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迎,全天华,于亚华,陈 越,刘焕强
(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石家庄 050011)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以及血管渗透性增加而引起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风团、瘙痒为主要表现。慢性荨麻疹是指每周发作不少于2 次,连续发作6 周以上,属于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1]。据报道,约9%~20%的人一生中患过荨麻疹,0.5%~1%的人患有慢性荨麻疹,中国的荨麻疹发病率在持续上升[2]。慢性荨麻疹病因难以明确,约75%的患者找不到致病原因[3],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涉及到免疫性IgE 介导、补体系统介导及非免疫性肥大细胞释放炎性递质、花生四烯酸代谢障碍等多种因素,其中IgE 与肥大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是主要的病理机制[3]。目前西医多对症治疗,以抗组胺药为主,虽可缓解其症状,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4],因此探究中医药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目前,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常用方剂主要是以消风散、玉屏风散为基础加减[5]。本文以《外科正宗》所载方剂消风散为研究对象,分析消风散联合其他疗法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中医学将慢性荨麻疹归属于“瘾疹”的范畴。《素问·风论》曰:“风者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邪致病,病位长无定处,或游走不定。故而风团位置不定,全身各处均可出现,而“数变”指病变变化无常[6]。《诸病源候论·风瘙身体瘾疹候》中有云:“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其风瘙瘾疹”,即慢性荨麻疹病发生与风邪关系密切,风胜则痒。外风是风邪侵入人体所引起的;还应包括因脏腑功能失常导致的内风。古代医家认为慢性荨麻疹常因禀赋不足,卫外不固,致风邪入里;或因表虚不固,外感风寒或风热,营卫失调;或因饮食不节,致胃肠积热,复感风邪,内外之邪积于腠理而发。故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概括起来一般是在先天禀赋不足的基础上,因感受风寒、风热、风湿之邪,或饮食不慎,或七情内伤等诱发。因此治疗常以祛风、清热、活血、祛湿、益气为治则,同时应紧扣病机,随症加减。
消风散最早出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明·陈实功在《外科正宗·卷四杂疮毒门·疥疮论》:“治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疮疥,搔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遍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并效。”方中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为君药。荆芥性温,“祛风解表、透疹、消疮肿”,疏散在表风邪为主;防风性微温而润为“风药中润剂”,“治风通用之品”。二者相伍,宣散风邪,止痒之效更强;蝉蜕、牛蒡子散风热、透疹,止痒,助荆防祛风之力,更能疏散风热透邪。四药合用共助风邪外出,共为君药。饮食不慎、过食肥甘厚味,痰湿内蕴,经风邪鼓动,湿邪借风力流动全身,且痰湿久郁化火,风火相煽[7]。方中苦参清热燥湿,苍术健脾除湿,木通渗利湿热,配以石膏、知母解肌清热,体现中医治病时“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的理念,对风邪治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治疗思路;胡麻仁、生地黄、当归滋阴润燥,养血活血为佐药,其用药意义:1)风邪入侵,兼夹湿热之邪,郁结不散,易耗伤阴血;2)“风胜则干”风邪易损伤阴血,祛风药与除湿药皆温燥,即应养血滋阴;3)外邪易导致络脉闭阻,气血郁滞,方中当归兼可活血,有助于祛风散邪。此方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生甘草清热解毒,又可调和诸药,作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疏风养血、清热除湿之效[8]。本方的特点是以祛风药为君,配伍祛湿、清热药为臣,佐养血、活血之品,祛邪有主次有序,扶正寓于祛邪之中。是临床治疗风邪致病的多种皮肤疾患的重要方剂。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了消风散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抗变态反应及免疫调节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组胺及有关过敏介质的释放,起到拮抗过敏介质、改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9]。荆芥、防风有抑制组胺释放、抗乙酰胆碱及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蝉蜕具有很好的抗过敏功效;苦参抑菌作用较强,具有抗炎、抗真菌功效,对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当归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抗组胺;木通、生地黄均有抗炎作用;牛蒡子对多种真菌具有抑制作用,还具有轻度利尿、泻下功能[10-11];甘草具有抗炎、抗过敏和皮质激素样作用[12]。
4.1 消风散及其加减疗法 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上广为运用。马乐[13]治疗106 例荨麻疹患者,试验组应用消风散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结束后2 组患者的风团维持的时间、大小及瘙痒等症状都有所减轻,但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率、复发率优于单纯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无药物不良反应,对于患者来说更安全。易景媛等[14]观察加味凉血消风散治疗80 例慢性荨麻疹血热证的疗效,治疗组给予加味凉血消风散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7.5%,对照组有效率75.0%,虽均可有效缓解风团发作,但治疗组近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郭静等[15]观察自拟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将160 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以自拟消风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结果两组均能改善瘙痒、风团、心烦易怒、口干等症状以及减少复发率,且治疗组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在有效率、复发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是鉴于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难以明确。临床治疗上需要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把握气血的盛衰、阴阳的虚实,在祛风湿药的基础上,(如方中多有荆芥、防风、蝉蜕、苦参),配伍益气固表、养血活血之品,(如方中多有党参、黄芪、当归)临床治疗上辨证施治、临症加减。
