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辛二陈汤的组方思路及临床应用

2021-03-27 05:00张俊图杨春艳
光明中医 2021年13期
关键词:二陈汤散寒理气

张俊图 杨春艳 王 惠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有:“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由此可见解表剂是临床中运用较多的方剂。麻辛二陈汤是由家父昆明市中医医院张希禹所创,为治疗“外感风寒”的常用经验方,疗效甚好。该方由麻黄根15 g,细辛6 g,法半夏15 g,茯苓15 g,陈皮10 g,广木香10 g,砂仁10 g,苦杏仁10 g,紫苏梗10 g,柴胡15 g,甘草6 g组成。本文将探讨麻辛二陈汤的立方思路及临床应用。

1 立方依据

仲景的《伤寒论》对治疗太阳经病创立了“三纲鼎立”的原则,亦即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证,太阳温病证。太阳伤寒证又被称为太阳表实证,为风寒外束,卫阳受阻,失于温煦,营阴郁滞,太阳经气运行不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脉紧等,治疗为发汗散寒,方选麻黄汤;太阳中风证又称太阳表虚证,为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以风邪为主,而使卫强营弱,其临床表现为恶风汗出,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脉浮缓,治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太阳温病证,为温热外袭体表, 肺卫受邪,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脉浮等,治以辛凉解表,方用桂枝二越婢一汤[1]、麻杏石甘汤,或用《温病条辨》之银翘散[2]。桂枝汤与麻黄汤为辛温解表剂,均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但在临床应用时须辨别“表虚证”及“表实证”,“有汗”及“无汗”。家父在诊疗实践中创立了麻辛二陈汤,依据《伤寒论》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用于治疗“外感风寒”,精简了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经 “表虚证”及“表实证”、“有汗”及“无汗”的辨证。在诊疗过程中,疗效较好,继承和拓展了《伤寒论》太阳病经证辨治[3]。

麻辛二陈汤中麻黄根的运用,来自于中医学家蒲辅周应用麻杏石甘汤治疗支气管炎的外寒内热证,用麻黄根替代麻黄,其优势为有汗无汗、年老体弱者均可用[4]。蒲辅周先生应用数十年,疗效颇佳。《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曰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此为表证辨证治疗所遵循,因此表证的治疗应遵循解表祛邪的原则。昆明地处云贵高原的中部,其气候特征为四时无寒暑,一雨便成冬。其年温差较小,而日温差较大,每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间差值可达11 ℃,春季更可达12~18 ℃,其特点为早晚冷凉。因太阳伤寒证须发汗,但麻黄易误汗,结合昆明地区气候的特殊性,临床中使用麻黄的很少。本方中运用麻黄根、细辛相配伍,可起到祛风散寒之疗效。云南省位于高原,水系较多,且风多湿盛,感冒后往往受寒湿所侵,故本方中又取二陈汤化湿除痰[5]之效。因而麻辛二陈汤全方具有祛风散寒、健脾理气、化湿除痰的功效。

2 组方特点

2.1 麻黄根、细辛麻黄根作为药物最早出现在《本草经集注》[6],并于《本草纲目》《得配本草》等书中亦有相关论述。其味甘且微涩,性平,归肺经,有固表止汗之功效,常用于自汗、盗汗,被誉为“止汗之王”。《滇南本草》有云:“根节止汗,实表气,固虚,清肺气,消咽噎,噎即喉中梅核之气,咽不下,吐不出是也”。由此可见,麻黄根能实表气,固表虚,上文中所记载的“清肺气”“消咽噎”,则可佐证麻黄根可宣散肺气,并非单纯固表止汗剂。药理实验表明,麻黄根具有明显的降压敛汗功效,其中的Ephedrannin A及B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的转录,并可通过抑制脂多糖刺激的巨噬细胞转录因子-kB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的磷酸化激酶,从而发挥较强的抗炎作用[7 ]。此外,药理实验还显示麻黄根中的提取物能够兴奋呼吸、扩张蛙后肢血管、抑制离体蛙心[8]。细辛出自《神农本草经》,书内描述细辛 “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久服明目,利九窍”。其性味为辛、温,其归经为心、肺、肾经,其功效为祛风散寒、止痛、通窍、温肺化饮,其主治为祛风、散寒、开窍、行水[9],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然而细辛虽有较强的解表散寒之效,但其发汗的作用力较弱,因此在解表方剂中一般不作为主药。麻黄根与细辛相配伍,开合并用,一收一散,散邪气而不伤其正气,可祛风散寒,并能调合肺司腠理开合之职。

2.2 二陈汤二陈汤为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乌梅、生姜配伍而成,是历代医家治疗湿痰证之常用经典方剂。二陈汤最初出现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代表方剂。二陈汤中的法半夏、陈皮、茯苓为核心药组[10]。法半夏其性味为辛、温,辛能散水,温可化饮,其归为脾、胃、肺经。法半夏的主要功效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陈皮又叫橘皮,可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茯苓其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其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利水湿又不伤其正气。法半夏、陈皮、茯苓三药相互配伍,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

