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治未病的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2021-03-27 05:00陈佳莉
光明中医 2021年13期
关键词:情志体质血糖

陈佳莉

糖尿病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危险因素,也是现代社会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之一,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可干预的特性。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糖尿病的发病率以及认知率也在逐年提高,现阶段对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在临床上也常用健康管理的方式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估,主要是通过在疾病发生发展之前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预防干预,其能成功阻断、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达到维护患者身体健康的目的。因此,健康管理模式的探索对于阻断糖尿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出现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治未病”思想就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2]。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通过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明确体质,确定病性及推断预后,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中医健康宣传教育方案,其中内容涵盖中医膳食调养、运动养生指导及将穴位按摩、耳穴、艾灸及足浴、药浴等中医特色技术运用其中的个性化方案,将健康管理模式的优势在糖尿病的防范治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1 根据体质辨识制定中医健康宣传方案

中医诊疗中辨证论治主要强调“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体质辨识就是“因人制宜”的重要体现。人体先天禀赋和后天因素共同形成体质,其与疾病的发生、疾病转归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3]。因此,中医健康宣教内容应据体质辨识结果而制定。中医体质分类是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制定,主要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大类。糖尿病在中医中属于“消渴”的范畴,其中“饮食失节、情志失调、阴津亏虚、燥热偏盛”是其主要的病因病机[4]。从体质的角度分析,糖尿病患者主要“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者”等4类居多,故在健康管理中,尤其需要加强对这几类体质人群的健康宣教,改善体质和积极防治。临床研究发现[5],根据糖尿病患者的体质特征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从疾病的基础知识的认知宣传、患者饮食运动指导以及患者的情志调节等方面进行中医特色的护理管理,不仅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较为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疾病并发症的发生。

2 中医“治未病”思想中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主要是突出“治未病”的思想,即主要体现出“未病先防”,即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有重大积极作用;而“既病防变”主要是体现在对糖尿病的防控防治中对血糖的控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能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特殊,其健康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疾病的防治基本知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情志调控以及中医四诊合参的特色技术等内容[6]。因此,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具有重大意义。

2.1 基础知识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疾病基础知识的宣讲对于糖尿病的预防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其宣教不仅是针对糖尿病患者本人还可以包括糖尿病患者家属以及糖尿病病变前人群;医院可以定期邀请国内著名的中医专家开展针对糖尿病疾病等相关知识的讲座,为糖尿病的疾病宣传、防治防控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指导,同时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进一步了解糖尿病的临床特征、疾病特征、并发症以及血糖控制等内容;另外还可以邀请中医养生专家针对糖尿病疾病的特殊性进行“糖尿病”中医预防养生等特色知识讲座。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预防疾病小手册,内容包括防治手段、控制饮食方式、运动养生功法、中医养生保健等知识应积极将教育的重心从医院转移到个人,按照中医体质学说分类,针对不同体质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宣讲,达到重点防治,改善患者体质的目的。通过将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疾病健康知识进行教育,帮助患者及患者家属能及时掌握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发病原因,能有效地进行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加强血糖检测等多方面健康知识,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又从中医体质辨识的角度,寻找适合自己的饮食药膳、运动方式和强度及如穴位按摩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林红等[7]研究显示,个性化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评估有一定的影响,并发现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对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以及治疗的依从性等都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2.2 饮食指导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中“饮食控制”对其血糖控制尤为重要,糖尿病患者采用合理、科学的饮食结构,每日摄入热量的有效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根据患者的饮食嗜好,合理规范患者三餐中热量、糖分以及蛋白质等分配。其中,辨体施膳是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中的特色和优势。健康管理模式主要是根据《中医体质测评量表》中针对患者的体质辨识,并结合体质辨识的结果,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个性化的中医食疗调养的饮食方案,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根据医嘱制定合理的中医药膳食,以达到对糖尿病的防治。具体而言,平和质糖尿病患者可以选用黄芪、沙参、玉竹等平补类中药作为煲汤的食材;气虚体质可选用党参、黄芪、山药、大枣等益气中药;阴虚体质选用沙参、麦冬、石斛、百合、玉竹等补阴中药;阳虚体质可选用杜仲、益智仁、肉桂、干姜等补阳中药;痰湿体质选用茯苓、薏苡仁、陈皮、扁豆、苍术、赤小豆等化湿中药;湿热体质选用菊花、夏枯草、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中药;瘀血体质选用川芎、丹参、当归、红花、三七等活血中药;气郁体质选用玫瑰花、佛手、陈皮、合欢花等行气解郁中药;特禀体质选用党参、白术、黄芪等补虚中药[8]。糖尿病患者的药膳多以茶饮和药膳汤为主,药膳粥的选用相对较少,与喝粥易饥,易于升高血糖故不常选用。

