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县鳌阳中心小学,福建 寿宁 355500)
从三年级开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每册均安排专门的习作单元,以培养习作能力为核心,按照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序列,有计划地编排了8 个习作单元。每个习作单元的内容编排,除了导语页,分别安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练习五个板块,通过学习表达、提炼方法、尝试运用、领悟写法、实操训练,落实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其中,两篇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板块。“交流平台”旨在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精读课文时或学完课文之后总结提炼写作方法。[1]同时,“交流平台”又联结“初试身手”板块,让学生尝试应用精读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片断说写练习。如何理解“交流平台”的编排意图,怎样用好“交流平台”这个抓手,教学精读课文和“初试身手”,笔者以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试作阐述。
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安排在第五单元,“交流平台”的文字内容编排在四个淡红底纹的对话方块上,分别配以学生人物图,学生人物图有不同的手势、表情、眼神,呈现用心思考、发表观点的形象姿态,体现“交流”的含义,足见教材编者的精心设计。
仔细读之,不难发现,其中两个小方块的内容主要针对精读课文《麻雀》,分别是“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麻雀》的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了下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麻雀和猎狗相遇时的情形”;另外两个小方块主要针对课文《爬天都峰》提出,分别是“时间、地点、人物要交代明白”和“写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如《爬天都峰》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
“交流平台”的设置,一是根据单元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和“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分别从阅读和习作两方面提出。可以看出,“交流平台”的内容安排完全指向单元语文要素,抓住“交流平台”教学两篇精读课文,可以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二是深化精读课文。该栏目具体到一篇文章,怎样把事情写清楚要根据所写的内容而定。《麻雀》一文写的是一只老麻雀面对强大的猎狗,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写这样一个故事,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比较合理,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可以让读者了解猎狗和小麻雀是怎么相遇的、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结果如何。同时,将作者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能把这一事情写清楚、写明白、写具体。《爬天都峰》是“我”的亲身体验,写的是假日里爬天都峰的事。攀登险峻的山峰,按照登山的过程写,叙述所见所闻所感,这样安排内容符合情理,也能把事情写清楚。三是体现单元特点。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主要任务是通过单元内容板块的系列学习,达到提升写作能力的目标,“把一件事写清楚”是本单元的核心要义,交流平台的内容设置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指向明确,要求十分具体。
习作单元的教学,要依据统编习作单元教材特点设计习作模块建构,以精准把握单元习作的教学目标、巧妙提炼教学抓手为核心,以单元阅读教学中的读写、说写结合模块为铺垫,精心设计任务模块,发挥单元整体效益,一体化实施教学。[2]
明确了“交流平台”的编排意图,可以更好落实这一板块的教学功能。如何用好“交流平台”,结合精读课文和“初试身手”展开教学,笔者认为,应当发挥“交流平台”两个方面的作用。
1.作为单元阅读课文教学的抓手
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多数是名家作品,语言精当,讲究布局,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好范本。教学除了完成一般性的阅读性任务,如字词、句子、思想内容等,应该着力于表达方法的学习,“交流平台”给精读课文提供了教学的抓手。
先说本单元第一篇课文,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备教课文,课后习题无疑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本课的两道课后习题的编排明显指向习作。第一题,让学生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教学课文,在学生充分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让学生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是从阅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把“这件事”写清楚的,这样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梳理和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出示“交流平台”图式一:“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组织学生讨论,在写一件事时,怎样把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先结合课文《麻雀》进行分析,再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教师做好点拨和引导。“交流平台”从学生写作的角度提出,从课文引向生活,引向习作,从布局谋篇的视角,引导学生学习写作。课后习题第二题,围绕如何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提出,让学生找出“老麻雀的无畏”和“猎狗的攻击与退缩”相关语段读一读,读后启发学生思考:“老麻雀和猎狗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是如何写的?”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再出示“交流平台”图式四:“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了下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麻雀和猎狗相遇时的情形”,让学生再结合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的。通过细读,感知作者之所见,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的形态、无可奈何的样子,猎狗走近小麻雀那张大的嘴巴、锋利的牙齿,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的勇敢、挓挲起全身羽毛的愤怒;感受作者之所闻,老麻雀绝望的尖叫,准备搏斗时嘶哑的声音;体会作者的所感所想,老麻雀面对猎狗这个庞大的怪物,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从树上飞下来,保护面临绝境的小麻雀。这样,利用“交流平台”展开教学,让学生领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可以将一件事写清楚。
再说《爬天都峰》的教学,先让学生明白与《麻雀》写作者之所见不同的是,本文是写亲身经历的事。结合课后习题一和“交流平台”图式二和三,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交流讨论,明白写清楚爬山这件事,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可以把事情写得更有条理。接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怎样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领会作者运用“爬”“攀”的动作词,用上“像小猴子一样”的比喻,将爬山的过程写清楚。在围绕“交流平台”学习上述内容后,可以考虑引导学生发现本文内容详略处理的独特之处,即爬山前和爬上峰顶后的内容比爬山过程写得更详细。让学生细读文本,尝试解决这一“挑战性”问题,明白文章要表达的是“克服困难要有勇气,并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主题,详写爬山前和爬山后的内容,把“我”和老爷爷的对话写具体,展现爬山前的相互鼓励和爬上峰顶后的欢欣满足,让学生初步懂得写作时重点内容要根据表达的主题而定的道理。
学习了两篇精读课文之后,可以再次借助“交流平台”梳理“怎样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如表1)
表1
2.做好“初试身手”板块的联结
“交流平台”除了发挥精读课文学习时的抓手作用,还要为“初试身手”板块的学习做好串联。“初试身手”的设计用意是让学生用上精读课文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说写片断练习。
本单元“初试身手”板块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看图并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第一幅是“赛跑图”,第二幅是“生日图”,两个场景来源于生活,学生十分熟悉,易于练习说话,练说的重点是把图中画面的内容说清楚。教学《麻雀》一文时,借助“交流平台”,学生明白了“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可以把事情写清楚”之后,可以出示“赛跑图”和“生日图”,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练习说话。观察“赛跑图”,说说看到的,如小运动员的跑步姿势、表情样子或啦啦队员的动作和姿态;说说听到的,如啦啦队员的加油呐喊,取胜后队友的欢呼祝贺,没获得好名次时同学的安慰;说说想到的,如队员咬紧牙关坚持时的想法,落后时助阵的老师或同学的焦急心情。观察“生日图”,结合“交流平台”,先让同桌或小组练说,结合生活实际想象奶奶过生日时,图中人物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也可以将自己置身于场景中,当作其中的一个人物进行练说,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这样就把课文学习与“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结合起来学习,可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为更好地完成单元习作做准备。
“初试身手”板块的第二项内容是“用一段话写家人炒菜、擦玻璃或者做某项家务的过程,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结合《爬天都峰》一文的学习,借助“交流平台”的提示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更能体现单元板块统整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考虑课前预先设计“记录单”(如表2),布置学生回家观察并做简要记录,后在课堂上进行片断练写并反馈交流,教师主要针对“用了哪些动词”和“动词是否精当”两方面进行指导。
表2 记录单
在习作单元教学中,明确“交流平台”的编排意图,发挥其在精读课文和“初试身手”承接串联作用,并在课堂实践中用好“交流平台”,可以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做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3]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习作能力。