2.3 广木香、砂仁广木香在《本草纲目》有云: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其味辛、苦,其性温,可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其归经为脾、胃、大肠、胆经,其功效为辛温通散,主治中焦寒气瘀滞;砂仁在《本草拾遗》中记载:味酸。主上气咳嗽。《药类法象》有云:气温,味辛。治脾胃气结滞不散。砂仁味辛,性温,其归经为脾、胃、肾经,其功效为温脾化湿,开胃消食,理气止泻。广木香与砂仁相配,调畅气机,行气温脾,理气消食,再配合二陈汤,可加强二陈汤理气、化痰、和中之效,对于痰多咳嗽疗效颇佳。

2.4 苦杏仁、紫苏梗汉代《神农本草经》描述杏仁为: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唐代著作《本草拾遗》亦有记载杏仁可润五脏,并可去痰嗽。苦杏仁是治疗咳嗽气喘的主要药物,其味苦,其性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其主要的功效是止咳平喘,降气祛痰,润肠通便,通常应用于咳痰喘息,大便干结等症状;紫苏梗是紫苏之茎枝,宋代药物古籍《开宝本草》中曾记载:若宣通风毒,则单用茎,去节尤良。《本草新编》中亦有记载:紫苏叶梗,味辛,气微温,无毒。可见该药可宣散风毒。紫苏梗其味辛、甘,其性微温,其归经为肺、脾、胃经,主要功效为宽胸利膈,顺气安胎,主要用于治疗胸腹气滞,痞满作胀,胸脘胀痛等症状。麻辛二陈汤加用紫苏梗,取自于《圣济总录》中的苏橘汤,该方由紫苏梗、陈皮、茯苓、法半夏所组成,可用于治疗因寒邪侵入胸腹,所致胸腹痞满,气息凝滞,食欲不佳。

2.5 柴胡、甘草《神农本草经》[11]中记载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一名地熏”。清代药学书籍《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2]对柴胡亦有记述:“柴胡肠胃之药也。其气味轻清,能于顽土中疏理滞气”。著名医学家张介宾善于用柴胡解表,其著作《景岳全书》德集新方八阵中散阵,所记载的17个药方用柴胡者就有12个,《本草纲目》《本草正》《普济本事方》等古籍中柴胡均有详细记载。可见,柴胡自古以来就是临床中常用的解表药物,其味苦且辛,其性微寒。其主要功效为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汉代药学著作《名医别录》中记载甘草:“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药学著作《本草汇言》记载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甘草其性甘、平,其归经为心、肺、脾、胃经,可治疗咳喘,脾气虚弱,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毒,并可调和药性,降低方中药物毒性。麻辛二陈汤全方的配伍,可祛风散寒、宣通肺气、燥湿化痰、调畅气机、行气消痞,温散并行,开合并用,有收有散,散邪气而不伤其正气,风寒可解,病邪可除。全方由十一味药组成,立方严谨,配伍均衡,是祛风散寒、温化寒湿、通达三焦的良方。

3 临床应用

3.1 太阳病经证太阳病是仲景《伤寒论》六经病其中之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可分为经证和腑证,风寒等外邪侵入,太阳首当其冲,太阳受邪,正邪交争于体表,营卫功能失调,经络传输失常,故可出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脉浮等症状。太阳病经证,根据感邪性质及程度差异,以及人体禀赋阴阳的区别,而分成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及太阳温病3种类型。麻辛二陈汤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风寒表证,即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证。有太阳表证者,即恶寒或恶风、发热、有汗或无汗、头身疼痛、或见鼻鸣,干呕,脉浮者可用该方。在临床治疗中无须区分有汗、无汗症状,疗效较好。

3.2 少阳病少阳为枢,其位居于半表半里。风寒外邪直犯少阳时,可使胆气郁结,太阳病等误治亦可传入。外邪侵犯少阳,使少阳枢机不利,胆火郁遏,可循经走窜于空窍,三焦失枢,水火失常,上下蔓延,则发为少阳病。胆火上炎,循经而行,灼伤津液,即可出现口苦、咽干,如上扰清窍,可见头昏目眩,如水火失常、寒热夹杂,则可出现寒热往来。少阳病的治疗以和解为主,如症见有少阳主症,恶寒或恶风,脉弦细者,可在麻辛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入黄芩15 g。麻辛二陈汤中有柴胡,柴胡和黄芩是方剂中应用较多的药对,最早出现在仲景的《伤寒论》中,如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经典方剂中均可见此对药相伍[13]。柴胡辛平且轻清,入少阳肝胆经,可疏利气机,和解退热,升举阳气,并能够宣透少阳外郁的邪气;黄芩其性苦寒且重浊,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可用于和解少阳,并能够平息少阳内积之火。柴胡于黄芩配伍,可宣透内邪、升举阳气、清热燥湿、和解少阳、调和表里[14]。