2.3 运动指导对于有效控制血糖的升高,运动也是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运动可以促进外周组织血管对糖分的代谢,控制糖分的分解,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其中,中医传统功法[9]如五禽戏、太极拳及八段锦等,均是中国流传多年的养生运动,具有强筋健骨、调和血气、保养内脏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10],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中医运动方式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脂,降低患者的血糖,同时还可以有效对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进行控制,特别是对患者胰岛素抵抗有明显的、积极的改善作用。其中“八段锦”应用于糖尿病的研究中发现,八段锦能有效控制血糖的升高,同时对练习八段锦患者的身体体能以及体质体能状况都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人的基本体质体能提高之后,人体正气也会得到增强。康峰等[8]研究观察8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五禽戏”能有效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控制住患者的血糖水平,还能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赵刚等[11]研究纳入16例糖尿病患者,其患者均为中年男性,研究发现,经过一段时候的太极拳练习,可显著改善患者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及其他相关状态,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等中医养生运动对糖尿病的防控防治有一定的疗效。同时可以根据中医体质辨识结果,给予患者个性化运动方式制定,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气功以及五禽戏等中医特色养生活动。依据机体的阴阳寒热虚实程度,控制运动量和出汗量。具体运动项目可依据体质和患者喜好选择。如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瘀血体质患者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项目进行体质锻炼;另外,痰湿质、湿热体质患者可选用慢跑、快走等增强肺活量的有氧运动项目,所有运动项目均遵循循序渐进,贵在坚持的原则。

2.4 情志调护情志不畅也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怒、喜、思、悲、忧、恐、惊”在中医中称为“七情”;而七情归属于脏腑,如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等。因此了解患者的情志状态,应用移情易性的方法,能一定程度上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研究发现[12],如阳虚体质者,其阳气不足,故易受情绪影响,常情绪不佳,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气郁质易出现心情抑郁或易怒或喜怒无常等情志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调养中,应该根据患者体质辨识结果制定出具有个性化的情志调节方案。另外,应用中医“所胜”“所不胜”原理进行情

志调护,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以中医的五行音乐“宫、商、角、徵、羽”为基础,配合音乐疗法,能调节患者情志,并能知道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五行音律的结合,是中医特色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体现,能对机体产生双向刺激作用,帮助患者达到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疗效;另一角度来看,能更好地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和临床疗效进行巩固[13]。

2.5 辨证选用中医特色技术中医特色技术较多,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应用也较为广泛,针对不同的体质辨识结果的患者可以选用不同的中医特色治疗技术。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自我的穴位按摩进行适当的保健,针对糖尿病无并发症的患者,以点按和揉法为主,可以选择胰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腧穴进行按摩[11]。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艾灸疗法能有效保护胰岛素B细胞,进一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对葡萄糖等糖类的吸收有延缓作用,还能抑制糖异生。对于气虚质、阳虚质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艾灸疗法具有事半功倍的疗效,其能够温阳益气、散寒通络,但对于湿热质、阴虚质的糖尿病患者需谨慎使用[14]。另外,每晚热水泡脚,按摩涌泉穴,可缓解紧张,促进睡眠,对于血糖的稳定有一定帮助;特别是对于糖尿病足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泡脚时要控制水温,避免烫伤等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中药足浴和药浴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也广泛应用,如气虚质、阳虚质、瘀血质、湿热质都可辨证选用以改善症状,稳定血糖。

3 结语

糖尿病作为现代社会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之一,其防控防治需要采用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的健康管理系统进行预防、控制,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一定程度上达到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等目的。与以医院为中心的疾病教育内容不同的是,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以及中医体质辨识为主导的健康管理模式能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同时避免健康教育的单一性,更具中医特色和优势,可有效提高糖尿病健康管理水平,改善症状,稳定血糖,预防并发症。曹燕娟等[14]在辨别患者体质的基础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包括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疾病的防治基本知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情志调控等方面;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中医健康管理干预1年后,其患者的血糖指标有所降低,并能有效延缓糖尿病的发展,同时干预组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的中医体质学说,主要是研究人的体质、生理、病理特征,能从人体的整体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具有有效指导疾病防治的能力。随着现代对中医体质学说的深入研究,中医体质辨证论治与现代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融合于一体。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在管理内容中就融入体质学说内容,体现辨体施治,突出各性化,针对干预组患者不同体质类型,从“中医饮食养生”“保健运动”“情志调控”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中医特色健康干预,充分体现出中医“治未病”思想以及中医“四诊合参”的辨证论治特点。注重管理本体,侧重点放在如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方面,无论对于糖耐量异常和糖调节受损人群,还是糖尿病甚至出现并发症人群,对于促使患者加强自我管理,强调患者本身对血糖的监测控制和健康的管理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综上所述,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帮助患者改正不良的生活作息习惯,进一步改善疾病症状,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等各项指标,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等目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治未病思想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

猜你喜欢
情志体质血糖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