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泽,韦 宇,卫若楠,于同月*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3.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 730000)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Juzep.的干燥块茎。主要含萜类化合物、黄铜、胆碱、挥发油、卵磷脂、甲硫氨酸等[1]。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的功效。本文通过对运用泽泻的经典名方以及古今医家临证经验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泽泻临床常用剂量、配伍以及量效关系,以期对泽泻的临床运用提供一些借鉴。
古代医家常用泽泻配伍不同中药治疗支饮、冒眩、小便不利等疾病。如金·《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白术散,泽泻(半两约20.7 g,每服泽泻约一钱半,折合成现代剂量约6.21 g)利水渗湿,配伍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泻肾经之火,利膀胱之湿,主治水湿内停之臌胀水肿。明·《本草纲目》三白散,泽泻(三钱约11.1 g)袪湿,白茯苓健脾渗湿、利水,主治冒暑霍乱,小便不利,头晕引饮。宋·《妇人良方》泽泻散,泽泻(每服泽泻约6 分半,折合成现代剂量约2.8 g)固肾治水,宣通内脏之湿,配伍桑白皮泄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妊娠遍身浮肿,上气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涩。宋·《圣惠方》泽泻散,泽泻(一两约40 g,每服泽泻约一钱,折合现代用量约3.94 g)清热,渗利水湿,配伍牡丹皮清相火、通淋,主治虚劳膀胱气滞,腰中重,小便淋。汉·《伤寒论》猪苓汤,泽泻(一两约13.8 g)利水泻热,配伍猪苓利水通淋,主治下焦蓄热,水热互结,小便不利。汉·《金匮要略》泽泻汤,泽泻(五两约69 g)利水除饮,配伍白术健脾制水,降逆止眩,治疗支饮上泛,蒙蔽清阳冒眩。
2.1 朱良春 朱良春提出治疗痹病必须抓住三个环节(治证与治病、扶正与逐邪、通闭与解结),重点解决三大主症(疼痛、肿胀、僵直拘挛)。常采用泽泻配伍穿山龙治疗类风关属顽痹证,泽泻泄浊,袪湿消肿,穿山龙活血止痛,两药配伍泄化痰浊,通闭解结,泽泻用量多为30 g[2]。朱老善用虫类药,多运用鼠妇配伍泽泻治疗气阻及血,湿热内蕴之产后小便不利,泽泻能利水渗湿,增利尿之功,鼠妇功擅破瘀血、利水道,两药配伍共奏利水之效,泽泻常用12 g[3]。
2.2 胡建华 胡建华认为眩晕多呈本虚标实之候,发作时标实征象更为突出,多为痰饮作祟,急性发作期治疗应根据其临床特征“天旋地转”,以治标为主,从痰论治,常重用泽泻化痰袪饮,配伍白术健脾制水,祛除水湿,使痰饮无由以生,则眩晕无由以作,其中泽泻常用量为30 g[4]。胡老在长期临床中观察到不同的神经科疾病中往往表现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共同病机,当患者体质较虚,痰浊留恋、肝阳易升,上扰清窍则眩晕,治疗位置性眩晕证属气血不足,肝阳挟痰上扰清窍时,常用泽泻利水渗湿,增燥湿化痰之功,生南星燥湿化痰、袪风解痉、镇静定惊,两药配伍潜降肝阳、清化痰浊,泽泻常用15 g[5]。
2.3 卢尚岭 卢尚岭认为泽泻以补肾养阴为专长,化痰祛湿、利水泄热则为兼效,因此临床上常取泽泻的养阴补益之功用治肾虚诸病,常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中老年人眩晕、失眠、耳鸣等证属肝肾阴虚,其中泽泻,性润,咸以入肾,配伍熟地黄滋阴益精,共补肾水,泽泻用量达90 g[6]。卢尚岭认为中青年患者多见“二虚、二实”,二虚为肾虚、脾虚,二实为痰湿、肝火,泽泻以补肾养阴为专长,兼以利水泄热,化痰袪湿,针对中青年患者用之适宜,在治疗中年患者耳鸣证属肾虚痰湿,重用泽泻配伍白术,其中泽泻生新水,补益五脏,且能利体内之停水,用于痰湿,白术能健脾化湿,两药配伍补肾健脾、化痰袪湿,泽泻重用90 g[6]。
