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英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医学院校是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人才的源泉,培养的医学生,业务水平精湛,专业素养好,医疗诊治水平就高,直接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强化医学生“用心治疗”的思想,做一个温暖的医生[1]。以下就几个方面谈一谈医学生在校期间应注意的问题。
既然选择了大学阶段的专业,就有责任学好。在一个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国家要投资,家长要投资,学生本人要付出几年的青春年华。每位学生认真想一想,不能以任何理由为借口,慢待自己的专业。医学能治病救人,起死回生,有谁不会敬畏医生?医学生入校之后,首要的事情应是纠正自己专业观念偏差,摆正态度,将精力集中投入到医学专业的基础学习中。
随着医学院校本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分制在高校中普遍推开,各种自由选修课与自主学习课程的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琳琅满目。如何帮助学生确立知识结构,引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培养其自学和创新能力,成为高等教育面对的重要课题。而对医学生更为重要。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校期间,坐稳板凳,集中精力,抓住重点,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医学专业,潜心研究专业基础课程,围绕医学专业选择辅助课程,为临床工作打好基础。
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情况看,从医患关系的本质出发,培养高素质的医护人才,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对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稳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2]。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经常存在服务态度过硬、医疗技术水平低、职业素质低等方面问题,当患者对医疗期望和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产生很大心理落差的时候,将影响整个医患关系,严重情况下导致医疗关系的紧张局面。据有关临床资料显示。例如,夏靖媛、纪小龙等写道:部分病理科医生对胃高分化腺癌认识不足,不易做出正确诊断,尤其是显微镜下呈良性表现但有侵袭行为的肿瘤,更是缺乏认识,误诊率高;我国是胃癌大国,其死亡率占恶性肿瘤前3位,而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仅有10%。
能为患者看好病,是一个好医生的金标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把能为患者看好病作为金标准,必须要掌握救治患者的精湛医术,让患者尽快康复。在校期间,学习好医学理论基础及医疗技能[3]。人类对自身的了解有限,对疾病的了解还有盲区,尤其是现代医学发展更新快,不学习就落后,即便到临床工作,必须有严格的学习计划,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医疗技术,对每项技术都做到精益求精。要少喝一瓶酒多买一本书;更不能因为喝酒赌博等不良事件影响自己的精力和体力,以致影响医疗诊治工作。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成长。只有知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4]。
李维洲医生经常说:“病人来找你,大夫应该热情服务,真诚对待,悉心诊疗,这样才能赢得病人的好评。得到病人的好评,医生就站住脚了,良心是摆正医患关系的基础。”优质的医疗服务,是赢得患者信任的基础,是沟通的前提,保证医患沟通渠道的畅通。
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细心、耐心、爱心和“用心”。与病人交谈时,不要一张冷脸、一句硬话,温柔一点,这样会使病人与医生靠近,让病人感觉到温暖,让这种人文的理念扎根在医护人员的内心,将它放大,让它蔓延。英国学者弗列克斯说:“把医学作为一种技术来掌握是非人道的,因为医疗服务的对象是生了病的人,其核心是为人服务。”作为医护人员,尤其是对住院患者,有机会朝夕相处,时刻关注病人,除了按着常规治疗之外,还应该给予人文关怀。有些与医疗技术不相关的活动,比如说医护人员一句关心的话,一个关爱的眼神,就能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对于疾病的治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往往会胜过昂贵的药物。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说明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细心关照呵护的重要性。
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早在一千多年前,孙思邈就用简短的4个字道明:“大医精诚”。“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诸氏遗书》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医学生时刻记着这句至理名言,不动于心,不随于俗,禁得起世俗的诱惑,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名用心的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