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德强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办事处,云南 丽江 674100)
在当下自然界水资源分布并不合理的背景下,小型水利工程的建立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求,也通过对水资源的科学调配,获取了诸多促进我国经济未来长效发展的有利条件。基层水利部门所主导建立的多为小型水利工程,而对其做全面管理则成了减少地区资源负荷、充分发挥小型水利工程应用优势的关键工作,为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沟渠、微型或小型提水工程、饮水蓄水水池、机井排灌站等均属于小型水利工程,一部分小型水利工程是由乡镇出资修建,另一部分则是国家下拨资金建立。近些年来伴随市场的逐步发展与多项利民政策的出台,区域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但由于小型水利工程的规模与对其应用要求的特殊性,其发展过程中同样凸显出了诸多问题。
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与监理工作通常由区域管理部门或各地政府负责,这就导致基层部门的水利人员产生了管理惰性。在技术人员自身管理水平不足的背景下,整体技术水平仍长期停留在过低的状态。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已经成为部分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常态[1]。此外,上传下达等事物处理或资源调配工作无法保证展开的及时性,深造机会获取困难致使管理部门整体管理水平偏低,再加上业务人员基础技术能力不扎实,想要积累实践性经验较为困难,在具有一定深度特征的工作出现时往往难以承担。
以农村地区为例,在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由于农民受自身环境所限与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自身的个体积经济意识过强而产生了集体观念淡薄的现象,针对小型水利工程的一系列管理过程往往存在“只知用水而不不具备管水意识”的问题[2]。如此一来,由于本身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较为简单,粗放的管理模式下使得部分支流用水过于混乱,跑水、冒水、渗水等情况的发生频率较高,从而缩短了小型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再加上长期无法获得有效的管理方案支持,部分结构已经损毁严重,对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极为不利。再加上各个领域在生产进度的统一方面较为困难,部分人为满足个人所需随意对小型水利工程所布设的沟渠进行更改,甚至采取堵坝开沟模式,致使明渠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供水稳定性无法保证。而在这一过程中过度开采地下水的行为,从本质来看是浪费水资源。长此以往,不仅会对农业生产状态造成不良影响,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也将无法满足个人与集体的生产所需。
部分区域由于自身经济水平过低,地方财政缩紧等措施使得小型水利工程长期无法获得匹配的资金支持,限制了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3]。虽然在近些年来国家下发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给予了地方小型水利工程在项目排与规划布局等层面的资源倾斜,但由于资金管控不到位与资源调配的不当,导致仍有部分地区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环节无法获得基础的全面管控条件,继而影响了最终小型水利工程的使用效果。如此,若无法获得有效的资金渠道支持,或资源调配与管控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将浪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后续发展极为不利。
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更偏向于专业知识的应用与管理细节的把控,强调管理效益获取与扭转“重建轻管”局面的重要性。完成建设的小型水利工程应保证移交到单位或个人进行管理的及时性,并为其颁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证书或出具使用权证明[4]。在无上述监管条件支持的情况下,也应采取拍卖经营、个人承包、专业管护等多种管理形式,为确保在短时间内形成切实可行的管理流程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符合地方区域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实际应用要求,促使新老小型水利工程回到正确的全面管理轨道。应提高对小型水利工程辅助工作的重视,以发挥工程的最大化应用优势。以部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为例,水利工程承担着来在水产养殖、农田灌溉以及生活水源供给等多种责任,并起到了防洪除涝等重要的减灾作用。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小型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并兼顾经营性的发展要求[5]。但部分小型水利工程最初修建的目的就是防洪除涝,单一的社会价值使得其并不具备足够的经营条件,若依然采取统一管理模式显然无法匹配这一类的小型水利工程使用实况。因此,需要以不同小型水利工程的应用特点为前提,明确其建设目的与作用,制定具有针对性地的管理方案,并给予使用足够的意愿尊重。如此一来,只需要依靠个人经营者或小型集体的力量,即可制定出包含不同功能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方案,促使其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支持下获得长效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类型,在确保其匹配市场经济要求的同时,也应采取有偿服务模式,并对经营成本进行细致核算,继而起到降低使用费用的作用,为工程的未来良性发展奠定基础,贯彻落实公益与盈利兼顾的重要管理理念。
对于小型水利工程来说,只有获得匹配的资金投入条件才能充分发挥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价值,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当地居民与地方政府进行联合,采取共同注资方式以获取到完备的投资条件。为匹配水利事业的发展要求,在对小型水利工程采取必要维护手段的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要求增加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数量,促使区域经济的稳定提升从而获得更多的注资条件[6]。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不仅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能力有着一定要求,还需要有政府牵头对资金实行共同监管,凸显地方政府的资金管控作用。为解决专项管理资金挪用问题,应由项目管理负责单位定期汇报资金的支出情况,并整理新项目的建设进度情况,为达到资金运用透明化要求奠定基础。
引进具有先进技术运用能力的人才与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是加大对基层水利行业资源开发力度的重要基础。因此,要求基层水利管理部门科学推进人才深造计划,以匹配管理岗位的实际需求,获得更佳的管理效果。此外,应给予职工在职学习一定的鼓励,夯实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素质基础,为提供给基层水利人力资源足够的保障条件奠定基础。而针对现阶段包含在不同辖区内的水利技术人员进行科学分工处理,则是明确不同人群业务发展方向的前提,进而明确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以及地方行政执法等发展角度,承担对应的管理工作责任,并形成统揽全局的管理意识。需要强化针对性的技术人员培训,做好各个管理步骤与技术方案落实环节的交底工作,使管理人员能够尽快进入到管理角色,实现独当一面的管控目标。
质量是对小型水利工程永恒的要求,也是保证工程使用寿命与功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基础。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强化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意识与质量意识的培训,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组织获取群众合理化建议质量活动的积极性,整理目前存在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环节的问题。地方政府在建立小型水利工程前,应组织专家考查周边环境并判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立可行性,由管理人员牵头进行技术讨论,从而解决工程应用问题,消除质量隐患。
为将质量检测水平进一步提升,需要购置多类型的质量检测设备与仪器,针对所需要应用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材料做全方位的质量检验,获得公正的质量检测数据,从而达到延长小型水利工程使用寿命的目的。
第一是需要严把质量关卡,强调材料进场的重要性。所需要进行批量购置的一系列材料与设备,均应依照国家相关检测标准予以检验,对抽样检测不合格的批次做退回处理。
第二是强化施工质量监测。针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工序,需要明确质量监控重点,派遣专业人员在旁做工序推进监督并提供必要的指导条件,严控施工质量,做好一系列工序的指导工作。
想要实现工程安全运行目标,关键在于对各类工程设备予以定期检修,并组织群众展开全面的技术改造与功能检验,制定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制度,为后续的全面管理提供完备条件N。此外,对于小型水利工程来说应以预期建设的工程规模与功能特点设定管理范围,明确各个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对损坏小型水利工程的现象予以严厉打击。
综上所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调配与抗洪排涝等目标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更新管理理念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完备管理方案,为社会化、专业化以及市场化管理体制的尽快落实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