2.4 屠庆年 屠庆年认为临床上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底出血很常见,且多起病突然,常于短时间内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属中医暴盲范畴,从西医角度分析,急性出血期,渗出水肿较明显,认为治疗渗出水肿在辨证的基础加用泽泻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屠庆年根据《本草蒙筌》所载泽泻功效“暴服亦能明目,其义何也,盖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临床上运用泽泻配伍白茅根治疗眼底出血,泽泻“泻伏水,去留垢”,有较好的消肿效果,白茅根凉血止血,两药配伍止血泻水,消水肿,泽泻用量常为20~40 g[7]。
2.5 谢海洲 谢海洲引内经“凡人精耗肾衰,膀胱之气亦不能独足,故邪易侵犯”“太阳所致为腰痛”等理论,根据脏腑经络学说拟袪湿通络法治疗腰痛证属肾虚寒湿阻滞络脉,其中泽泻配桂枝,泽泻除湿,桂枝散寒通络,两药配伍散寒除湿、调营血,泽泻常用量为9 g[8]。谢海洲根据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患者体质等,认为颅脑外伤后遗症的病机可概况为痰、瘀、虚,在治疗颅脑外伤后遗症证属痰浊中阻,泽泻配伍半夏,泽泻能降浊,半夏化痰降逆,两药配伍化痰降浊,泽泻常用15 g[9]。
3.1 仝小林 仝小林提出痛风病理机制在胃肠,基本病机为中满内热浊停,急性期多袪风除湿、活血止痛,治疗痛风证属风湿热痹,可投以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其中泽泻利水渗湿,导湿从小便而出,黄芩清热燥湿,两药配伍使湿去热孤,热清湿解,解除湿热胶结之势,泽泻用量多为30 g[10]。仝小林认为在治疗疾病时要根据标本缓急,急者治标,缓者治本,对于肝癌腹水患者,若患者腹胀剧烈,主要采取袪邪利水的方法,解决病人腹水问题,在防治腹水方面,常用活血利水渗湿之药,如泽泻、泽兰,因此治疗肝癌腹水证属虚实错杂、寒热互结时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泽泻、泽兰,泽泻通膀胱,辅三焦气化通利,助利水消肿之效,泽兰活血袪瘀、行水消肿,利水渗湿,两药配伍活血利水渗湿防治腹水,常用泽泻30 g[11]。
3.2 黄煌 黄煌提出采用辨体质、辨证、辨病的综合方法选方用药,认为泽泻主治冒眩而口渴、小便不利、面色多黄黯、肌肉松散、体型肥胖等,临床上“药证相应”时便可用之,治疗下肢水肿证属水饮内停,其临床表现符合五苓散及泽泻主治证候,故以五苓散加味辨治,重用泽泻以加强利水之力,怀牛膝引血下行,两药配伍利水消肿,常用泽泻60 g[12]。
3.3 李赛美 李赛美认为虽然成人斯蒂尔病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不明确,但根据复杂病情,多脏多经受累的表现,中医辨证论治,提出六经辨治成人斯蒂尔病之少阳枢机不利兼外邪郁表、湿郁化热,方用柴胡桂枝汤合五苓散,其中泽泻清利湿热,柴胡和解少阳、两药配伍和解少阳兼清利湿热,常用泽泻30 g[13]。
4.1 配伍白术 陈萍[14]自拟泽泻加减汤(泽泻30~60 g,白术10~15 g,姜半夏10 g,陈皮10 g,茯苓15 g,牛膝15 g,川厚朴6 g)治疗痰湿眩晕,泽泻利水除痰,白术补脾制水,两药配伍化痰健脾,使痰清湿化,泽泻30~60 g,白术10~15 g。
4.2 配伍茯苓 吴岗[15]自拟泽泻丹参汤(泽泻30 g,茯苓30 g,丹参20 g,葛根20 g,白芍15 g,柴胡15 g)治疗内耳眩晕病属水湿停滞,泽泻利水渗湿,茯苓健脾胃,两药配伍可化痰饮,泽泻30 g,茯苓30 g。
4.3 配伍丹参 杨福龙等[16]自拟丹参首乌泽泻饮(丹参30 g,首乌30 g,泽泻30 g)治疗高血脂症,泽泻利湿降浊,丹参活血化瘀,两药配伍可起降脂的功效,泽泻30 g,丹参30 g。
