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谢 玮,卫杨林,姚茹冰*
(1.海军军医大学中医系,上海 20043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上海 200137)
腹诊是中医的诊法之一。腹诊通过探按腹部的寒热、软硬、胀满、压痛、血脉搏动等情况,判断相关脏腑的病变及证之虚实变化。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中医认为,营卫失和,卫阳不得入于阴是失眠的病机关键。中焦居于脘腹,是营卫二气产生之源,因此,运用腹诊诊查以脐为中心的脘腹部,对临床诊治失眠具有重要意义。
1.1 营卫失和是失眠的病机关键 失眠,《黄帝内经》称之为“目不瞑”“不得卧”,《难经》始称“不寐”。营卫二气有规律的升降运动是健康睡眠的基础。《灵枢·营卫生会》言:“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1]。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行于阳,人则寤,行于阴,人则寐。失眠的发生,是卫气不能按时入阴,致营卫失和而致。如《灵枢·大惑论》言:“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得瞑矣。”因此,营卫失和是失眠发生的病机关键。
1.2 五脏不安易致营卫失和 五脏不安,五脏功能失调易致营卫失和而诱发睡眠不安。营卫调和,卫气则能按时入阴、出阳。《灵枢·卫气行》言:“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即卫气夜入于阴,经足少阴肾经首注于肾,然后按心、肺、肝、脾、肾之五行相克之序循行于五脏中,发挥温煦五脏的功能。如五脏中某一脏的功能失调,均能影响卫气的循行,进而使营卫失和而致失眠。因此,《灵枢·营卫生会》言失眠,“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2.1 中焦脘腹是失眠的病位 失眠的病机是五脏不安,营卫不和。《灵枢·营卫生会》言:“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灵枢·本神》言:“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中焦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是五脏精气之源,中焦脾胃失和,精气乏源,不能濡养五脏,则五脏不安。中焦所化生精气中的精纯柔和者为营气,剽悍滑利者为卫气,即“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中焦是营卫二气化生之源。因此,五脏不安,营卫运行失常所致失眠,其病位主要在中焦。《素问·逆调论》言:“胃不和,则卧不安”[2],亦提示了失眠与中焦脾胃密切相关。
2.2 中焦脘腹是经脉循行之始 十二经脉,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因此,中焦脘腹是十二经脉循行之始。营气由中焦脾胃所化生,行于脉中,《灵枢·营气行》言:“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 ……与太阴合。”营气是沿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行于脉中,周而复始,营气循行另有一条支别为任督二脉。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其他十一条经脉或者经过腹部,或者其支别络于腹部,与腹部密切联系。如《灵枢·经脉》说:“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大肠手阳明之脉……下膈属大肠”“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胃足阳明之脉……下挟脐,入气街中”“小肠手太阳之脉……抵胃属小肠”“肝足厥阴之脉……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奇经八脉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总之,中焦脘腹是失眠的主要病位,又是营气循行之十二经脉之始,诊查中焦脘腹部,对五脏不安,营卫失和之失眠的辨证及临床治疗具有意义。
腹诊对于脏腑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诊病奇侅》说:“胸腹者,五脏六腑之宫城,一身资养之根本,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何如,则莫如诊其胸腹”[3]。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列“按胸腹”一节,提出“欲知其脏腑何如,则莫如按胸腹”[4]。
