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爱文
(青岛文登路小学,山东 青岛 266003)
作为文化大国,自古以来,我国对于德育教育就十分重视;作为礼仪之邦,我国历来都遵循着以德育人、以德化人的教育原则。现阶段,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之下,为了突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培养新一代少年儿童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小学语文老师理应借助得天独厚的课堂基地积极地开展德育教育。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传道授业的效果,还能让德育教育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自身的优势变得更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在小学阶段,积极地对小学生开展丰富有趣的道德教育,除了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促使学生们的身心实现健康成长[1]。在德育教育中,不仅小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了培养,对于长辈、老师、朋友的感恩之情也得到了累积。逐渐地养成乐善好施、积极奉献的好品质,在无形中增强小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近年来,素质教育在我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同时,考虑到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深刻地认识到了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综合发展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因此,我们要借助德育教育,提升小学阶段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小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促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小学语文教学自身具备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教师充分地利用语文素材将德育内容展现给学生,给学生带来更直观和具体的感受。课堂中,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正面事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学习氛围,逐渐塑造学生的品德习惯,让良好的道德观念深深地植入小学生幼小的心灵之中。
顾名思义,“德育”即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小学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工作效果并不理想。这不仅有教学理念方面的不足,还有教学方式方面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普遍存在也亟须解决的问题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教学主体,常常以自己的意识为准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教学状态之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真实的学习状态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长时间被动地接受德育教育,学生们难免会出现抗拒和烦闷的心理。不仅如此,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这就导致德育教育无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最后,在法制社会,法制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挖掘文章主题时忽视了法治教育目标的设立。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通俗易懂且富有深意的课文。因此,各位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点。让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德”的真正含义和具体表现。教材拿到后,教师先提前预设德育点,做到心中有数再带领学生走一个德育之旅。比如,带领学生借助目录给每个单元起个主题;复习时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整册书的情感表达内容,每册书都运用列表法、提纲法进行分类梳理主题思想等。这样学生在把握单元主题和课文主题的同时也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每篇课文时教师都要结合文本特点,充分挖掘德育教学素材。比如,教学一年级《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在诵读学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表达出自己对本篇课文主体思想的理解。之后,教师让学生用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手法来讲解这则故事。教师可以引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让学生懂得做人要知恩图报,在我们享受着别人的劳动成果的同时,一定要记着那些辛苦付出,为我们创造便利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饮水思源。另外,也带领学生向伟人学习,热爱人民,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懂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道理”。
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发觉作者的情感和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学中还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通过学生间资料的分享感受作者所处时代背景。例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思考——“雷锋叔叔”是个什么样的人。再借助提前准备好的影视资料,补充雷锋的故事,丰富学生的认知。最后倡导新时代的学生学习雷锋精神,主动发现生活中的“雷锋”,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我国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古诗词更是在小学课本中占有一席之地。借助古人的思想,感受千古情怀,挖掘出德育素材,学生定能在诗情画意中陶冶情操,传承优秀的诗文精神。
例如《石灰吟》这首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融入德育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积极进取的人生。并进行赛诗会,让学生背诵借物喻人的古诗《梅花》《竹石》等,让学生来说说自己想到了哪些具有相同品质的人。教学《山居秋暝》《枫桥夜泊 》时引领学生在品读诗句时想象画面,感受四季之美。并进行诗配画大赛,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和作者当时的心境。教学《蝉》时,引领学生抓住蝉的特点,谈谈带给自己的启发,感悟人应该凭借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的道理。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古诗与生活连接起来,寻找二者之间的相交点,使古诗在生活的衬托之下更富生活情趣,便于古诗词中的德育元素在课堂中展现出来。
为了增强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教学的交互性,真正地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教师还可以在古诗词教学中开展品读古诗的趣味性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人文知识,提高他们的个人素养。为了尊重小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可以为学生布置个性化的晨读展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在课下搜集古诗资料,并且提前学习,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故事和背景,然后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在该古诗词中感悟出的道德情感和精神。具体地展示方式可以由学生选择,或是朗读讲解、或是表演、或是利用视频资料说明,等等。不同的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会显露出不同的特点,然后教师再根据具体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个人品格的引导。不仅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和锻炼中完善自我,提高认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融入,离不开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这其中包含了国家情感和家庭情感。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之前,可以借助教材中有关爱国题材的课文,将爱国情感融入其中,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例如,教学“家国之殇”单元的《少年中国说》一文时,让学生关注本单元语文要素,结合资料了解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从小树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信念。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结合视频资料,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家庭情感教育作为德育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感知能力,促使学生在生活以及学习中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相处。教师可以从《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这两篇课文入手,对学生开展家庭情感教育。教学中让学生由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回忆自己的父母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关爱,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和不易,意识到在生活中要多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胆地向父母和长辈表达爱意,以谦和的态度和家人沟通,唤起学生心中的柔情,引导他们学会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并且以此为指引,将形成的习惯和品质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必将能提高学生的情商,使学生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律元素,适当地融入一些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如教学《升国旗》时,教师融入《国旗法》的要求,让学生每次升旗时都能对国旗肃然起敬。教学《小岛》一课时,除了引导学生认识到战士们扎根海岛、艰苦守岛的精神,还可以借机渗透《国防法》,让学生们意识到我们要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在《景阳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武松的武艺高强、力大无比。也可以结合当今情况与武松过景阳不同,进行对比,借机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融入。
学生从小能在语文课文中了解法律知识,再从生活中有意识地积累法律知识,将来就能形成依法办事的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为成为合格的具有时代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夯实基础。
综上所述,在成长的过程中,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然条件,同时也是立德树人的要求。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德育教育。透过简单的文字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真善美,就能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们在积累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的过程,定会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全面发展,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