4.4 配伍天麻 杨承先等[17]自拟泽泻天麻汤(建泽泻45 g,天麻18 g,姜半夏18 g,生白术18 g,生白芍18 g,青龙齿30 g,茯苓30 g)治疗眩晕综合症证属脾虚失运、痰湿内阻,泽泻利水渗湿,利水而不伤阴,天麻平肝熄风,袪风湿,两药配伍化湿袪风,建泽泻45 g,天麻18 g。
4.5 配伍大黄 王玉茹[18]自拟大黄泽泻丸(生大黄600 g,泽泻600 g,制桃仁600 g,草决明300 g,地龙 300 g,鲜山楂900 g)治疗脂肪肝,大黄苦寒沉降,推陈出新,凉血逐瘀通经,泽泻甘淡性寒,清热利湿,两药配伍共奏降脂的效果,生大黄及泽泻各600 g,每次服丸9 g(泽泻、大黄各约1.8 g)。
4.6 配伍葛根 李梅金等[19]自拟葛根泽泻泽兰汤(葛根30 g,泽泻30 g,泽兰15 g,茯苓15 g,姜半夏15 g,陈皮10 g,天麻9 g,生姜15 g)治疗美尼尔病属痰湿瘀滞,泽泻除湿降浊阴,葛根升发清阳,两药配伍升清降浊,一升一降而治眩晕,泽泻30 g,葛根30 g。
4.7 配伍柴胡 崔德成等[20]自拟泽泻柴胡汤(泽泻30 g,白术12 g,柴胡15 g,黄芩10 g,半夏10 g)治疗高脂血症证属痰浊阻遏、肝郁肾虚、气滞血瘀,泽泻祛湿,柴胡调理肝脾,两药配伍解郁化痰祛湿以降脂,泽泻30 g,柴胡15 g。
4.8 配伍法半夏 何秀彬[21]自拟方(泽泻60~120 g,法半夏18~30 g,白术10 g,钩藤10 g)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证属痰湿中阻、水饮上犯,泽泻除痰及水饮之邪,法半夏降逆止呕,镇静安神,两药配伍降逆水饮之邪,泽泻80 g,法半夏18 g。
4.9 配伍山楂 卢秉久用山楂配伍泽泻治疗脂肪肝证属痰湿蕴脾,山楂消食化积,活血散瘀,泽泻利水渗湿,泄热,两药共奏利湿化积之功,泽泻20 g,山楂20 g[22]。
4.10 配伍菟丝子 艾儒棣用泽泻配伍菟丝子治疗黄褐斑证属肝肾阴虚、虚火致瘀,泽泻渗湿利水,泄肾中之浊阴,升肾中之清阳,菟丝子阳中求阴,温运阳和,补肾阳,益肾精,两药配伍补泻兼施,升降相因,培本顾标,泽泻、菟丝子各15 g[23]。
4.11 配伍代赭石 王玉霞等[24]用泽泻赭石汤加味治疗美尼尔氏病证属阴虚阳亢或痰湿中阻,泽泻利尿除饮,代赭石重镇降逆,平肝潜阳、安神,两药配伍降逆除饮,泽泻30 g,代赭石50 g。
综合历代经典方剂和现代名家经验,总结出汤剂中泽泻临床用量范围为4~90 g,常用剂量范围为15~30 g,散剂中泽泻的临床用量范围为2.8~6.2 g,丸剂用量范围为1.8~10.4 g,常用剂量范围为6.2~10.4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选择泽泻最佳用量与配伍。如泽泻渗湿利水,化痰袪饮常配伍茯苓、白术、生南星、半夏等,汤剂常用量为9~70 g,散剂多为2.8~6.2 g,丸剂常用量为1.8~10 g;补肾养阴,利水泄热配伍白术、白芍、熟地黄,用量多为30~90 g;利水渗湿泄热常配伍板蓝根、柴胡、泽兰、紫花地丁等,用量多为4~30 g;利水渗湿化浊常配伍菟丝子、半夏、牡丹皮、白术等,用量多为10~30 g;清热利湿泄浊常配伍大黄、丹参、柴胡、茯苓等,常用量为15~50 g,丸剂常用量为1.8 g。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泽泻具有利尿、降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骨骼肌组织及线粒体结构等药理作用。临床运用泽泻安全剂量范围较广,常用汤剂用量下(15~30 g)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但现代对泽泻毒性研究说法未有统一,在使用过程当中仍应注意其不适用人群(肾虚精滑无湿热者、淋渴、水肿、肾虚所致者、无湿无饮而阴虚及肾气乏绝、阳衰精自流出、肾气不固滑精、目痛、虚寒作泄等候禁服)。临床运用本品时应当综合多方面考虑,根据患者疾病的具体证型、症状,选取最佳剂量及配伍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