3.1 腹部分区 腹诊诊查失眠,辨明病位,审察病机,首先应重视腹部分区。《黄帝内经》最早将腹诊运用于中医临床中,将腹部分为胸胁、腹里、心下、大腹、小腹、少腹、脐上、脐下、环脐、脐中等区域。并对脐为中心的腹部五脏分区进行了初步探索。如《素问·大奇论》曰:“肺之雍,喘而两胠满;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肾雍,脚下至少腹满。”《难经》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以脐为中心将腹部划分为脐中、脐上、脐下、脐左、脐右5个五脏分区。《难经·十六难》曰:“假令得肝脉,……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假令得心脉……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假令得脾脉……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假令得肺脉……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假令得肾脉……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即以脐为中心,分为脐中、脐上、脐下、脐左、脐右五脏分区,认为5 个区域分别是脾、心、肾、肝、肺的脏腑生理功能在腹部的反映。《伤寒杂病论》将腹部分为心下、胸胁、腹、脐、少腹等区域,认为胸部为心肺之所居,心肺的病变在外主要表现为胸部;胁为胸下两侧部位,肝经贯膈循胸胁,故多对应肝胆病变等[5]。日本汉方医学擅用经方,并重视经方与腹部症状对应,把腹部分为心下、胸胁、胁下、小腹、脐傍等5 个区域,通过腹诊判断疾病的虚实,决定临床证型[6-7];《中医诊断学》将腹部划分为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等5 个区域,并对所属脏腑进行了阐述[8]。
总之,腹部分区对明确病变之脏腑经络,确立治则,选方用药有一定意义。而纵观各种腹部分区法,《难经》的腹部五脏分区对五脏不安致失眠的诊断最具临床意义。
3.2 腹诊手法 腹诊手法甚多,但不外乎触、按、叩等方法。隋代《诸病源候论》是我国最早的证候诊断学专著,该书虽未提腹诊之名,却有腹诊之实,对腹诊提出8 种标准手法,即仰按、起按、揣摸、推移、切按、动摇、转侧、持之等[9];日本《和汉诊疗学》的腹诊手法,在腹部望诊结束后,从全腹到局部的腹部皮肤温度、发汗情况、肌张力、腹主动脉搏动(脐上悸)、局部抵抗力、压痛、心窝部振水音等进行探查。现代医家根据临床经验,针对不同疾病提出了不同的腹诊手法,如刘启泉等[10]在胃脘、脐部通过触、摸、按压等手法,判断脾胃疾病的病因、病位。笔者认为腹诊手法,医者首先保暖双手,触及腹皮温度,观察寒热;其次通过轻按腹部放松腹部肌肉;最后从脐左开始,逆时针方向在腹部五脏分区使用缓探、推移、按压等手法,观察肿块、胀满、压痛及血脉的搏动(脐上悸,脐下悸)情况,以审察脏腑气机变化,再施以方药。
腹诊诊查失眠疾病,有利于辨明病位,审察病机,遣方用药。根据腹部分区与脏腑之间的相关性,如脐中胀满、寒热、压痛及脐中悸,提示脾胃功能失调而致,治以调理脾胃;脐上胀满、寒热、压痛及脐上悸,提示心神不安,治以养心安神;脐下胀满、寒热、压痛及脐下悸,提示肾虚不固,治以补肾滋阴;脐左胀满、寒热、压痛,提示肝气不舒,治以疏肝;脐右胀满、寒热、压痛,提示肺失宣降,治以清肺。临床实践亦发现,当肝气郁滞时脐的左侧按之胀满或压痛,施以疏肝理气之品,改善症状的同时,腹征明显缓解;再如失眠属心脾两虚证者脐中、脐上触之悸动,表现为脐中悸、脐上悸,在服用归脾汤后症状明显缓解。现代临床中有医家根据腹部经穴密布的特点,提出腹诊后开展腹针的治疗,如脾胃病的治疗,取上中下脘、天枢、章门等[11]。因此,对于失眠患者,腹诊后不仅可遣方用药,亦可施以腹针,调节腹部经络,沟通脏腑,使五脏达到平衡状态,以改善睡眠。
患者某女,61 岁,2019 年3 月初诊。患者长期入睡困难,加重10 天。每于夜间入睡前常感恐惧,入睡后易惊醒,多梦,平时易惊,日间头晕,心慌,面色少华,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滑。腹诊:患者腹部平软,无胀满、肿块。脐上一寸处有按之压痛。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6 分;抑郁自评量表(SDS):47.5 分;焦虑自评量表(SAS):38.75 分。据腹诊及中医诊断学辨证相符,辨为失眠,心脾两虚证;治以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方予归脾汤合酸枣仁汤加减,14剂,水煎服,日1 剂。二诊时患者失眠症状明显改善,腹诊:按压痛明显改善,效不更方,继续治疗。治疗2 个月后,PSQI 评分8 分,睡眠明显改善。
按:该患SDS、SAS 评分显示并无抑郁、焦虑倾向,PSQI 评分为16 分,为失眠症。该患脾气素虚,无力运化水湿,湿阻气机,营卫运行失常,故见失眠,头晕,面色少华,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滑等;中焦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营卫失和,不能养心神,心神不宁,则见失眠,心慌,易惊醒等。中医腹诊:腹部平软,无胀满,脐上一寸处有按之压痛,属脾虚气血乏源,不能养心神,病位主要在心脾两脏,根据中医腹诊,本证应重视养心神,因此,在用归脾汤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基础上,加用养血安神之酸枣仁汤,共奏健脾益气,养心安神之效。
综上,腹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腹诊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腹诊对失眠的辨证论治,据失眠病位在中焦脘腹,病机为五脏不安,营卫失和的特点,运用腹诊手法探查腹部五脏分区,明辨病位病机,再施以方药,对临床诊治失眠,特别是顽固性失眠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