。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也是做常用的检测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检测时间长,重复性差。

4 防控措施

4.1 预防措施

4.1.1 疫苗预防免疫

利用鸡痘疫苗进行免疫是预防此病的关键措施。目前,预防鸡痘常用的疫苗有鸡胚化弱毒疫苗、鹤鹑化弱毒疫苗、组织培养弱毒疫苗等。鸡胚化弱毒疫苗的免疫期为6 个月,免疫效果好,但是对雏鸡的毒力较高。鹤鹑化弱毒疫苗对于体质不好的鸡群,有时会出现不良反应,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接种。鸡胚化弱毒疫苗和鹤鹑化弱毒疫苗多采用毛囊涂擦或者翼膜刺种的方法接种,接种后5 ~7 d 要进行抽样检查,如果接种部位出现结痂、红肿或毛囊肿胀现象就表示能够获得免疫力,如果接种部位没有反应要重复接种,知道出现免疫反应为止。组织培养弱毒疫苗对于5日龄的雏鸡可以采用饮水免疫,3 ~4 周后在进行第2 次免疫。另外,要注意疫苗接种要规范,防止漏种、免疫失败的情况出现。

4.1.2 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鸡场以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将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防治蚊虫滋生繁殖。同时要做好鸡舍以及周围环境的定期消毒,消灭传染源。保持鸡舍通风良好,使鸡舍环境干燥、卫生。饲料营养要全面,饲喂全价配合饲料,防止因为缺少钙、磷、维生素B 等元素而使鸡产生啄癖,加重鸡痘的发生率。饲养密度要合适,温、湿度要适宜,避免由于应激因素诱发疫病的发生。

4.2 治疗

养殖场中一旦发生鸡痘会迅速在鸡群中传播,一经确诊要立即将病鸡进行隔离,再根据病状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4.2.1 化学药物治疗

皮肤型鸡痘可以用镊子将痘痂进行剥离,然后涂擦0.2%甲紫溶液,每天涂擦2 次,直到病愈。剥离下来的痘痂要及时收集并进行处理,防止病毒扩散传播。也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痘痂,直到痘痂变软被冲洗下来,然后涂上硫黄软膏,每天2 次,一般连用两天。也可以每天给鸡灌服0.2%甲紫溶液3 ~5 ml,经过3 ~5 d 的治疗,痘痂会逐渐干枯缩小,经7 ~10 d 的治疗痘痂会脱落。

对于黏膜型鸡痘,要将病鸡的口腔打开,将咽喉部的假膜用镊子取出,然后将青霉素10 万IU、病毒灵1 ml 混合均匀后,在胸部进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2 次,连续治疗3 d 即可病愈[1]。也可以给病鸡口服土霉素、维生素C、氢化可的松等药物进行治疗。

4.2.2 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有些中草药方剂对治疗鸡痘也有明显的效果,如用桔梗15 g、金银花15 g、蝉蜕10 g、甘草10 g、板蓝根20 g、竹叶10 g 加水煎服,然后于煎汁内加适量的温开水,给100 只鸡自由饮食。每天1 剂,连用3 d,治疗效果明显[2]。

还可以用银花50 g、野菊花50 g、鲜蒲公英100 g、鲜车前草100 g、鲜鱼腥草150 g、鲜马鞭草100 g、鲜水杨柳150 g、鲜青蒿100 g、夏枯草50 g、薄荷50 g、生石膏150 g(后入)、甘草50 g,加水5 kg 煎汁,取一半药汁拌料喂鸡,另一半饮水,1 天1 次。此方剂为100 只3 ~5月龄鸡的1日用量,小鸡减量,连用2 ~5 d,有明显的效果[3]。

猜你喜欢
鸡痘尿囊痘病毒
胎儿脐尿管未闭合并尿囊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
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鸡皮肤型鸡痘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控
鼠痘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爱你(2019年21期)2019-06-21 02:31:38
鸡痘的诊断与防控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00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膀胱尿囊囊肿破裂合并脐膨出1例
一例鸡痘与支原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