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京派文艺观念分析鲁迅及其文学

2021-03-27 11:10谢茹梦
中文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学思想京派沈从文

谢茹梦

(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100)

一、京派文学和鲁迅

京派文学是相对于“梅派文学”而言的,京派文学的主要特点就是追求文字的独立和自然,反对文学从属于政治也反对文学商业化,具有典型的理想主义的特征。这和鲁迅的写作观念以及写作风格大相径庭,这也就导致了在民国文学史之中鲁迅和京派文学存在对抗的情况。但是在实际上,尽管在民国文坛上二者长期处于对立情况,鲁迅自身和京派文学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从京派文学的理念去对鲁迅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从京派文学情感表达的视角看鲁迅

沈从文初涉文坛时,鲁迅已经成为新文学的代表人物,成了沈从文心里“权威”的符号,因此沈从文一开始将鲁迅拉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之中,完全是符合当时处于弱势的沈从文的心理状态的。因此在其作品《不死日记》《一个天才的通信》中,鲁迅被其塑造为一个庸俗的傀儡的形象。这时候的鲁迅对于沈从文而言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对抗权威的工具。

直到1930年,沈从文在文坛的地位已经上升,对于鲁迅其人以及其作品可以摒弃个人情绪进行客观的评价。此时作为武汉大学现代中国文学课程讲师的沈从文可以从其他角度对鲁迅的作品进行描述,比如在沈从文的著名文集《沫沫集》中,对于鲁迅为新文学的贡献以及影响力做出了正确客观的评价,成为同其他作者进行对比的主要符号。但是,在《中国现代创作小说》中,对于鲁迅最为著名的小说作品《彷徨》《呐喊》进行了评价,在其文学批评之中,不难发现沈从文的文学批判强调“文学的技巧和人性的理解”。在沈从文的文学观点里,鲁迅最大的文学贡献是在乡土小说上,然后就是在其中夹杂着颓废和幻想之美的作品。由此可见,沈从文对于鲁迅和鲁迅的作品的态度是从排斥—疏离—部分接受的过程中,只不过这种接受的程度比较有限。另外,沈从文的作品对于鲁迅的作品主要是分为两种,沈从文对于鲁迅抒情的作品十分的赞赏,但是对于讽刺的作品完全是批判的态度,沈从文自身的文学观点和文学观念无法对鲁迅在作品中包含的情感进行共鸣。在沈从文的文学观点里,他讽刺的是所谓的“鲁迅的战斗”,而不是鲁迅的作品,这也是鲁迅和京派文学对立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李长之与沈从文在对待鲁迅以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上具有很大差异。对于鲁迅的态度是从崇敬到批判。李长之本人在德国留学,接受了近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教育,因此他对鲁迅的评价把握更侧重于精神和人格本质上,他觉得鲁迅的本质是诗人和战士,绝非是单纯的小说家。他觉得鲁迅具有诗人的一切特点,又具有战士的思想。20世纪30年代正是对于鲁迅的两级言论盛行的阶段,但是李长之却依旧可以提出属于自身的独特的对于鲁迅的见解。但是。在李长之的文学理念中,作为战士的鲁迅限制了诗人鲁迅的发挥,这也体现了李长之其人在思想上的复杂性。作为新青年,他的感情和思想上更加贴近鲁迅,但是作为京派作家,他自身的文学思维以及文学风格使得他对于鲁迅的战斗风格的评价不高。这也体现了民国时期各种思想相互碰撞融合的背景。

三、从京派文学思想的视角看鲁迅

京派文学的文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共性,可以总结为认识——艺术论,这个理论追求的是对于文学的人文关怀,抽象地看待文学对于人生的影响和意义,从而使得文学可以成为超越生命的存在,追求属于文学的永恒价值。

沈从文自身的经历比较特殊,对于人生的痛苦具有其独特的见解,对于文学思想上也体现了这种特点。对于沈从文而言,创作是对现实人生羁绊的超越和逃离,也是对于生命痛苦体验的对抗,是人类重新塑造人生的方式。在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中人类本能的欲望是人类无法逃离的天然屏障、在这种文学思想的驱动下,沈从文尽管也对革命文学的作家保持着尊重的态度,但是他对于文学意义的追求却存在着比较显著的京派文学的特点,觉得文学的意义在于真善美的理想之光,“把生命引导向一个更崇高的理想上去发展。”沈从文在自身的文字中构建一个真善美的天堂。鲁迅是典型的革命主义作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鲁迅文学作品中的革命主义精神的特点,这也是鲁迅和京派文学的文学思想对立的主要原因。

另外,李长之的作品和沈从文具有一定的共性,其作品中对于人生的终极意义进行了探讨,具有比较典型的浪漫主义的色彩。但是,李长之的文学作品最为典型的就是他提出了“感情的型”的命题,成为其文学创造的中心内涵。具体来说,“感情的型”就是超越了物质条件、年代背景、所属阶级等的纯粹的、简单的感情。在这种模式下,人类最为高级的两种感情形式是“失望和憧憬”。李长之的文学作品往往在追寻人类本身对于自我生命的期许,在其文学作品中四处透露着对于永恒生命的追求和人对于希望的憧憬。李长之的感情的型如果进行进一步的结构和分析,不难发现在一层层剥离物质、时代、现实的影响因素之后,对于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生命感悟的情感体验。而鲁迅的作品中的痛苦和寂寞是无法达到“感情的型”这个终极标准的,鲁迅的作品无法脱离背景等其他因素,所以在京派文学的视角下,战士鲁迅具有其时代价值而不具备永恒价值。

结语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但是各种文学流派不断兴起。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但是和同样作为新文学的京派文学存在对立状态。从京派文学的视角对鲁迅进行研究,可以为鲁迅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从而使得我国针对民国文学的研究成果更加全面。

猜你喜欢
文学思想京派沈从文
主持人:吴义勤 陈培浩
《东汉文学思想史》《谶纬思潮与汉代文学思想》
“京派”看不到的世界:澎岛和北方革命文学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红楼梦文学思想的现代阐释》
浙东“大文学”思想的综合探究
———评郭庆财博士《南宋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一书
叶广芩的“京派”回归及内心纠结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
沈从文小说开头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