4.2 消风散联合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通过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在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赵晶等[16]采用消风散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将60 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药组和消风散联合针刺组,每组30 例。消风散联合针刺组在消风散的基础上,针刺双侧曲池、三阴交、合谷、血海,每周2 次,共2 周;西药组每日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每日1 次;维生素C 片0.2 g,每日1 次,共2 周;结果消风散联合针刺临床疗效的有效率为93.3%,高于常规西药组。王海荣[17]治疗慢性荨麻疹10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氯雷他定,实验组采用消风散加减联合针刺。针刺取穴为曲池、合谷、三阴交、足三里、血海,结果实验组患者痊愈35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痊愈26 例,无效13 例,总有效率为74%,实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叶桂红等[18]把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抗组胺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在消风散的基础上,针刺足三里、天枢、中脘、气海行补法,后针刺太冲、曲池、合谷行泻法。结果联合组比对照组有效率高、复发率低。锡金塔娜等[19]把26 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组在消风散的基础上针刺血海、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百会,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中药内服联合针刺外治法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复发率低,体现了治疗的多样化。针刺以祛风止痒、养血和营为基本治法,取穴多选曲池、血海、足三里、合谷、三阴交等。病在表(皮肤者)属阳,取阳之合,故取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曲池与合谷合用,可疏风解表;血海属足太阴脾经,可以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思想;三阴交、足三里调理脾胃,健脾利湿,养血益气。
4.3 消风散结合刺络放血疗法 刺络放血是一种有效的祛瘀方法,可将风寒湿等邪气以及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排出体外,驱邪外出。孙玉虹[20]采用刺络放血结合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将15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刺络放血疗法(取穴为曲池、三阴交、血海、足三里、风池、膈俞)联合消风散,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消风散。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 组各项血清学指标IgE、嗜酸性粒细胞值、C3、C4、IL-2、IL-4)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周策等[21]采用刺络放血疗法联合口服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治疗组45例刺络放血(取穴为曲池、血海、三阴交、足三里、膈俞、风池)联合消风散加减;对照组44 例单纯口服消风散。结果表明风团、瘙痒等症状均缓解,但综合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刺络放血联合中药口服综合疗效优于单纯中药口服。临床多选曲池、三阴交、血海、足三里、膈俞、风池等穴。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久病多瘀多虚,治疗上可从血分论治。刺络放血通过点刺放血,是一种有效的祛瘀方法。现代研究表明刺血通过对表皮的直接刺激,加强皮肤的代谢功能,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改善血管的通透性,进一步改善微循环,促进淋巴的循环,调动机体的免疫细胞提高免疫力。
4.4 消风散结合自血疗法 自血疗法是指抽取自身少量静脉血液注射到穴位当中,进而产生治疗作用的一种独特疗法[22]。周梅花等[23]观察消风散结合自血疗法对荨麻疹患者的免疫失衡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消风散结合自血疗法治疗。消风散每日1 剂,分早晚2 次温服。自血疗法则抽取患者自身静脉血4 mL,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每日1 次,连续4 次后休息3 日,再进行注射。4 周为1 疗程,2 组均治疗1 疗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观察组风团、瘙痒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消风散结合自血疗法可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失衡、改善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李凌云等[24]治疗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消风散结合自血疗法治疗。消风散每日1 剂,14 d 为1 个疗程。患者取坐位,肘中静脉取血4 mL。穴位选曲池(单侧)、血海(对侧),每穴注入静脉血2 mL,每周3 次,交替注射,4 周后观察疗效,总有效率为90%。
综上所述,自血疗法联合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静脉取血多为4 mL,多为臀部注射或者取曲池、血海等穴位。自血疗法作为集中医传统疗法的针刺、放血、穴位注射,三种疗法于一体,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等优点。现代研究表明自血作为一种有效的抗原刺激,引起机体网状内皮系统反应,刺激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促进免疫应答、促进细胞吞噬作用及抗体的产生[25]。
综上所述,消风散或联合外治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降低了复发率。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其致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故一直是临床皮肤科大夫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中医认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与素体先天禀赋不足,表虚不固,外感风湿热等外邪所致或饮食生活不洁、情志不畅诱发;病程迁延,久病入血,血虚生风。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病机变化多端,辨证时常常虚实夹杂,以风邪为主,夹杂湿、热、瘀等外邪。消风散虽作为临床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常用方剂之一,但在临床治疗中不可拘泥于一方一药,受限于思维定式,应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做到因时、因人、因地确立方药。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刺络放血、自血疗法等外治法,提高了有效率,降低了复发率,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本病的根本治疗是除去病因。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其健康教育也同样重要。建议瘾疹患者应做到回避过敏原,加强体育锻炼、规律作息。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式,重视理、法、方、药、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1)中药目前仍缺乏系统总结的辨证体系及用药规律,以及药物剂量的把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医师的经验总结;2)针灸、刺络放血、自血疗法等外治法操作方法尚不统一,取穴、疗程、放血量等问题没有量化的标准,多依据个人的经验、存在随意性;3)实验或临床研究应加大基础研究,多靶点全方位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