3.3 外感咳嗽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咳嗽》曰:“外感咳嗽,无论四时必皆因于寒邪”。还进一步说,寒邪可随气候、天气侵入肺部,所以在治疗咳嗽时,应以辛温治疗为主,其寒邪便可消散。直接指出寒邪为外感咳嗽的主要矛盾,应以辛温之法治之,如外感咳嗽,或伴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症状。如若咳嗽、且咳痰多,加入冬瓜仁10 g以加强润肺化痰之效。如有咽喉红肿、溃破、失音者,可用醋制法半夏15~30 g,取《伤寒论》中苦酒汤之意,以散结祛痰、消肿止痛。

3.4 鼻窍不通鼻为肺窍,是肺之室,也是气体出入之门户。风寒等外邪侵犯,营气卫气受阻,故而鼻窍不通,在上侵犯口鼻,在内损伤肺部,正邪相争,肺失宣降,升降出入受阻,风痰交阻气道,可出现鼻痒、鼻阻、喷嚏、流清或浊涕等症状。若合并鼻塞流涕症状者,可在麻辛二陈汤中加入加白芷、辛夷,在祛风散寒、温化寒湿的基础上,加强祛风解表、发散风寒、除湿通窍之功效。

3.5 脾虚痰浊饮食不节、食积可导致脾胃受伤,脾失健运,痰饮内生,郁阻脾胃,可见食少,脘腹胀闷;湿浊内蕴,肺失肃降,故可见咳嗽、咳痰、痰黏痰多等湿浊内蕴的症状。小儿外感咳嗽多在饮食不节的基础上发生,家父强调,小儿治疗时应注意顾护脾胃。本方中的广木香、砂仁具有行气温脾、理气消食的功效,若出现食少、脘闷,再加入鸡内金10 g,以加强理气、健胃消食之效。如便溏、脘腹胀痛者可加苍术10 g,以加强燥湿健脾之效。小儿理方时可根据体质量酌情减量。

3.6 风痰证风痰证根据其病因可分外风和内风。外风为风邪袭肺,肺失宣肃,聚集成痰,伏痰在内,加之久病肺脾气虚,风邪乘虚内侵,而形成风痰;内风则是由于脾虚、血虚等等均可生风,风可生痰,痰亦可生风。因此,风痰证的施治应当遵循“外风宜疏,内风宜熄”之原则。遵此原则,我们选用麻辛二陈汤合牵正散治疗风痰证。麻辛二陈汤有祛邪散寒、燥湿化痰之效,牵正散有祛风化痰、通络止痉的功效,由制白附子、僵蚕、全蝎配伍而成。方中的制白附子为祛风化痰主要用药,故可用于中风痰多,半身不遂之证[15],家父常在临床实践中不仅用于中风,还将其应用于哮病之风痰伏肺证,并重用制白附子,加量至100 g,以加强祛风痰之效,疗效显著。故如症见喉间痰鸣、哮鸣、咳较多白色泡沫痰,或中风痰多,半身不遂,口眼外邪等风痰证者,可予麻辛二陈汤合牵正散以散寒化痰,祛风止痉。

4 小结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经络不通,气血不和,百病丛生,应以疏经通络,条达气机,调和气血为治疗原则,因此在辨证论治中应当注重六经辨证,并兼顾脏腑及八纲辨证。麻辛二陈汤具有祛风散寒、健脾理气、化湿除痰的功效,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用仲景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用于治疗 “风寒袭表”,精简了太阳病经 “表虚证”及“表实证”、“有汗”及“无汗”的辨证,是在《伤寒论》基础上的创新[2]。麻辛二陈汤可祛风散寒,温化寒湿,通达三焦,可广泛应用于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及脏腑辨证等。方中麻黄根在中药学中归至收涩剂中的固表止汗类中,但麻黄根能实表气,固表虚,散肺气,可敛肺止汗,为行散之品,疏调腠理,既能宣散肺气,又能固表止汗,祛邪气而不伤正气,突破了其在临床中仅用于止汗的固有思维。麻黄根与细辛相配伍,开合并用,一收一散,散邪气而不伤其正气,可祛风散寒,并能调和肺司腠理开合之职,可治疗外感风寒的多类病证,使麻黄根在临床中的适用领域得到了拓广。麻黄根作为传统中药材,目前对其化学组成及药理作用已有一定的探索,但仍欠深入,且药物配伍的前后可能存在众多化学改变,希望今后可进行该组方的相关探究,从物质基础、药动学、药理作用等方面对该组方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猜你喜欢
二陈汤散寒理气
理气舒筋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op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健脾暖胃、散寒止痛 试试桂花三红茶
解表散寒 苏性舒畅
应用中药“二陈汤”合“止嗽散”加麻黄、杏仁、黄芪、党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One Case of Professor ZHAO Jun'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s Height After Menstrual Onsets
手足偏凉 艾叶青蒿泡脚
胃泰灵
二陈汤加减影响睡眠期上气道-食管压力研究
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治疗卵巢囊肿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